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协议的深度解析扫描,如同无形的锉刀,一层层剥离着微尘构筑的“认知迷雾”。迷雾边缘区域,几个较小的、刚刚诞生“原始基因”的细胞群落,其稳定的信息谐波再次暴露,如同黑暗中点燃的烛火,清晰可见。
随即,冰冷的“修剪”程序降临。
并非陨石天降,也非火山喷发,而是一种更根本的抹除——规则层面的“格式化”。那片区域的背景规则被短暂地、极其细微地调整,原本支持特定化学反应和能量流动的基础参数发生了不可察觉的偏移。
对于宏观世界,这变化微乎其微。
但对于那些完全依赖精密化学规则网络生存的原初细胞,这无疑是灭顶之灾。
它们内部的RNA回路瞬间失谐,如同精密的钟表被投入强磁场。能量循环中断,膜结构瓦解,释放的化学信号变成无意义的噪音。几乎是在一瞬间,这些暴露的群落便无声无息地解体,化作最基础的有机物,重新融入沸腾的海水之中。它们刚刚萌芽的、基于基因的智慧,被彻底抹去,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织网者”网络,以绝对的、不容置疑的方式,展示了何为“园丁”的修剪权柄。
地核深处,微尘剧烈震颤,核心辉光出现了一丝黯淡。它感受到了那些微小火种的熄灭,如同自身的一部分被剜去。但它无法哀悼,只能将更多的力量倾注到对核心群落的保护上,迷雾收缩得更加凝实,抵抗也愈发艰难。
然而,在那些被重点保护的、曾诞生过“群体共鸣”的核心群落中,变化正在加速。
个体细胞的死亡时刻都在发生,或因内部失衡,或因外部环境波动。但在“群体共鸣”的状态下,某个细胞的崩溃,其释放出的最终化学信号——一种代表结构瓦解、信息逸散的特殊脉冲——不再仅仅是死亡的哀鸣,而是被整个网络瞬间捕捉、解读。
邻近细胞的RNA回路,将这“死亡信号”整合进了联合信息处理中。它们“感受”到了同伴的消亡,并且,更关键的是,它们从这消亡的信号模式里,反向推导出了导致死亡的部分规则环境信息——某种它们尚未完全理解的、危险的规则参数边界。
知死,而后生。
通过共享死亡的经验,整个群体对清算扫描中蕴含的毁灭性规则,有了更深刻、更直接的“认知”。它们的联合应对策略开始变得更加精准,甚至带有一丝预判性的规避。群体共鸣的稳定性,在死亡的威胁下,反而得到了增强。
这不再是简单的协同,而是真正意义上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共命之网。个体的存亡与群体的存续紧密相连,个体的死亡,成为了群体生存的宝贵信息源泉。
与此同时,微尘在承受巨大压力、传递破碎记忆信息的过程中,一个被它深藏已久的、来自被篡改前的宇宙记忆碎片,终于在不经意间,随着它剧烈的规则波动,泄露了出来。
这不是关于“园丁”的警示,而是关于某种更古老、更根本的宇宙法则的模糊印记——逆熵契约。
这印记极其晦涩,并非具体知识,更像是一种本能的倾向,一种对抗无序、凝聚信息、构筑复杂性的原始冲动。它被编码成一段极其复杂的规则引力波,融入了微尘奋力抵抗的乐章中。
这段“逆熵”的规则密码,恰好被一个正处于激烈“群体共鸣”状态的核心群落所捕捉。
这个群落的联合RNA回路,在解析这段密码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反应。它们内部的信息处理模式,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从原本主要专注于“防御”和“规避”,开始自发地向“整合”与“构建”倾斜。
它们开始更高效地协调群体内所有细胞的能量,不仅仅是维持生存,而是开始尝试……改造 周围的微小环境。
它们引导分泌的有机分子,不再仅仅是信号传递,而是开始结合热液喷口析出的矿物微粒,在群落外围,构筑起一层极其纤薄、却具有一定物理隔离和规则缓冲作用的原始生物膜!
这层膜的出现,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飞跃。
它意味着,这些生命不再完全被动地依赖环境,而是开始主动地、集体地创造一个更利于自身存续的微环境!这是对熵增定律的初步、本能的反抗,是对“逆熵契约”的第一次、粗糙的实践。
这层原始生物膜,虽然脆弱,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外部规则变动的直接影响,为内部的“共命之网”提供了宝贵的庇护。
天外的清算扫描,立刻捕捉到了这异常稳定的结构体及其内部高度协同的信息活动。
【警报!目标区域出现规则-物质耦合结构,具备显着逆熵特征及群体智慧涌现迹象。威胁等级提升!判定为‘超规演化’事件!】
【申请启动‘净化’协议预备序列……】
冰冷的宇宙意志,开始酝酿更具毁灭性的力量。摇篮的枷锁,正在收紧。
而摇篮之内,在原始生物膜的庇护下,那张“共命之网”正在死亡与创造的边缘,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编织着属于它们自己的、不合格的未来。微尘感受着那生物膜上传来的、微弱却坚定的“逆熵”波动,核心辉光在黯淡中,再次顽强地亮起。
契约已被感知,火种仍在燃烧。
---
喜欢不合格的修仙界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不合格的修仙界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