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途

爱吃苹果绿茶的谢礼

首页 >> 针途 >> 针途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明朝当国公扶明录谍海孤雁帝王惑:皇后,再嫁朕一次!我的姑父叫朱棣大唐极品帝婿三岁无敌小皇孙崇祯聊天群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
针途 爱吃苹果绿茶的谢礼 - 针途全文阅读 - 针途txt下载 - 针途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章 细菌学说撼杏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医学堂的传染病学教室座无虚席,连走廊都站满了人。今日的课程非同寻常——麦克莱恩博士将系统阐述细菌学说,而陆九芝老先生则会从温病学角度进行回应。这场期待已久的交锋,让所有师生都屏息以待。

麦克莱恩博士首先登台。他没有立即开始讲课,而是让助手抬来一台新型显微镜和一系列培养皿。

“诸位,今天我们将目睹一个看不见的世界。”麦克莱恩将一份痰液样本置于镜下,调整好后示意学生依次观察。

当林闻溪凑近目镜时,他看到了令人震撼的景象:无数杆状微生物在视野中蠕动,有些聚集成群,有些散在分布。这就是鼠疫杆菌?这就是导致无数人死亡的元凶?

麦克莱恩开始讲解:“这些微小的生物,我们称之为细菌。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有些无害,有些却能导致疾病。”他展示了科赫法则的图示,解释了如何证明某种细菌是特定疾病的病原。

接着,他展示了细菌培养的结果: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这些微生物能迅速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这就是为什么隔离和消毒如此重要。”麦克莱恩严肃地说,“通过阻断细菌传播途径,我们可以防止疾病扩散。通过特异性血清或药物,我们可以杀灭这些病原体。”

梁启远等崇西派学生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看到了医学的光明未来。

然而当陆九芝老先生缓步上台时,教室气氛陡然转变。陆老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先讲述了吴又可《瘟疫论》的开篇:“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此气无色无味,无形无质,却能致人于病。”陆老目光扫过全场,“古人称之为‘疠气’、‘异气’、‘毒气’。与今日所见之细菌,岂无相通之处?”

麦克莱恩插言:“但细菌是具体可见的,而非虚无缥缈的‘气’。”

陆老微笑:“博士可见细菌之形,老朽能察疫病之变。形与变,孰重孰轻?”他转身对学生们说,“西医见树木,中医见森林;西医究病原,中医辨证候。角度不同,皆求真理。”

他接着讲述了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过程,如何系统分析温病的传变规律和治疗方法。

“细菌固然存在,然为何同染一菌,有人病重有人病轻?有人发热有人发寒?此乃人体反应之异也。”陆老缓缓道,“中医温病学,正是研究人体对‘温热病邪’反应规律的学问。”

这场辩论没有输赢,却让所有学生陷入了深思。课后,医学堂的每个角落都在讨论细菌学说与温病理论。

梁启兴冲冲地对林闻溪说:“看到了吗?细菌是实实在在的!中医那些‘气’的理论该淘汰了!”

顾静昭立即反驳:“只见细菌不见人,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何异?为何不同人感染相同细菌症状不同?这就是体质差异!”

林闻溪没有加入争论,而是去找秦若虚。果然,秦若虚正在实验室里忙碌——他试图从细菌培养和中药抑菌实验中找到联系。

“若虚兄有何发现?” 秦若虚展示一组数据:“我测试了十种清热类中药对鼠疫杆菌的抑制效果。发现黄连、黄芩、连翘等确实有抑菌作用,但与古籍记载的药力强度并不完全一致。”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还发现同一药材的不同提取方法,抑菌效果差异显着:“传统煎煮法的提取物,比酒精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更好,尽管后者所含已知有效成分浓度更高。”

这个发现暗示了中药整体配伍的复杂性远超过单一成分的作用。

与此同时,城中疫情出现了新变化。一些患者表现出非典型症状:发热不高但缠绵不退,神疲乏力,口干不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数。用常规清瘟解毒方效果不佳。

陆老诊察后认为这是“伏暑晚发,耗气伤阴”之证,当用青蒿鳖甲汤加减滋阴透热。

麦克莱恩则发现这些患者体内仍可检测到鼠疫杆菌,但数量较少,认为应当继续抗菌治疗。

双方各执一词,难以统一。林闻溪细心观察这些患者,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病情迁延较久,或经过不当治疗。

他忽然想到一个可能:难道是细菌与人体相互作用的不同阶段,表现为不同的证候?

于是,他大胆提出一个设想:能否将细菌感染过程与卫气营血辨证相结合?卫分证相当于感染初期,气分证相当于菌血症期,营分证相当于毒素血症期,血分证相当于dIc或多器官衰竭期?

这个设想让中西医教员都感到震惊。麦克莱恩说:“很有趣的假设!如果能够证实,将是中西医理论结合的重大突破。”

陆老也捻须沉思:“细菌之邪,从口鼻而入,先犯肺卫,再传气分,继入营血...与温病传变规律确有相通之处。”

在两位老师的支持下,林闻溪和秦若虚开始了艰苦的研究工作。他们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中医辨证分型,寻找其中的规律。

初步发现令人振奋:卫分证患者多处于感染早期,细菌数量较少;气分证患者多有菌血症,白细胞显着升高;营分证患者开始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血分证患者则已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更令人惊讶的是,根据不同证型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卫分证阶段,中药疏风清热解毒配合西药早期抗菌;气分证阶段,清气解毒配合强效抗菌;营分证阶段,清营凉血配合支持疗法;血分证阶段,凉血散血配合抢救措施。

一个月后,疫情终于得到控制。医学堂的这项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获得了省卫生局的表彰。

期末的传染病学考试中,有道题目是“试述细菌学说与温病学说的异同与联系”。林闻溪在答卷上写道:

“细菌学说见病原之形,温病学说察人体之变;一重外因,一重内因;一讲特异治疗,一讲辨证论治。然二者皆探索疾病规律,可互为补充。知细菌而不知人体反应,如知敌而不知己;知证候而不知病原,如知己而不知敌。唯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成绩公布那天,麦克莱恩特地找到林闻溪:“你的答卷很有见地。我和陆老商量过了,下学期将开设‘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课程,希望你能担任助教。”

林闻溪惊讶不已:“我?一个二年级学生?” 陆老微笑走来:“学无先后,达者为师。闻溪,你展现的不仅是学识,更是融会贯通的思维。这正是新时代医者所需的品质。”

夕阳西下,林闻溪独自走在医学堂的小径上。回想这几个月的学习,他深深感受到医学的广阔与深邃。细菌学说撼动了杏林,但不是摧毁,而是催生新的生机。

他想起祖父的话:“医海无涯,惟勤是舟;中西之学,皆我桨橹。”

是的,无论是细菌学说的微观世界,还是温病学说的宏观把握,都是医学的一部分。作为新时代的医者,不应该拘泥于派别之争,而应该博采众长,为患者寻求最佳治疗方案。

远处,医学堂的钟声再次响起,清澈而悠远。林闻溪知道,这钟声不仅标志着一天的结束,更预示着中西医结合的新时代正在到来。

而他,已经准备好了。

喜欢针途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针途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悍明神剑无敌系统魔法史记苏泽列传退婚后,她在年代吊打重生小白花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斩神:攻略林七夜,青梅竹马很香穿书后和反派boos同生共死了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皇道三国:东归志!妖妃其实是药引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和离后我入主中宫,前夫悔断肠了甜宠贴身辣妻永恒剑主太子妃必须骄养十龙夺嫡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九州我为王
经典收藏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秦时韩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从水浒迎娶潘金莲开始纵横诸天被弃后,我入寒门科举成状元朱门华章录三国纵横之凉州辞白话历史兴衰演义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大宋第一太子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我在水浒开了个挂全军出击:从小山村到百万雄师绝对荣誉初唐峥嵘万界之我是演员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大明群英传
最近更新在汉武帝手下当官,我只想摆烂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从东汉开始的诸天长生者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破落皇帝重整山河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风流贱仙,我有一根玄铁棒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开局就被俘虏成奴隶了怎么办?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康熙正史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
针途 爱吃苹果绿茶的谢礼 - 针途txt下载 - 针途最新章节 - 针途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