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界”星槎悄然返回辰辉灯塔,如同完成了一次寻常的差旅。鹿笙没有立刻前往任务殿,而是先回到居所,开启了所有防护阵法。她需要时间将“虚空鲸事件”的收获与风险,封装成一份符合灯塔利益、又能完美隐藏自身秘密的“述职报告”。
识海中,《弈天筹》调出关于此次事件的全部数据流。从接受强制指派,到与霍罡的初次“合作”,再到暗中采集资源、利用空间褶皱区引导危机……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无比。
如何包装这份“原始数据”,是关键。
指尖在光幕上轻点,报告框架迅速成型:
· 核心定性:将事件定义为“成功化解因成年虚空鲸异常濒死活跃引发的区域性危机”,重点突出对“流萤星港”的保护。这是灯塔最关心的“KpI”。
· 过程凸显:强调自己如何“临危受命”,在守军引导效果不佳时,提出并协助执行了“利用自然险境消耗引导”的替代方案,最终“成功”将危机导向空间褶皱区。将个人冒险行为包装成集体智慧的“战术调整”。
· 风险提示:如实汇报虚空鲸濒死状态的不可预测性与巨大破坏力,以及空间褶皱区介入的潜在风险(为可能的后续变故留有余地),隐去自己暗中采集资源的具体细节。
· 成果量化:上交部分采集到的、相对常见的星辰能量结晶样本(足够证明其参与度和贡献,又不至于引人觊觎),并附上对虚空鲸异常活跃原因的几点“学术性推测”(基于公开资料,不涉及核心秘密)。
· 责任界定:通篇使用“我们”、“守军团队”等词汇,将成功归于集体协作,将风险与不可控因素归于环境与巨兽本身。完美践行“功劳大家分,黑锅甩出去”的职场法则。
报告完成后,她仔细检查了三遍,确保逻辑自洽,毫无破绽,这才提交给任务殿。
贡献点到账的提示很快传来,数额可观,远超常规巡逻任务。显然,成功“保护”重要星港的功绩得到了认可。
然而,就在她准备利用这笔贡献点继续兑换资源时,巡风使令牌传来了一道不同于任务殿的、带着独特加密印记的传讯——来自墨渊。
“来静室一趟。”
内容简短,不容置疑。
鹿笙心头微动。墨渊亲自召见,绝非仅仅为了表彰一次成功的危机处理。是虚空鲸事件中自己表现得“过于”出色引起了注意?还是……与其他事情有关?比如,铁骸星带的污染?或是更早的巽风崖?
她迅速平复心绪,将所有可能暴露的秘密再次于心底加固一层“信息防火墙”,这才整理了一下衣袍,平静地走向墨渊的静室。
静室内,茶香依旧。墨渊盘坐于玉蒲团上,神色平淡,看不出喜怒。他抬手示意鹿笙坐下,并未寒暄,直接切入主题。
“虚空鲸之事,处理得尚可。”他先给予了肯定,但目光却如同能穿透表象,落在鹿笙身上,“能在那种情况下,想到利用空间褶皱区,胆识与机变都不错。霍罡的报告里,对你的‘及时建议’也是多有‘称赞’。”
鹿笙微微躬身,态度谦逊:“晚辈只是恰逢其会,尽了本分。全靠霍指挥与诸位同僚奋力协作,方能化解危机。”她将功劳轻轻推开,姿态放低。
墨渊不置可否,话锋却是一转:“不过,据观测站后续记录,那虚空鲸被卷入空间褶皱区后,其逸散的部分生命精华与能量流向……似乎有些异常。与常规鲸落记录,略有出入。”
鹿笙心中凛然,面上却适当地露出一丝“疑惑”:“竟有此事?晚辈当时专注于引导与规避,倒是未曾留意能量逸散的细节。或许是空间乱流扰动所致?”她将问题引向不可控的自然因素。
墨渊深深看了她一眼,没有继续追问此事,反而提到了另一个话题:“你之前提交的,关于铁骸星带污染能量的分析报告,技术部很感兴趣。那种能量的侵蚀与同化特性,与数据库记载的几种上古禁忌之术有些类似。你在此道上的见识,倒是不凡。”
来了!果然还是引起了注意!
鹿笙心跳平稳,早已准备好说辞:“前辈谬赞。晚辈只是侥幸读过几篇关于上古异兽与能量污染的残卷,结合现场情况胡乱推测罢了。能对技术部有所助益,是晚辈的荣幸。”她将源头推给虚无缥缈的“上古残卷”,这是最稳妥的借口。
墨渊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气,雾气氤氲中,他的声音似乎也飘渺了一些:“见识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修行之路,机缘万千。有所得,必有所承。把握好其中的分寸,方能行稳致远。”
这话似是勉励,又似是告诫。
鹿笙恭敬回应:“晚辈谨记前辈教诲。”
“嗯。”墨渊放下茶杯,结束了这次短暂的召见,“去吧。近期星域不宁,好生修炼。若有‘特殊’发现,可按紧急程序直接上报。”
“是。”鹿笙起身,行礼告退。
走出静室,她面色平静如常,心中却已翻涌不息。墨渊的最后几句话,意味深长。“有所得,必有所承”,是在暗示自己得到了什么吗?“特殊发现”和“紧急程序”,是给了自己一个更高层级的汇报渠道,还是……一个试探?
她不确定墨渊知道了多少,但可以肯定,自己已经被这位炼虚期的大修士列入了“重点关注对象”。这既是压力,也可能是一种变相的保护或利用。
“必须更快地提升实力了。”鹿笙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紧迫感。在拥有足够的话语权之前,任何秘密都可能成为催命符。
她回到居所,立刻将大部分刚获得的贡献点,兑换成了能辅助冲击化神大圆满瓶颈的珍稀丹药和巩固道基的灵物。同时,她也开始更深入地研究那枚“薪火残片”中蕴含的道则,以及与寂灭之道的融合可能。
藏智于内,并非一味隐藏。当隐藏本身引起注意时,就需要展现出与之匹配的、合理的“价值”与“潜力”,才能化解怀疑,赢得空间。墨渊的这次召见,如同一记警钟,提醒她必须在“藏”与“显”之间,找到更精妙的平衡点。
前方的路,似乎因为这次“成功”的述职,而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了。
喜欢仙路搬砖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仙路搬砖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