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铸贵,物华天宝
韩枚刚把“非遗体验团”的报名信息整理成表格,“枚美互助群”的新讨论就刷满了屏幕。刚参加完体验团的老张连发三条消息,附带一张梵净山云海照:“跟着枚枚逛了五天,越逛越好奇——贵州这‘贵’字到底藏着多少门道?为啥连空气都让人觉得舒服,连水果都比别处甜?”
正在贵阳逛展的陈成立刻附和:“+1!今天在大数据中心看展,讲解员说贵州是‘中国机房’,服务器都爱往这儿搬。一边是千年古寨,一边是数字云端,这反差也太神奇了!枚美大使快开个‘硬核科普课’!” 韩枚看着屏幕笑了,指尖在键盘上敲出回应:“这‘贵’字可不是随便叫的,拆开是‘中一贝’,意思是中国的一块宝贝,每一笔都藏着硬核底气呢!今天就带大家扒扒贵州的‘贵气密码’~”
她先点开收藏的气候数据图,抛出自带体感的话题:“大家最直观的感受——贵州的夏天为啥凉快?因为咱们是‘天然空调房’!地处北纬24度到29度之间,海拔大多在1000到1500米,正好是‘人体舒适海拔带’,加上全年平均气温20度左右,7月最热的时候也很少超过30度,根本不用开空调。更绝的是‘天无三日晴’的说法,其实是指全年雨日多,雨水把空气洗得干干净净,负氧离子含量爆表,黔灵山公园每立方厘米能有1万个以上,比城市里高几十倍,呼吸一口都觉得通透。”
群里的上海群友李姐发来羡慕的表情:“魔都现在还35度,羡慕哭了!这气候也太‘贵’了!” 韩枚接着科普:“这还只是基础款!贵州还是‘自然灾害绝缘体’,没有地震、海啸,台风也吹不到这儿,因为北面有大娄山、西面有乌蒙山、中间有苗岭,群山像天然屏障,把灾害都挡在了外面。老辈人说‘贵州的山是靠山,水是财水’,这话真没夸张。”
话题转到地理,韩枚特意找出贵州地形模型图的照片:“都说‘八山一水一分田’,咱们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山地丘陵占了90%以上 。但这‘多山’不是缺点,是老天爷赏的宝贝!比如喀斯特地貌,让贵州成了‘山水博物馆’——荔波的水是蓝色的,像地球的蓝宝石;赤水的丹霞是红色的,桫椤树沿着峡谷生长,像穿越到远古;梵净山的岩石是灰色的,却藏着7900多种野生动植物,黔金丝猴只在这儿能找到。”
她想起徐霞客的游记,补充道:“徐霞客当年就夸‘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这些山不仅好看,还会‘产宝’!‘夜郎无闲草,黔地多良药’,贵州有4419种药用植物,天麻、杜仲这些‘五大名药’全国闻名,中草药种植面积排全国第二,难怪说‘吃药都不用离开贵州’ 。还有水果界的‘维c之王’刺梨,每100克维c含量有2300毫克,是苹果的800多倍,现在做成的刺梨原液、刺梨干,早就成了网红特产。”
“家里有矿”的话题刚抛出来,群里就热闹了。韩枚列出数据:“咱们可是实打实的‘矿老板’!锰矿、重晶石、汞矿都是全国第一,煤矿排第四,金矿排第十 。但最‘贵’的矿不是这些,是‘液体黄金’——赤水河的酒!这条河是长江上游唯一没修水电站的支流,水质酸碱度正好适合酿酒,两岸酒厂密布,酱香能飘出几十里,茅台酒、习酒都诞生在这儿,这可是大自然酿的‘贵气’。”
陈成突然发来大数据中心的现场视频:“那数字经济怎么说?服务器为啥爱来贵州?” 韩枚立刻接上:“这就是贵州的‘后天努力’配得上‘先天优势’!服务器怕热怕潮还耗电,咱们正好满足所有条件——全年低温省电费,稳定的地质和气候能保护设备,更关键的是水电资源丰富,乌江、南盘江的水电站能提供充足的清洁能源。现在全国超大型数据中心有近三分之一在贵州,‘中国机房’的称号可不是吹的!”
“光有资源不够,还得有‘桥’连起来!” 韩枚翻出世界大桥名录,“‘世界大桥看中国,中国大桥看贵州’,因为山多水多,咱们建了好多世界级大桥。北盘江大桥海拔565米,是世界第一高桥;鸭池河大桥跨度1240米,在峡谷上空架起通途。以前‘地无三尺平’是阻碍,现在大桥把‘天堑’变成了‘通途’,绿水青山终于变成了金山银山 。”
群里的老张突然问:“那人文上的‘贵’呢?之前听你说语言是活化石。” 韩枚笑着回应:“这是‘贵气’的另一种打开方式——包容!明代‘调北填南’让屯堡文化保留了六百年,地戏面具还是当年的样式;苗族、侗族、布依族等49个少数民族聚居在这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却能和睦相处。就像镇远古城的青龙洞,儒、释、道三教的寺庙建在一起,这就是‘人以和为贵’的最好体现 。”
她想起昨天去青岩古镇的经历:“昨天在青岩吃状元蹄,老板说这名字是因为清代出了个状元赵以炯,他小时候就爱啃这猪蹄。贵州的‘贵’,既有山水的硬实力,也有人文的软实力。就像咱们吃的酸汤鱼,酸汤是苗族阿婆用米汤发酵的,鱼是清水江的鲜鱼,辣是本地的糟辣椒,每一口都是山水与人文的融合。”
一口气讲完,韩枚发了张自己拍的全景图——画面里,梵净山的云海、西江的灯火、贵阳的大数据中心、赤水河的酒坊同框出现。“其实贵州的‘贵’,从来不是某一样东西,是山多水多、药多酒多、桥多寨多,是自然与人文的共生,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刘伯温说‘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现在看来,这‘贵气’真的藏不住了!”
群里瞬间被“涨知识了”的弹幕刷屏。李姐直接下单了刺梨原液:“既补维c又支持贵州,必须冲!” 陈成发来定位:“我在大数据中心门口,现在看这些服务器都觉得亲切,这可是贵州的‘数字宝贝’!” 还有群友提议:“枚枚快开个‘贵气好物团’,把天麻、都匀毛尖、刺梨干都安排上!”
韩枚看着大家的热情,指尖在键盘上敲出回复:“安排!下次带大家去赤水河看酿酒,去苗寨采草药,真正读懂贵州的‘贵’!” 她放下手机,望向窗外——贵大校园里的樟树郁郁葱葱,远处的群山在阳光下泛着青绿。她知道,这“贵气”的科普才刚刚开始,而她这个“业余宣传大使”,还有太多贵州的宝藏要分享给世界。
喜欢萌宠特攻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萌宠特攻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