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韦指着第三条石关,“公子,便是这条,某试了数次,皆未能成功。”
张梁将袖子往后挽起,两脚略分扎稳马步,俯下身去,两手抄起石关底部,试了试分量。
典韦举不起来,绝对超过五百斤,张梁气沉丹田,一声轻喝,两手青筋暴起,石关被他缓缓抬起,举到胸前,他深吸一口气,猛地将石关高高举过头顶。
更令人惊奇的是,张梁竟然迈开步子,举着石关在校场上稳步行走起来。见到如此惊人之举,全场一片哗然,士卒们都忘了操练,纷纷停下手中的科目,看向校场之中。
典韦更是目瞪口呆,下巴都掉到了地下,半天没合拢嘴。
张梁将手中的石关轻轻放下,朝阳照在他的青衫上,整个人都发着光。
典韦殷勤地掏出一块手帕,上前给张梁擦汗。
张梁摆摆手,“我还没发力呢,哪来的汗。”
典韦一脸心悦诚服,“公子,我典某服了,心服口服。”
魏超凑上前来,捏了捏他并不粗壮的胳膊,“三郎,你这单薄身子里如何藏着如此巨力?”
张梁一把拍掉他的手,“此乃天赋异禀,学不来的!”
程昱说道,“公子不如去试试障碍训练?”
众人来到训练场地,只见木板墙、低桩网、独悬桥、高低杠、壕沟、绳网错落分布。张梁瞧着这些熟悉的设施,恍若回到当年的军训时光。
张合叫过一名训练月余的兵士,只见他一个起步蹬跳,手指攀住木板墙上沿,身子越过木板落在地上,俯身从低桩网下匍匐迅速前进,钻出网后在独木桥上健步如飞。
两手接替发力,冲出高低杠,飞身跳进堑壕,再从另一侧翻出深沟,手脚并翻越绳网,轻松来到张梁面前,拱手致意。
一组训练完成,这名士兵衣袍微脏,这是在低桩网下匍匐前进时沾染的灰尘,发型不乱,头上汗都没出,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引得围观众兵连连喝彩。
张合说道,“公子,我等自洛阳回来时日尚短,眼下还不如老兵。七月考核时,一定不落人后!”
张梁拍了拍张合的肩膀,“好!有此心气便是不错!我今日还有其他事务,下次考核时,换过劲装再与你们同场较量一番!”
与魏超知会了一声,张梁便骑马往魏家去,老爷子说过巳时去接国渊,不能误了时辰。
魏超与蔡珂依然留在校场,和众人一起操练,蔡珂去不了辽东,可魏超却是一心想去的。
经过曲阳池工地时,经过一天的磨合,只见两千士卒配合更加默契,今天又挖下去一米左右,进度喜人,按这个效率,再有三四天便可引水进池。
医学馆门口,张仲景正抱着一捆干草往里走,见到张梁便高喊起来。
“张公子!张公子!”
张梁拨马过去,翻身下马,“仲景兄,何事?”
“黄花蒿已采买数车,”张仲景小声说道,“另寻得三头出痘病牛,不知公子要如何处置?”
张梁拴好马,跟着他进了医馆。
进门没多远,就在围墙后看见了三头黄褐色相间的牛,正悠闲地在庭中吃着草料。
走近一看,两头奶牛,一头哺乳期的母牛,都有明显的出痘。
三头牛的口鼻与牛奶部位,都有不同症状丘疹和水疱:
哺乳期的母牛,身上只有不少红色肿块;两头奶牛已经长出脓疱,水疱里的液体或清澈、或浑浊,外形与虏疮一般无二,但症状却轻得多。
天花自此以后就是我手中的生化武器。
张梁心头一喜,赶忙说道,“这正是出了牛痘!仲景兄,昼食之后烦劳去军营寻张合,将三头病牛送往后山。若是死囚到了就一并押解过去,若是没来,我们便在村民身上先试种。”
张机连忙劝阻,“公子,我知你一片拳拳为民之心,还是先以死囚试之为佳。”
死囚:喂我花生!喂我花生!我要人权!
张伯祖正巧出来取药材,见到张梁便快步迎来,“三郎,这牛如何,老夫费尽周折才寻到!你那黄花蒿何时取用?”
“有劳先生!”张梁恭敬行礼后,“午后便让张合运牛回村,村里设了隔离所,且地僻人少,即便不成功,也不至于四处蔓延。至于黄花蒿,先送一车去我家中,剩余放在医馆,留待后用。”
“隔离所,可是与疫疠所一般?何时可试虏疮?”
张梁解释道,“与疫疠所大差不差,只待死囚到位便可开始。”
“仲景,备马!”张伯祖急切地说道,“为师要入城面见张县令!”
见他雷厉风行,立马就要进城,张梁约好后天一同回村处理天花,便转道去了魏府。
……
“见过大父!子尼师兄!”
书房之中茶香袅袅,魏老爷子和国渊相谈甚欢,两人满面春风,显然聊得很畅快,并没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三郎,此是家中,尚且无妨。”老爷子语重心长地嘱咐道。“党锢未解之前,莫要对外泄露郑学门徒身份。”
“唯。小子谨遵教诲。”
老爷子含笑左手端茶,“运粮队午后出发。你带国渊回去打点行装吧,老夫就不留你们用昼食了。”
“魏公,国子尼告辞。”
来到谒舍,几位师兄听说下午国渊就要出发,纷纷给他收拾起来。
张梁却是好奇问道,“子尼师兄,大父与你所谈何事?”
“自是好事!”国渊却是卖了个关子,“待我从京中回来,回禀过郑师,再与你说。”
神神秘秘谜语人。张梁索性也不再问,取出一枚“太平号”的信物,将洛阳城中太平号的地址写下给了他。
“子尼师兄,”张梁郑重说道,“你进京后,先去纸条地址寻到太平号,我马叔在京中颇有关系,必能有所佐助。”
国渊接过纸条,仔细看了看,将它收进袖袋之中。
“诸位师弟,”国渊见行李已经收拾好,将几人召集过来,嘱咐道,“我今日便随车队往雒阳,你们与三郎一起,好生编纂教材,郑学能否解除禁锢,不惟在我,更在诸位身上!”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