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月1日,清晨。
廖奎换上了一套早已准备好的、符合这个时代香港普通市民身份的行头——一件藏青色的卡其布夹克,一条同色系的直筒长裤,里面是素色的棉质衬衫,脚上是一双半旧的胶底布鞋。这身打扮简单、不起眼,既能融入香港市井,又不会与“萧亚轩”名媛身份未来的活动区域产生过早的关联。
他再次检查了随身物品:一把锋利的匕首藏在夹克内衬,一小卷港币和几枚硬币放在易于取用的口袋,其余大部分资金和重要物品都留在空间,由谢薇保管。
准备就绪。
他站定,深吸一口气,将意识集中在系统地图上那个已然点亮、代表着香港新界的坐标点。
【传送至记录坐标:香港新界,芭蕉林。】
系统提示音冰冷而清晰:【坐标确认。环境扫描中……暂未发现生命体接近。是否立即传送?】
【是。
一股轻微的失重感和空间扭曲感传来,眼前的光线瞬间发生了变化。
当廖奎的身影消失在空间客厅之后,餐厅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薇薇,”她开口,声音尽量保持平稳,“我们也开始吧。我的头发……需要剪了。”
谢薇猛地回过神,看向母亲。萧雅姿那一头曾经夹杂着银丝、如今已变得乌黑浓密的长发,确实需要改变。系统提供的“萧亚轩”照片上,是一位留着时髦短发、气质干练的年轻女性。
“好。”谢薇站起身,努力驱散心中的不安,“我们去楼上,工具我都准备好了。”
她们需要利用廖奎不在的这段时间,完成形象改造的第一步。这同样是一场战斗,一场与过去告别、向未知身份迈进的战斗。
土坯房里,谢薇仔细地封好了炉火,让土炕维持着一点微弱的温度,制造出屋内一直有人的假象。她坐在炕沿,手里拿着一件需要缝补的旧衣服,耳朵却时刻倾听着门外的动静,为廖奎打着掩护,也为这个家,守护着这至关重要的秘密。
深冬的北大荒,元旦的清晨,一切看似平静如常。唯有那呼啸而过的寒风,卷起千堆雪,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在这片被冰雪覆盖的土地之下,涌动的暗流与即将启程的希望。
九龙城寨边缘那栋破败寮屋的阴影里,空气仿佛粘稠的污垢,凝滞不动。廖奎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悄然浮现,落脚无声。他锐利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逼仄、堆满杂物的空间,确认与他离开时别无二致,依旧是被遗弃的死寂。潮湿的霉味、垃圾腐败的酸臭,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属于城市最底层角落的浑浊气息,混合在一起,冲击着他的感官。这与空间内纯净的灵韵之气,以及北大荒那种纯粹而凛冽的严寒,形成了第三个极端,一个充斥着人间污浊与挣扎的角落。
他没有多做停留,意念沉入,再次沟通系统。
下一刻,他感觉到掌心传来微凉而细腻的触感。他紧紧握住那只手,一股力量传递过去——萧雅姿(或者说,即将成为“萧亚轩”的女人)被他从空间中带出,出现在了这间破败的寮屋内。
光线昏暗,但依旧能看清她此刻的模样。
一身系统奖励的湖蓝色高定旗袍,面料带着隐隐的暗纹,剪裁极尽贴合,完美勾勒出她经过灵韵池滋养和逆生长后,窈窕而饱满的身段,既不显轻浮,又透露出恰到好处的女性魅力。颈项间,那枚鸽血红宝石项链在昏暗中折射出浓郁如血的光芒,与她耳垂上同系列的钻石耳钉(来自系统配套奖励)交相辉映。乌黑发髻不再是之前温婉的样式,而是在谢薇帮助下,盘成了一个更显利落、略带蓬松弧度的时髦短发造型,一枚精致的钻石发夹斜斜别在鬓边,流光溢彩。手腕上,那块小巧的女士劳力士金表指针无声走动。她手中挽着一只与旗袍同色系的丝绒手拿包,脚下是一双鞋跟纤细却稳当的米白色高跟鞋。
这一身行头,价值不菲,气度非凡,与这间破烂、散发着霉味的寮屋形成了无比荒诞而刺眼的对比。
萧雅姿站稳脚跟,下意识地深吸了一口气,却被空气中污浊的味道呛得微微一窒,立刻屏住了呼吸。她的脸上掠过一丝极快的不适与恍惚,仿佛从一个精心编织的美梦中,被猛地掷入不堪的现实。然而,这丝异样仅仅持续了不到一秒,便被一种近乎本能的镇定所取代。
她微微抬起下巴,目光平静地扫过周围的环境,那眼神里没有嫌弃,也没有惊讶,更像是一种……冰冷的审视和记录。她必须迅速适应这种极端的落差,从现在起,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被呵护、被唤醒的萧雅姿,而是即将踏入半山区豪宅的归侨名媛“萧亚轩”。
廖奎松开了手,低声道:“跟紧我,自然点。”
萧雅姿微微颔首,没有言语。她调整了一下呼吸,努力让身体记住这双高跟鞋的节奏,迈开了脚步。尽管内心可能波涛汹涌,但她的步伐却尽力维持着一种受过良好教养的、不疾不徐的从容。
廖奎率先走出寮屋,警惕地观察着巷弄两端。确认安全后,他做了一个手势,萧雅姿紧跟其后。两人一前一后,穿过迷宫般狭窄、晾晒着杂乱衣物的通道,走向相对开阔的街道。
当他们从阴暗的巷口步入相对明亮的街面时,仿佛跨越了一道无形的界限。街上来往的行人,偶尔投来目光,有对萧雅姿这一身明显不属于此地的华丽装扮的惊讶,也有对廖奎这个看似普通、却与如此女士同行的男人的打量。但这些目光大多只是匆匆一瞥,在香港这个光怪陆离的地方,似乎再奇怪的组合也不足为奇。
廖奎抬手,一辆红色的士适时地停在了他们面前。
他拉开车门,示意萧雅姿先上车,动作带着一种训练过的、介于尊重与疏离之间的礼节,既符合“陪同者”的身份,又不至于显得过于亲密。萧雅姿微微颔首,优雅地俯身坐进后座,小心地整理了一下旗袍的下摆。廖奎随即坐进她身旁,关上车门。
“去半山,梅道。”廖奎用略带生硬、但发音清晰的粤语对司机说道。
司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瞥了一眼后视镜中气质出众、衣着华贵的萧雅姿,又看了看穿着普通夹克、但眼神锐利的廖奎,没多问什么,只是应了一声:“好嘅,坐稳。”随即发动了车子。
的士缓缓汇入车流,驶离了九龙城寨这片混乱的区域,朝着港岛方向驶去。
随着车子驶过维多利亚港,进入港岛市区,窗外的景象如同快速切换的幻灯片,开始不断冲击着两人的视觉神经。
虽然是在白天,但许多霓虹灯牌已然亮起,闪烁着“xx表行”、“xx金铺”、“xx大酒楼”等繁体字招牌,五彩斑斓,光怪陆离。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玻璃幕墙反射着冬日上午不算强烈的阳光,显得冰冷而现代。街道上,有轨电车(叮叮车)拖着长长的辫子,叮叮当当地穿梭其间;双层巴士喷着淡淡的尾气,笨重而坚定地前行;小轿车、货车、行人交织成一幅繁忙喧嚣的都市画卷。穿着西装革履的洋行职员、拎着菜篮子的主妇、穿着花衬衫步履匆匆的年轻后生、还有明显是南洋或欧美面孔的外国人……构成了一幅与北大荒的单调死寂、甚至与内地任何城市都截然不同的、充满活力与混杂气息的浮世绘。
萧雅姿(萧亚轩)的目光看似平静地投向窗外,仿佛只是随意浏览街景。但她的瞳孔微微收缩,将那些标志性的建筑、重要的路口、商铺的分布、行人的穿着神态,如同刻录机一般,飞速地印入脑海。她在记忆路线,也在贪婪地吸收着一切关于这个陌生城市的细节。她知道,任何一个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导致身份暴露。她的手轻轻搭在膝盖上,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唯有腕间那枚劳力士金表,在窗外忽明忽暗的光线下,稳定地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廖奎则表现得更加警觉。他的身体看似放松地靠着座椅,但眼神却如同最精密的雷达,不断扫视着后视镜和侧视镜,注意着后方及侧方是否有车辆表现出异常的跟踪迹象。同时,他也在心中默默记下经过的关键路口、明显的标志物,以及偶尔看到的穿着深蓝色制服的警察(香港皇家警察)和他们的岗亭位置。他的大脑如同一张动态的地图,在不断补充和修正着关于这座城市的信息。司机的每一个变道、每一次刹车,都会引起他下意识的评估。
的士内的收音机开着,播放着咿咿呀呀的粤曲,偶尔穿插着语调快速的粤语新闻播报。司机似乎是个喜欢闲聊的人,或许是觉得车内气氛太过沉闷,又或许是被萧雅姿(萧亚轩)那一身行头所触动,他一边熟练地操控着方向盘,一边用带着浓重口音的粤语随口说道:
“两位系去半山睇楼啊?嗰边环境系好啊,清静,望落成个维港。”(两位是去半山看房吗?那边环境是好,清静,能看到整个维港。)
廖奎没有接话,只是从喉间发出一个模糊的鼻音,算是回应。
司机似乎也不在意,自顾自地继续说下去,目光扫过车窗外某些街道旁略显陈旧的建筑:“唉,比起旧年,宜家真系好太多了。去年呢度,仲有嗰班友仔搞风搞雨,成日罢课罢工,堵马路,掷石头,甚至放火添!你睇嗰边栋楼,”他抬了抬下巴,指向不远处一栋公寓楼的外墙,“上面仲可以见到啲弹孔同埋啲洗唔净嘅标语痕迹,真系阴功。宜家总算静翻啲,阿sir睇得紧。”(唉,比起去年,现在真是好太多了。去年这里,还有那帮家伙闹事,整天罢课罢工,堵马路,扔石头,甚至放火呢!你看那边那栋楼,上面还能看到些弹孔和那些洗不干净的标语痕迹,真是造孽。现在总算安静点了,警察看得紧。)
廖奎的目光顺着司机示意的方向看去,果然在那栋楼灰白色的外墙上,看到了一些深浅不一的修补痕迹,以及几处隐约像是被什么尖锐物体撞击过的小坑。他的眼神微微一凝。67暴动的余波,不仅仅是档案里的文字,更是这座城市肌体上尚未完全愈合的伤疤。这提醒着他,香港并非只有表面的繁华,其下的暗流同样汹涌,政治氛围依旧敏感。
萧雅姿(萧亚轩)也听到了司机的话,她的视线同样扫过那些痕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仿佛只是听到了一件与己无关的寻常旧闻。但她的内心却是一紧。动荡的社会意味着更严格的管制和更敏感的视线,这对她这个“黑户”潜入者而言,绝非好事。她必须更加小心。
的士继续前行,穿过繁华的商业街区,街道两旁开始出现更多高档的商铺、银行和外国领事馆。行人的穿着明显更加光鲜,步伐也似乎更加从容。当车子开始沿着蜿蜒的道路爬坡,正式进入半山区时,周围的景象再次发生了显着的变化。
喧嚣的市声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道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的亚热带树木,掩映着一栋栋风格各异、但无一不彰显着奢华与私密性的独立别墅或高级公寓楼。铁艺大门紧闭,偶尔能看到穿着制服的保安在院内巡逻。空气似乎都变得清新了许多,带着植物和泥土的气息。这里安静得只能听到车轮碾过路面的沙沙声,以及偶尔从山林深处传来的鸟鸣。
与刚刚经过的、充斥着市井烟火气甚至残留着暴动伤痕的市区相比,这里宛如另一个世界。繁华与宁静,奢侈与平凡,安全与动荡,在这座城市里被清晰地划分开来。
廖奎和萧雅姿(萧亚轩)都沉默着,感受着这种强烈的阶层对比所带来的无形压力。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逆流60年代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