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庆二年的南洋之秋,是被饱满的谷粒与馥郁的果香浸透的季节。曾经弥漫烽火与血腥气的海疆,如今荡漾着稻浪翻滚的金色波涛。从盘州新辟的万顷梯田,到云崖州绵延的椰林蕉园,再到宿雾、达越诸星罗棋布的岛屿,目之所及,皆是一派前所未有的丰饶景象。
在国都墨城郊外,最为广阔的试验田区内,沉甸甸的稻穗几乎压弯了禾秆,在明媚的秋阳下闪烁着温润如玉的光泽。来自天枢城的农学士们,正领着数月前还只会刀耕火种的土着居民,使用着改良过的曲辕犁与灌溉水车,小心翼翼地收割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喜悦。汗水顺着他们古铜色的脸颊滑落,滴入肥沃的黑土,脸上却洋溢着满足而憨厚的笑容。几个赤足的孩子在田埂上追逐嬉戏,手中挥舞着新编的草蚂蚱,清脆的笑声随着稻浪一起起伏。
“神迹……这真是山神与海神共同赐下的神迹啊!”一位被招抚的原着民老酋长,用布满厚茧的手轻轻抚摸着一株异常饱满的稻穗,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他活了大半辈子,从未见过如此密集、如此高产的稻谷。往年此时,部落还需为过冬的粮食发愁,甚至不惜为此与邻族血战。而今,这片曾经只生长着灌木与荆棘的土地,竟能产出如此多的粮食,足够整个部落安稳度过寒冬,甚至还有富余。
旁边一位来自中原的老农,咧开嘴,露出被槟榔染色的牙齿,用生硬的土语夹杂着官话比划着:“是元首带来的种子好,是墨羽的先生们教的方法好!施肥、引水、除虫……一样都马虎不得!”他拍了拍腰间崭新的铁制镰刀,“还有这宝贝,比石刀快多喽!”
海港之内,同样是一派繁忙丰收的景象。休渔期过后,重新出海的渔船满载而归,各种叫不出名字的珍奇海获在码头上堆积如山,银光闪闪的鱼鳞在阳光下晃得人眼花。渔夫们吆喝着,将一筐筐鲜鱼抬上岸,由专设的市舶司官吏登记、过秤,部分就地贩卖,部分则送入新建的熏制工坊或冰窖,以备储存或运往内陆。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海腥气,却不再夹杂着往昔部落冲突前的紧张与恐惧,只剩下纯粹的、收获的满足。
墨城中心广场上,由官方主导的盛大丰收庆典正在举行。广场四周,用新收的稻谷、椰子、芭蕉、甘蔗以及各色热带花卉扎起巨大的丰收塔,色彩斑斓,香气袭人。东方墨携青鸾、李恪、塔雅及文武百官,身着庄重而不失南洋风情的礼服,登临祭坛。
祭坛之上,并无三牲血食,而是摆放着精选的五谷样本、特色水果、珍稀海产以及象征各州疆域的泥土与清水。东方墨亲执祭文,声音清越,穿透喧闹的人声,回荡在广场上空:
“皇天后土,山川海神共鉴:华胥立国,承天之佑,赖地之载,更仰万民之辛勤。今岁丰稔,仓廪初实,海不扬波,疆域安宁。此非一人之功,乃我华胥上下,同心同德,披荆斩棘,方得之硕果。愿自今始,风调雨顺,物阜民丰,各族和睦,文明永续!”
他没有使用晦涩的古语,言辞恳切而充满力量,既感念天地自然,更着重强调人的努力与团结。祭文诵毕,他率先将一束金黄的稻谷投入象征性的鼎炉之中,青烟袅袅,带着新米的清香,直上云霄。
随后,盛大的游行开始。来自不同州府、不同部族的队伍,穿着各自最具特色的服饰,敲打着风格各异的鼓乐,跳着充满生命力的舞蹈,展示着他们最引以为傲的物产。山鹰部的猎手扛着巨大的野猪和色彩斑斓的雉鸡;云崖州的少女捧着满篮的香料与珍珠;盘州的农人推着装饰精美的粮车;墨城的工匠则展示了新打造的精良农具与日用器皿……队伍蜿蜒如长龙,欢声雷动,万民空巷。
集市上,人头攒动,交易热络。土着居民用他们采集的香料、珍珠、珍木,换回中原样式的布匹、铁器、瓷器;而来自中原乃至更遥远国度的商人,则惊喜地发现这里秩序井然,货品丰富,且有一种蓬勃向上的活力。孩童们拿着新得的麦芽糖或热带果脯,在人群中穿梭嬉闹,小脸上满是无忧无虑的快乐。
夜幕降临,盛大的篝火在广场及各聚居点燃起。烤肉的香气、米酒的醇香、水果的甜香混合在一起,弥漫在温暖的夜风中。人们围着篝火,不分彼此,载歌载舞。粗犷的土着战舞与优雅的中原踏歌奇妙地融合,鼓声、笛声、欢笑声汇成一片,直传到遥远的海面上。
东方墨与青鸾站在元首府的高处,俯瞰着这片不夜的欢腾。墨城的灯火与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海面上倒映着篝火与月光,粼粼闪烁。
“终于……有了些许根基稳固的模样。”青鸾轻声道,眼中映着下方的万家灯火。
东方墨微微颔首,握住了她的手。他的目光深邃,越过眼前的繁华,似乎看到了更远的未来。“丰收,不仅仅是粮食的归仓,更是人心的凝聚,是文明在此地扎下根系的证明。万里长征,这第一步,我们总算走得还算踏实。”
丰收的礼赞,响彻南洋的夜空。这不仅仅是对过去一年辛勤的犒赏,更是对华胥国未来无穷潜力的宣告。星火之光,已在丰收的沃土上,燃成了温暖的、足以照亮前行道路的篝火。
喜欢千年一吻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千年一吻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