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太守府的书房内,炭火已熄,只余下满室清冷。
马文才负手立于巨大的江东舆图前,目光锐利如鹰隼。
最终落在了帝国最南端的岭南地带。
那里山川险峻,瘴疠横行,是流放囚徒的绝地。
却也往往是仇怨了结的最佳场所。
“马石。”他声音不高,却带着浸入骨髓的寒意。
一直如同影子般侍立在,门边的马石立刻上前一步,躬身道:“公子。”
马文才并未回头,指尖在舆图上岭南的位置重重一点。
“王弘一行人,不必等到他们抵达流放地了。”
“待他们进入岭南地界,人烟稀少、路途艰难之处,便寻个机会,‘帮’他们一把,彻底了结。”
他顿了顿,语气平静无波,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杀意,“记住,做得干净些。”
“要像一场意外的山匪劫杀,或是瘴气中毒。王弘欠他马家的债,该用血来偿了。”
“是!属下明白!”马石神色一凛,沉声领命。”
他跟随马文才日久,深知公子行事风格,一旦决定,便绝无转圜。
他不再多言,悄然退下,如同融入暗夜的蝙蝠,去执行那血腥的命令。
就在马文才于杭州布下杀局之时,上虞祝府却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搅动了一池春水。
来人是梁山伯的母亲梁老夫人,以及侍从四九。
不过数月未见,梁老夫人已是鬓角添霜,面容憔悴,眼中布满血丝。
见到祝公远夫妇便欲下跪,被急忙扶住后,未语泪先流。
“祝老爷,祝夫人,老身……老身实在是走投无路,才厚颜前来叨扰!”
梁老夫人泣不成声,在祝家夫妇连声劝慰下,才断断续续道明来意。
自梁山伯归家后便郁郁寡欢,不久便一病不起。
他心中积郁,药石罔效,甚至数次拒绝服药,身体每况愈下。
前些时日,不知从何处听闻祝英台被赐婚予王蓝田的消息。
他想到昔日书院中王蓝田对祝英台的刁难与品行之低劣,更是急火攻心。
竟欲拖着病体前来上虞问个究竟,若非梁母与四九拼死阻拦,只怕早已倒在途中。
如今,他已是气若游丝,口中却仍喃喃念着“英台”……
“祝小姐,”梁老夫人泪眼婆娑地望向闻讯赶来的祝英台。
“山伯他……他执念太深,钻了牛角尖。”
“老身知道此番前来甚是唐突,更知祝小姐已……已另许良缘。”
“老身别无他求,只盼祝小姐能念在往日之谊,前去劝劝山伯,让他放下执念。”
“好好服药,哪怕……哪怕只是为了他年迈的母亲,活下去……” 说到最后,已是哽咽难言。
祝英台静静地听着,心中五味杂陈。
她与梁山伯,也曾有过不顾一切的海誓山盟。
事到如今那份不知所以的执着,早已消磨殆尽。
她对他,早已没有了男女之情,只剩下一种复杂情愫,以及、源于自己率先“放手”的愧疚。
听到他因听闻她“嫁予”王蓝田而急怒攻心,甚至拒药求死。
她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不是爱恋,而是不忍与叹息。
那个真诚却过于迂直、善良却缺乏担当的梁山伯,终究还是被困在了过去的幻梦里。
“不行!我绝不同意!”
祝公远听闻女儿竟有意前去探视,立刻出声反对。
脸色铁青,“英台,你如今是什么身份?
是陛下钦赐的婚姻,马家的未来主母!岂能再去见那梁山伯?
若是传扬出去,你让马家的颜面何存?让你自己的清誉何存?”
高氏也紧紧拉住女儿的手,忧心忡忡:“英台啊,听娘的话,莫要去招惹是非了。”
“那梁山伯既然病着,我们多送些银钱药材过去便是。”
“何必亲自前往?万一……万一……,可如何是好?”
她是真的怕了,女儿好不容易才从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往中挣脱出来,觅得良缘,绝不能再生波折。
看着父母焦急担忧的神情,祝英台心中明了他们的顾虑。
她反手握住母亲冰凉的手,目光清澈而坚定,看向父母:“爹,娘,你们放心。”
“女儿的心意,早已坚定。”
“我对山伯,已无男女之情。此去,并非续缘,而是……道别。”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与山伯,终究相识一场。”
“他如今因我之事病重,于情于理,我都欠他一个明白的交代,一场郑重的告别。”
“若他因执念而殒命,我此生难安。”
“唯有亲眼见他一面,亲口与他说清楚,让他放下执念。”
“好好活下去,我才能真正与过去告别,心安理得地走向新的生活。”
“请爹娘相信女儿,女儿心中自有分寸,绝不会行差踏错。”
她的眼神太过澄澈,话语太过理智,祝公远夫妇对视一眼,竟一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他们知道,女儿长大了,经历了这许多风波,早已不是那个只知任性妄为的少女。
最终,在祝英台的坚持与保证下,祝公远夫妇勉强同意了她的请求。
但坚持要她带上足够的仆从护卫,并且速去速回。
翌日,一辆不起眼的青篷马车在数名健仆的护卫下。
驶出了祝府,向着梁山伯家所在的会稽郡鄮县方向而去。
马车内,祝英台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初春景象,田野间已有隐约绿意,她的心情却并不轻松。
此去,是丁断前尘,亦是抚慰故人。
她不知道病榻上的梁山伯会是何等模样,也不知道自己的话语能否解开他心中的死结。
但她知道,这是她必须走的一步。
不是为了梁山伯,更是为了她自己,为了能够彻底卸下心头的包袱。
毫无挂碍地走向那个在杭州等待着她的、与她历经磨难终得圆满的未来。
马车轱辘,碾过官道的尘土,也碾过一段青春的过往。
此别经年,各自天涯。
她只愿山伯能放下执念,平安终老。
而她,将奔赴她的山河岁月,与那人,共白首。
就在祝英台的马车离府的瞬间,后面一行人偷偷尾随而上。
《马文才的重生棋局我为英台梳红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马文才的重生棋局我为英台梳红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马文才的重生棋局我为英台梳红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