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奇点科技”在国内外两个战场上与巨头周旋、艰难推进之时,校园里的林小一,也迎来了他作为“普通人”的烦恼——文理分科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试。
选择了文科方向的林小一,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面前铺开的不是熟悉的电路图或代码,而是厚厚的《世界近代史》教材和需要大量背诵记忆的政治经济学笔记。这对于习惯了逻辑推导和创造性思维的他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甚至有些“别扭”的挑战。
理科班的顾言,依旧在题海里纵横驰骋,时不时跑来向林小一请教一些他遇到的特别刁钻的物理或数学难题,往往能得到一针见血的点拨。每次离开时,他都会用带着几分同情和不解的眼神看看林小一桌上那堆文史资料,嘟囔一句:“真不知道你受这罪干嘛。”
而同样选择了文科的苏晚晴,则显得如鱼得水。她似乎天生就对那些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历史脉络有着出色的理解力和记忆力,笔记做得条理清晰,观点也常常独到而深刻。
课间,苏晚晴看到林小一对着一段关于“维也纳体系”的论述微微蹙眉,便自然地走过去,拿起笔在他的书上轻轻划了几条线。
“不用死记硬背这段。”她的声音轻柔,“抓住几个核心国家的诉求和它们之间的制衡关系,就像解一道多维度的方程,剩下的推导出来就好。”
林小一恍然,看向苏晚晴。女孩的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眼神专注而睿智。他忽然发现,这种从繁杂现象中提炼本质逻辑的能力,与解决技术难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应用的领域不同。
“谢谢。”林小一由衷地说道。
苏晚晴浅浅一笑,没有多言,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期中考试的成绩公布,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林小一的总成绩依旧稳居年级前列,但细看单科,他的理科科目几乎全是满分,而文科科目,虽然也达到了优秀线,但相比他理科的逆天表现,就显得“平平无奇”了。
这让一些原本因为他选择文科而议论纷纷的人,似乎找到了“依据”。
“看吧,我就说天才也不是全能的,离开理科优势领域,也就那样。”
“估计是公司事情太多,耽误学习了吧?毕竟还是孩子,兼顾不过来。”
甚至有位理科老师私下找到他,语重心长地劝道:“林小一同学,你的天赋在理科,是国家未来科技发展的希望,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好奇而走错了路啊。”
面对这些声音,林小一表现得很平静。他清楚自己选择文科的初衷,并非为了考取多高的分数,而是为了弥补认知版图上那块重要的缺失。这些看似“无用”的知识,正在帮他构建一个更立体、更完整的世界观,让他能够从更高的维度去审视技术、商业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放学路上,顾言勾着林小一的肩膀,大大咧咧地说:“别理那些人!你就算文科考零分,也是我顾言认准的老大!”
苏晚晴跟在一旁,轻声说:“理解需要时间。但走在自己的路上,比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更重要。”
林小一点点头。他抬头看着校园里郁郁葱葱的树木,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点。他明白,无论是技术攻关、商业博弈,还是个人的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烦恼与挑战,本就是成长的催化剂。
他所要做的,就是坚守内心的选择,然后,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公司的困境,国际市场的风波,学业的“烦恼”……这一切,都不过是通往那个宏大目标途中,需要一一跨越的关隘罢了。
喜欢重生八岁,我是高考神童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八岁,我是高考神童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