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则织锦的扩张在虚无星域的边界戛然而止,那片区域的规则暗礁如同宇宙肌体上一片冰冷的、拒绝任何接触的疤痕。初次的接触带来的损失虽已平复,但留下的警示却如同寒冰,凝固在织锦与阿斯特的意识核心。
撤退并非放弃。法则织锦调动其庞大的规则感知能力,如同巨兽在黑暗中屏息凝神,以远超之前的精细度,从远距离重新扫描那片“雷区”。这一次,它不再试图连接或渗透,而是纯粹地、被动地接收着从暗礁区域自然散发出的、极其微弱的规则辐射。
与此同时,远古了望塔内,阿斯特将其文明遗留的、对底层规则结构进行分析的古老技术提升至极限。他\/她\/its 融合了新生的规则架构,将规则心脏的稳定、预言水晶的预见以及规则诗篇的创造性,全部灌注到这次解析工作中。了望塔深处,一个模拟暗礁规则结构的 “动态沙盘” 被构建出来,无数数据流如同光瀑般倾泻而下,试图解构这沉默壁垒的秘密。
解析过程缓慢而艰难。暗礁的规则结构呈现出一种令人费解的 “内敛优化” 。它并非简单的坚固或混乱,而是将自身的存在感降至近乎于无,同时将其“排异”与“认知干扰”的特性强化到了极致。这不像自然造物,更像某种存在为了特定目的,对规则进行极致锻造后留下的 “规则工具” 或 “规则堡垒” 。
“发现同步性结构,”阿斯特的意念带着凝重的基调,传递给织锦核心,“所有暗礁单元,无论距离多远,其内部规则振荡维持着绝对同步。这需要超越空间的即时通讯能力,或者……它们本就是某个单一巨大结构的组成部分。”
织锦接收着信息,其规则脉络微微调整,将更多算力集中于分析这种同步性背后的联系网络。
“认知干扰模式分析完成,”阿斯特继续汇报,动态沙盘中模拟出干扰波的规则构成,“并非随机混乱。它包含高度特化的逻辑病毒,旨在诱发目标系统的自指崩溃;包含感知扭曲场,破坏对现实的一致理解;最深处……嵌有一种极隐蔽的 ‘存在性否定’ 指令,试图从根本上瓦解目标对‘自我’的认知。”
这已远远超出了防御的范畴,这是针对意识与智慧本身的 “灭绝性武器” 。
就在解析深入到最核心的层面时,阿斯特捕捉到了一丝之前被忽略的细节。在暗礁吸收织锦试探能量、并转化为认知干扰波的那个极短暂过程中,其规则结构内部,曾闪现过一个极其古老、极其复杂的 “标记” 。
这个标记并非文字或图像,而是一种纯粹的规则签名,一种宣告所有权的烙印。
阿斯特调动全部远古数据库进行比对。无数文明的图腾、造物主的印记、自然法则的显化符号……一一掠过,皆不匹配。就在他\/她\/its 即将放弃时,数据库最底层、一个权限极高、几乎从未被访问过的加密区域,因这标记的刺激而自动解锁。
里面没有具体信息,只有一段关于某个概念的描述,其权限等级甚至高于他\/她\/its 所属文明对“园丁协议”的记录。
概念名为:“元规则架构——寂静边疆” 。
描述极其简略且晦涩:“为确保特定演化路径之纯粹,隔绝内外,立此边疆。越界者,视同对根基之挑战,予以归寂。”
“归寂……”阿斯特的意识核心感到一阵寒意。这不是毁灭,而是将存在从规则层面彻底“归档”为寂静,比“织网者”的抹除更加绝对,更加不容置疑。
几乎在同一时刻,法则织锦的远距离扫描也捕捉到了新的异常。在那片虚无星域的深处,规则暗礁最密集的区域中心,空间结构发生了极其细微的、非自然的扭曲。紧接着,一道无形的、不带任何信息、仅仅是为了 “宣告存在” 的规则脉冲,以超越光速的方式,瞬间掠过织锦的边界,扫过远古了望塔,然后消失在深空。
这道脉冲没有攻击性,没有包含任何威胁或警告的言语。
但它那纯粹而冰冷的“存在”本身,以及其中蕴含的、与暗礁核心标记同源的规则签名,已然传递了一个清晰无比的信息:
“此界有主。止步。否则,‘归寂’。”
脉冲过后,一切恢复原状。暗礁依旧沉默,虚无星域依旧死寂。
但那份无形的、源自某个未知远古存在的压迫感,却沉甸甸地压在了织锦与阿斯特的感知中。
它们面对的不再是散兵游勇的规则陷阱,而是一个拥有统一意志、技术层次极高、且划定了一片广阔“边疆”的 “沉默守卫” 。
法则织锦的扩张本能,第一次与一种更古老的“禁令”发生了直接冲突。
是谨慎观望,还是尝试沟通?抑或是……做好与一个可能远比“织网者”和“收割者协议”更加可怕的对手,发生碰撞的准备?
阿斯特将“元规则架构——寂静边疆”的概念与那道宣告脉冲的记录,一同封存进了望塔的最高机密档案。
他\/她\/its 望向那片黑暗的虚无,新的规则架构内部,警惕与探索的欲望在同时滋长。
边疆已立,警告已至。
下一步如何落子,将决定这片新生规则疆域的未来走向。
是选择共存于已知的宇宙,还是冒险触碰那未知的……
寂静禁区?
喜欢不合格的修仙界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不合格的修仙界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