二号玄天镜的紧急撤回,让控制中心内的众人虚惊一场,却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那片区域的瞬息万变与潜藏杀机。未能成功采样固然遗憾,但那个附着在维度精金矿脉上的微弱“标记”,却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沈流石等人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所有权标记?”焚塔的眉头拧成了疙瘩,丹火在体表不安地跃动,“天机阁这是什么意思?划下地盘,告诉我们这些资源有主了?那它们指引我们前来,是戏耍不成?”
“未必是简单的宣示主权。”洛兰的银色道纹缓缓流转,进行着推演,“结合它们‘观察者’的定位,这个标记更像是一种……‘实验样本标识’。”她调出之前捕捉到的标记波动数据,“其结构并非防御或警告性质,而是纯粹的记录与识别。它们或许将这些维度精金,乃至那片区域的一切,都视作其观测和研究的‘样本库’。”
沈流石沉默片刻,指尖轻轻敲击着控制台,发出规律的轻响。“也就是说,我们闯入的,可能不仅是‘褶皱潜行者’的猎场,同时也是‘天机阁’预设的……‘观测区’或‘试验场’。”他的声音低沉,“它们给予坐标和密钥,或许是想观察,我们这批新的‘变量’,会如何与既有的‘危险样本’(潜行者)和‘资源样本’(精金)相互作用。”
这个推断让气氛更加凝重。如果他们的一切挣扎、探索乃至牺牲,都不过是另一个更高层次存在眼中的“实验数据”,这种感觉无疑令人憋屈且无力。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难道就此放弃?”焚塔不甘地问道。
“不。”沈流石摇头,眼神锐利,“正因如此,我们更要拿到那些精金。这不仅是为了资源,更是为了‘理解’。理解天机阁的意图,理解它们标记资源的方式,甚至……理解它们运行这套‘观测体系’的底层逻辑。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摆脱纯粹的‘棋子’身份,在未来的博弈中争取一丝主动。”
策略随之调整。接下来的观测任务,除了继续完善“褶皱潜行者”的活动模型,又多了一项隐秘的目标:分析那些“标记”的分布规律、能量特性,以及其与潜行者活动是否存在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时间在高度紧张的观测与数据分析中又过去数日。凭借一号玄天镜持续不断传回的数据,洛兰团队构建的“潜行者活动模型”愈发精准,已经能够以较高的成功率预测其活跃与沉寂的周期。
而就在一次模型预测的、潜行者应处于深度“沉寂期”的阶段,一号玄天镜的超敏传感器,捕捉到了一幅意想不到的景象。
并非潜行者苏醒,而是在那片规则褶皱带的更深处,一片连玄天镜都难以清晰观测的区域,突然亮起了一点微弱却稳定的辉光。那辉光并非混乱的规则乱流,也非潜行者那充满恶意的阴影,它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几何结构,冰冷、有序,带着一种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人造感”。
“那是什么?”负责监控的修士失声低呼。
光幕上,那点辉光缓缓移动,似乎在沿着某种既定的轨迹巡弋。它避开了潜行者惯常活动的核心区域,巧妙地游走在规则褶皱的缝隙之间。偶尔,它会停留在某些特定的点位——通常是规则结构异常复杂,或者有特殊能量淤积的地方,停留片刻,似乎在“采集”或“记录”着什么,然后再次无声无息地移动。
“不是潜行者……也不是已知的任何自然现象。”洛兰迅速调集所有探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其能量签名……与‘天机阁’的道韵烙印,以及精金矿脉上的标记,存在高度同源性!”
控制中心内一片寂静。
答案似乎呼之欲出。
那是在这片被标记为“猎场”的险恶之地中,悄然活动的另一个“存在”。一个属于“天机阁”的造物,或者说,是它们用于维持和监控这片“试验场”的某种……“维护单位”或“数据采集器”!
它显然不受“褶皱潜行者”的威胁,或者说,潜行者默认了它的存在,并未将其视作攻击目标。
这幅画面,无声地揭示了更深层次的事实:天机阁并非仅仅在远处投下目光。它们在这片危险的虚空中,有着实际的“存在”和“运作”。它们冷眼旁观着潜行者的狩猎,也旁观着像星火联盟这样的“变量”闯入、挣扎,甚至死亡。
联盟付出惨重代价才勉强建立的观测点,所能窥见的,或许只是这天机棋局的冰山一角。
沈流石凝视着光幕上那稳定移动的、代表着天机阁直接存在的几何辉光,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眼底深处,仿佛有冰冷的火焰在静静燃烧。
他们不仅是猎物与猎手关系中的一方,更是一盘更大棋局上的棋子。而想要破局,就必须看得更远,想得更深。
“记录它的所有行为模式,分析其巡弋路径和停留点位。”沈流石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平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需要知道,它到底在做什么,以及……我们是否有机会,在不惊动它和潜行者的前提下,接触到那些被标记的资源。”
窥探者的身份并未改变,但他们所窥探的目标,已经不再仅仅是那头恐怖的规则之妖,更包括了那隐藏在所有谜题背后的、沉默而强大的“观众”本身。
星火联盟的视线,穿透了血腥的猎场,终于隐约触及到了那执棋者的模糊轮廓。前路,愈发艰险,却也蕴含着打破僵局的、唯一的一线生机。
喜欢不合格的修仙界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不合格的修仙界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