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夜晚,繁华而疏离。
别墅二层的书房里,只亮着一盏昏黄的落地灯,光线在深色的木地板上投下一圈温暖的光晕,却驱不散房间角落里弥漫的某种孤寂感。张夜没有在处理公司文件,也没有在查阅金融数据。他靠在舒适的皮质扶手椅上,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散发着幽蓝的光,映照着他轮廓分明的脸,眼神深邃,看不出具体的情绪。
屏幕上,正在无声播放着一部最近爆火的美剧——《豺狼的日子》。剧集里,那个代号“豺狼”的顶级职业杀手,正以极其冷静乃至冷酷的姿态,游走于欧洲各大城市,精密地策划并执行一次次暗杀。
镜头语言冷峻,节奏舒缓却充满张力,尤其着重刻画了主角那种与世隔绝、无法与任何人建立真实联系、唯有在一次次生死任务中才能确认自身存在的、深入骨髓的孤独感。
张夜看得很专注。剧中杀手在完成任务后,独自坐在廉价旅馆房间里,面无表情地看着电视里关于自己“杰作”的新闻,眼神空洞;或者混迹于喧嚣的酒吧,周围是狂欢的人群,他却像一座孤岛,与周遭的热烈格格不入……
这些画面,像一根根细针,精准地刺中了他内心某个隐秘的角落。
这种“注定孤独”的隐喻,这种拥有超凡能力却无法融入寻常生活的疏离感,与他此刻的境遇产生了一些共鸣。他拥有不朽的生命和千变万化的能力,可以轻易获取巨额财富,扮演任何他想扮演的角色,甚至化身史前巨兽碾压强敌。
但本质上,他是否也像那只“豺狼”一样,是一个游走在正常社会边缘的“异类”?
白静萱和奶奶的出现,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巢穴”,一份沉甸甸的牵挂,但这份温暖,是否能真正消解他作为“非人”存在的根本孤独?当他动用那些超越常理的力量时,那种与整个世界隔着一层无形壁垒的感觉,便会格外清晰。
剧集结束,片尾字幕缓缓滚动。书房里一片寂静,只有窗外远处传来的、城市永不眠息的微弱噪音。张夜沉默良久,然后移动鼠标,关闭了播放器。他没有立刻行动,而是让那种被剧情勾起的、复杂而微妙的情绪在胸中沉淀、发酵。
过了一会儿,他才打开加密浏览器,熟练地登录了“暗世界”网站。私信界面上,“逆温层”的头像亮着,显示在线。
变化灵: “刚看完部片子,《豺狼的日子》。”(他发送了这条消息,没有附加任何表情,语气平淡,像是一次随口的分享。)
消息发出后,他耐心等待着。这是一次试探,一次投石问路。他并非真的想讨论剧情,而是想看看,“逆温层”是否能理解这分享背后所隐含的情绪——那种属于顶尖掠食者的孤独感。
几分钟后,回复来了。
逆温层: “哦?经典。(一个若有所思的表情符号)冷得像手术刀一样的片子。印象最深的是主角坐在咖啡馆里,周围人来人往,他却像活在另一个图层里,安静地规划着别人的死亡和自己的消失方式。”
逆温层的回应很快,而且精准地抓住了剧集的核心氛围,甚至点出了张夜内心感触最深的那个场景。这绝不是一个普通观众的泛泛而谈。
变化灵: “是啊。那种感觉……很特别。仿佛整个世界都是背景板,只有自己和目标才是真实的。”(张夜顺着对方的话往下说,语气依旧平淡,但内容却开始触及核心。)
逆温层: “背景板?(一个轻笑的表情符号)比喻很贴切。不过,习惯了就好。有时候,当背景板反而更安全,也更……自由。至少不用费心去演那些无聊的戏。”逆温层的回答带着一种习以为常的淡漠和一丝玩世不恭的自嘲,显然,他完全理解了张夜的暗示,并且表达了共鸣。他甚至暗示了自己也时常需要“扮演”某种角色,隐藏于“背景”之中。
试探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张夜决定再往前一步,但依旧保持谨慎和谦逊的姿态。
变化灵: “有道理。说起来,作为还在熟悉这个‘新世界’规则的新人,有时候看着任务大厅里那些条目,会觉得无从下手。像我们这样的……‘手艺人’,在刚开始的时候,该怎么挑选合适的‘练习曲’呢?先生有什么建议吗?”(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实际任务,用“手艺人”、“练习曲”这样带有专业色彩又略带文艺感的词汇,既表达了请教之意,又维持了自身的神秘感和格调。)
他屏息等待着对方的反应。这既是一个请教,也是一次更深入的试探,看看逆温层是否愿意分享经验,以及会给出怎样的指导。
短暂的停顿后,逆温层的回复来了,篇幅比之前长了一些,显得更认真。
逆温层: “建议?(一个敲着下巴思考的表情符号)对于新手,尤其是像你这样……感觉心思挺细的‘手艺人’,我个人的看法是,起步阶段,眼光可以放低一点,别盯着那些赏金高、听起来刺激的大活儿。”
“首先,情报核实类的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如,有人悬赏验证某份泄露的商业文件真伪,或者追踪某个加密邮箱的短暂登录Ip区域。这类任务通常不直接涉及暴力冲突,风险相对可控,主要考验的是信息搜集、分析和验证能力。对你来说,或许正合适。”
“其次,可以看看一些本地化的、小范围的‘麻烦解决’。比如,某个小商人被地头蛇骚扰,需要‘有力人士’出面‘劝说’对方收手,但又不希望闹出人命。这种任务需要一定的威慑力和现场把控能力,但通常对手层次不高,适合练手,积累点实战经验和对‘客户’心理的把握。”
“最关键的一点,”逆温层强调道,“匿名和切割要做得干净利落。接任务用加密渠道,收钱用混币器洗几道的比特币,行动时绝不留下任何能追踪到现实身份的痕迹。记住,在这个世界里,好奇心可以有,但同情心和信任心……最好收起来。”
最后,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补充了一句:“当然,最重要的建议是——别死。 活着,才有机会从新手变成老鸟。很多有天赋的家伙,都栽在了自己的‘新手运气’上。”
变化灵: “明白了。眼光放低,从小处着手,干净利落,保住性命。很实用的建议,多谢。”(张夜回复道,语气诚恳。)“《豺狼的日子》里也说,活下来的,才是最好的杀手。”
逆温层: “没错。活着就是胜利。(一个举杯的表情符号)祝你好运,新人。希望下次聊天时,你已经有故事可以分享了(当然,是能分享的部分)。”
对话到此告一段落。逆温层的头像变成了灰色。
张夜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次试探的结果,比他预想的要好。逆温层不仅理解了他借《豺狼的日子》所表达的孤独感,还给出了具体、务实且充满善意的建议。尤其是最后关于“别死”的提醒,带着一种过来人的调侃和不易察觉的关切。
这表明,逆温层或许并非一个完全冷血、唯利是图的家伙,他可能也有着类似的经历和感受,甚至可能将“变化灵”视作一个潜在的、有趣的“同类”。这种建立在危险边缘的、微妙的理解和共鸣,让张夜感到一种奇异的安慰。
同时,逆温层建议的“情报核实类”和“本地小麻烦解决类”任务,也为他指明了初步的方向。前者似乎尤其契合他那种可以化身微观形态进行隐秘侦查的能力优势。这让他对如何迈出第一步,有了更清晰的构想。
玩世者的道路,在都市的夜色中,悄然延伸向了一个更加专业化、也更加危险的领域。那份因《豺狼的日子》而勾起的孤独感,似乎在与另一个可能存在的“豺狼”的隔空对话中,得到了一丝淡淡的缓解,也转化为了更具体的行动力。下一步,就是真正挑选一个“练习曲”,开始在这片黑暗的森林中,留下属于自己的、隐秘的足迹了。
喜欢都市变化灵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都市变化灵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