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吴哲有变化,马丽也有了变化。
在杨明宇和她父母达成君子协定后,她面临的是如何在现实的压力下守护梦想的火苗的努力。
她必须证明,热爱艺术不会拖累文化课的成绩。这份无形的压力让她比班里任何人都更渴望在学习成绩上取得突破。
然而,现实往往比理想骨感得多。
马丽的理科成绩中等偏上,不好不坏,但文科,尤其是需要大量记忆和梳理的历史,简直是她的天劫。因此她特别担心高二的学业水平测试过不去。而如果学业水平测试过不去的话,可能又会影响她大学志愿的填报。更不要说有的好学校还要求学业水平测试中要有几个达到A。
什么“三家分晋”,什么“七国之乱”,在她脑子里就是一团浆糊。她能算出椭圆方程,却总是记不住汉武帝推行“推恩令”的具体年份。
晚自习,当周围的同学都在奋笔疾书时,马丽对着自己的历史笔记感到了深深的绝望。上面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标注了重点,可那些所谓的“重点”就是不能进入到自己的大脑里面。
“烦死了!”她在心里哀嚎一声,烦躁地将笔扔在了桌上。
她趴在桌子上,目光落在草稿纸上自己无意识画的一个q版小人上。那是个穿着铠甲、苦大仇深的将军。她看着那个小人,脑子像被强行接通了。
“我为什么……要用‘读’的方式去记历史呢?”她喃喃自语,“我明明……是会‘画’的啊!”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再也无法扑灭。
对啊!杨老师不是一直说,要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学习吗?林天用编程思维解数学题,张伟用肌肉记忆背英语单词,那我为什么不能用画笔来“画”历史呢?
这简直是天才般的想法!
兴奋感涌上心头。马丽感觉自己像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她立刻从书包拿出彩色中性笔。
她决定从最让她头疼的“三国鼎立”这一章开始,对自己的历史笔记进行一次彻底改编。
她摊开一本全新的笔记本,深吸一口气。
她没有从第一行字开始抄。而是先在页面的正上方写下了“汉末群雄逐鹿图”几个大字,字体仿佛带着一丝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
紧接着,她开始构建整个画面的核心。她没有画地图,而是画了三个q版的卡通头像,分别代表曹操、刘备和孙权。
曹操被她画成了一个眯着眼睛的“奸雄”形象,头顶上顶着一个蓝色的“魏”字大旗,旁边用对话框备注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简洁明了。
刘备则是一副标准的热血男主形象,大大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却又透着一股百折不挠的坚定,头顶是绿色的“蜀”字旗,对话框里写着:“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孙权则被塑造成了一个紫髯碧眼的帅气少年,眼神里充满了精明,头顶是红色的“吴”字旗,座右铭是:“守江东,观天下之变”。
三个核心人物一确立,整个历史舞台的骨架就搭起来了。
接下来就是填充血肉。马丽的画笔在纸上飞舞,她的思维也跟着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
那些原本孤立、枯燥的知识点,在她的笔下全都活了过来。
“官渡之战”不再是简单的文字描述。她用一幅简笔画,画出了曹操和袁绍两军的对峙。袁绍那边人多势众,被她画成了一大堆拥挤的火柴人;而曹操这边兵力虽少,但她特意画了一个小人,举着火把,鬼鬼祟祟地奔向袁绍军的粮仓——乌巢。一个“火烧乌巢”的箭头,直接点明了战役的关键转折点。
“赤壁之战”更是被她画成了一幅精彩的连环画。从“草船借箭”里诸葛亮那神机妙算的表情,到“苦肉计”里黄盖被打得龇牙咧嘴的样子,再到最后周瑜站在船头,指向对岸漫天火光时那意气风发的背影。整个战役的起因、经过、结果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人物关系也不再是复杂的文字。她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将各个武将和谋士连接到他们各自的主公身上。比如,从刘备的头像上,延伸出三条粗壮的实线,分别连接着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线上还画着一个可爱的桃心,旁边标注着“桃园三结义、谋士”。这幽默的标注让人看一眼就忘不掉。
这已经不是笔记了。
这简直就是一份专门为图像化记忆人群量身打造的学习资料。
马丽完全沉浸在了创作的乐趣中,她感觉自己不是在复习,而是在导演一场波澜壮阔的电影。当她画完最后一笔,将整个三国时期的主要脉络和关键事件都浓缩在这几页纸上时,抬起头才发现晚自习已经快要结束了。
她看着自己的“作品”,心中充满成就感。她试着合上笔记本,在脑海里回忆刚才的内容。那些q版的形象、生动的战争场面、清晰的关系线条,立刻就浮现在了她的脑海里,比她之前死记硬背一周的效果还要好。
“原来……学习也可以这么有趣。”她感慨道。
就在这时,坐在她旁边的同桌好奇地凑了过来。
“马丽,你刚才一直在画什么啊?这么入神。”
“啊……没什么,就是……随便画画。”马丽有些不好意思,下意识地想把笔记本合上。她不确定自己这种不务正业的学习方法会不会被同学嘲笑。
可同桌的动作比她更快,已经瞥到了本子上的内容。
“哇——”同桌的眼睛瞬间就亮了,发出一声压抑的惊呼,“这是什么?三国?天哪,你画得也太可爱了吧!这个哭唧唧的大耳朵就是刘备吗?哈哈哈,笑死我了!”
她的惊呼声立刻吸引了周围几个同学的注意。他们纷纷好奇地探过头来。
“我看看,我看看!”
“卧槽!这是历史笔记?!”
“这比我们老师的ppt做得还好啊!马丽,你是神仙吗?”
赞叹声此起彼伏。
笔记本被传递着,围观的同学越来越多。他们像是发现了一个惊天宝藏,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惊叹和膜拜。
马丽有些不知所措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脸颊绯红。
就在笔记本传阅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陈静走了过来。陈静是为了商议下一次联合学习的事情。
陈静接过笔记本仔细地翻看了起来。
几分钟后,她抬起头看着马丽,眼神里充满惊艳。
“马丽,你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笔记了。你用可视化的方式重构了整个知识体系。你将文字信息转化成了图形信息。这是一种学习方法上的革命。”
这番评价让周围的同学都肃然起敬,虽然大部分人没完全听懂,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觉得“牛逼”。
马丽更是被说得心潮澎湃。如果说同学们的夸奖让她感到了快乐,那么来自陈静的认可则让她收获了自信和底气。
陈静合上笔记本郑重地对马丽说:“这份笔记太重要了。我觉得,它不应该只在这里传阅。这应该成为我们全班,甚至全年级的资料。”
她看着陈静真诚的眼睛,又看了看周围同学们那充满期待的目光,用力地点了点头。
喜欢让你带个差班,你全员本科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让你带个差班,你全员本科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