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让国人又爱又恨的2008就这样像不停奔流的大河一去不复返了,2009年便悄然而至。
李杨站在市政府办公室的窗前,看着办公楼外面来来往往的办事人群,很是感慨,他觉得自己这一年应该还算称职,还是为东阳做了一点事的。而此刻的他心中其实还是有很多抱负还没有施展开来,他还想利用今年全国“两会”上总理提出来的“扩内需、保民生”的一些利好政策为东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提档升级,可这一切却随着方学儒的一通电话而戛然而止。
昨天晚上,刚从京城参加完全国“两会”的方学儒给李杨打来了一个电话,告诉他让他做好准备,近期省委组织部会找他谈话,准备把他再调回楚州。
这个消息当时就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李杨心中激起了千层浪。他在东阳的工作刚刚有了一些起色,许多规划还停留在纸面上,那些关乎城市发展和百姓福祉的蓝图,他还没来得及一一将其变为现实。调回楚州,意味着他要离开这片他倾注了心血和情感的土地,离开那些与他并肩作战的同事,更意味着他在东阳的抱负将不得不暂时搁置。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身上,却驱不散他心头的那一丝怅然。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复杂的情绪,手指无意识地在窗台上轻轻敲击着,脑海中飞速闪过这一年来在东阳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摸爬滚打,到后来的渐入佳境,每一个场景都历历在目。他知道,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服从组织安排是天职,无论到哪里,他都应该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此刻,他心中更多的是对东阳的不舍,以及对未来工作的迷茫与期待交织的复杂感受。
说实话,对回楚州李杨其实心里根本没有什么抵触情绪。他知道自己这次回楚州那肯定是接任市委书记一职,只是没想到石天军才接任书记一职不到半年,这次去京城参加全国“两会”会被检查出来患上肝癌,真是一点征兆都没有。记得自己几次回楚州,碰到的石天军都是精神抖擞的。只是后来孙菲生了小孩后就很少回去了。
倒不是李杨不想回去,而是孙菲和两个孩子都被老爷子强留在京城了,就是孙菲产假结束后也不允许她带孩子离开,甚至还劝说孙菲留在京城算了,想去哪个学校教书都可以提。李杨记得自己春节回去试着提了一句“等孙菲产假满了,不如一起回北阳算了”,还说自己已经委托别人找最好的阿姨帮着照顾。
没想到老爷子一听,勃然大怒地指着李杨骂他是个小没良心的,竟然这样不相信自己爷爷,还说京城的保姆阿姨还比不上你一个小地方的,再说你爷爷现在也是老当益壮,帮着照顾两个小孩还是不在话下,你看看你爸你大伯还有你姑姑,他们现在有这么大的成就还不是我培养的好。李老爷子一番话说下来直接让李杨招架不住,连连说爷爷说的对,是自己考虑不周全。
前些日子,孙菲打电话告诉李杨,现在小宝宝已经完全断奶了,自己也说服爷爷了,近期就会回北阳,不过双休时再坐飞机回京城。还说两个小宝宝又乖又可爱,每天后院热闹极了,老爷子也是精神状态非常好。
看来,自己要是回楚州,孙菲恐怕又要换到市里来教书了。想到这,李杨站了起来,因为他知道方学儒既然电话通知自己了,那肯定是省委组织部已经上报了名单。原先心中有的一些打算只能搁置了,这几天也要好好做一些离开前的准备了。
......
东阳市委,李杨过来时提前跟夏中海打了电话,说自己准备过来跟书记坐一坐,看书记有没有时间?夏中海还开玩笑说市长过来,没有时间也要挤出来时间。
李杨一进办公室,发现夏中海已经坐在会客区等候自己了。等李杨坐下来后,夏中海笑眯眯道:“今天市长怎么有时间来我这里坐一坐了,是不是又有什么好的项目需要我跟你一起出面?”
夏中海刚来东阳市就知道自己就是为面前这个年轻的市长保驾护航的,否则哪里会轮到年近五十五的自己从省委办公厅的冷门位子一下子跃至成为一方诸侯。
本来夏中海过来东阳是做好了当菩萨的心理准备,可是没想到李杨人虽年轻,有时有些事也很激进,但是在为人处世上那是相当老道。他去市政府后,从来不会因为自己在东阳资历浅而对自己这位市委书记有丝毫怠慢,反而处处尊重,遇到重大决策都会主动上门沟通,充分听取自己的意见。即便是在一些具体工作中存在不同看法,他也总能用平和的方式提出,并耐心解释自己的思路,从不会搞一言堂。这种成熟稳重的作风,让夏中海最初的顾虑渐渐消散,反而对这个年轻人多了几分欣赏和信任。两人在工作中配合得相当默契,一个主抓全面、把握方向,一个冲锋陷阵、狠抓落实,东阳这一年多来的变化,离不开他们之间的这种良性互动。
此刻看着李杨略显凝重的神色,夏中海心中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对劲,他收起笑容,关切地问道:“李市长,看你今天好像有心事?是不是工作上遇到什么难题了?”
李杨喝了一口茶后,说道:“书记,这一年来不管是工作上和生活上,非常感谢您的包容和支持,只是很遗憾,昨天晚上接到省里主要领导的电话,我可能要先当逃兵离开了。”
这句话一说,让夏中海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神中充满了惊讶与不解。他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随即放下杯子,身体前倾,急切地问道:“李市长,您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要当逃兵离开了?省里是要把你调出东阳了吗?调去什么地方?”夏中海怎么也没想到,李杨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在他看来,李杨在东阳的工作干得风生水起,两人配合也十分默契,东阳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这个时候李杨怎么会离开呢?
李杨看着一脸着急样的夏中海,轻轻笑道:“夏书记,说实话我也不想这么早离开东阳,只是楚州的石书记这次是因为身体原因而不得不离开,可能是我在那边工作过,所以这次省里就考虑到了我这个人选。”
听到这里,夏中海倒不好说什么了,毕竟人家是去接市委书记任的,虽然说自己屁股下面的位子也是为他准备的,但是有谁会嫌弃能提前先接任市委书记一职。要是没有石天军的病倒就好了。可是在参加全国“两会”时,这石天军看着很是精神抖擞,一点都看不出生病的样子,唉、这也是世事难料。
所以夏中海先提前开始恭喜李杨了,并问李杨离开前有什么事尽管开口。夏中海知道,李杨要是离开,他身边的一些人肯定要提前安排好,毕竟再怎么样也不能让身边人寒心。现在夏中海只希望接李杨手的下任市长会,毕竟现在的东阳可谓是
从夏中海办公室出来后,李杨开始决定要对自己身边的一些人进行安排了,比如丁博文、郭毅,嗯,还有快要成为自己大嫂的市团委的肖娜,以及平湖的卢建军,看来这几天也是还有一阵忙了......
喜欢重生仕途之开始新的起点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仕途之开始新的起点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