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韵站在“非非艺术工作室”的落地窗前,指尖划过桌上堆叠的校园反诈宣传方案,窗外的梧桐叶被秋风染成金黄,像极了她此刻心头涌动的暖意。三天前,当地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希望工作室能参与“校园安全月”活动,将反诈宣传与艺术教育结合——这个需求,恰好与她一直想推进的“反诈艺术普及计划”不谋而合。
“陈姐,教育局那边传来消息,第一站定在市实验小学,下周三就过去。”工作室的设计师小林敲了敲门,手里拿着一份打印好的学校资料,“他们还说,要给三到六年级的学生上一节体验课,大概两百个孩子,需要咱们准备互动环节。”
陈韵接过资料,目光落在“学生年龄特点”那栏:三四年级好奇爱动,五六年级已有基础判断力。她指尖在纸上轻点,思路逐渐清晰:“这样,咱们分两组准备。一组设计反诈主题的绘画模板,比如‘警惕陌生来电’‘不贪小便宜’,用卡通形象降低理解门槛;另一组做互动游戏,就叫‘反诈小侦探’,让孩子们在涂色过程中回答简单的反诈问题,答对了给小奖品。”
小林点头应下,又补充道:“市实验小学的李校长还说,希望您能亲自去上第一节课,孩子们都很期待‘会画反诈画的设计师阿姨’。”
陈韵失笑,指尖轻轻抚过方案上的“公益”二字——从缅北归来后,她总想着用自己的画笔做些有意义的事,如今能走进校园,给孩子们种下“反诈”的种子,这份意义比任何商业订单都让她踏实。
周三清晨,陈韵带着工作室的五名设计师,载着颜料、画纸、模板和小奖品,准时抵达市实验小学。校门口,李校长早已等候,身后跟着两名年轻的班主任,脸上满是期待:“陈老师,可把你们盼来了!现在校园诈骗也不少,比如冒充家长要红包、诱导买虚假学习资料,我们正愁怎么给孩子讲清楚呢。”
陈韵跟着李校长走进教学楼,走廊里贴满了孩子们的画作,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画上,暖洋洋的。“您放心,我们这次准备的内容,既能让孩子觉得有趣,又能记住反诈知识。”她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拿出提前打印好的《反诈小手册(儿童版)》,这是她结合贾钥熙的科普手册改编的,图文并茂,还加了不少可爱的表情包。
上课铃响时,两百名孩子已经在阶梯教室坐好,小脸上满是好奇。陈韵走上讲台,没有直接讲大道理,而是举起一幅画:画里有个卡通小熊,正对着手机里的“红包链接”流口水,旁边的小兔子举着牌子喊“别点!是陷阱!”。
“小朋友们,你们看小熊遇到了什么呀?”陈韵笑着提问。
台下立刻举起一片小手,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站起来:“小熊想点红包!可是小兔子说那是陷阱!”
“答对啦!”陈韵把小奖品——一枚印着“反诈小卫士”的徽章——递给小女孩,“其实呀,这个红包链接就是骗子设的圈套,要是点进去,手机里的钱可能就被骗子拿走了。今天咱们就一起画画,把这些骗子的小把戏都画出来,好不好?”
“好!”孩子们的声音响亮又整齐。
接下来的绘画环节,教室里热闹非凡。设计师们分成小组,轮流指导孩子涂色、创作。陈韵走到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身边,他正对着“陌生叔叔给糖果”的模板发呆。“小朋友,你怎么不画呀?”陈韵轻声问。
小男孩抿了抿嘴,小声说:“我妈妈说,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可是这个叔叔看起来不像坏人。”
陈韵拿起画笔,在模板上添了一个“报警电话110”的小图标:“你看,要是遇到陌生叔叔给你东西,不管他看起来好不好,都要先告诉老师或者爸爸妈妈,要是他一直跟着你,就赶紧打这个电话,知道吗?咱们可以把这个电话画在旁边,提醒自己。”
小男孩眼睛一亮,拿起蜡笔认真地涂起颜色,还在旁边画了个小警察的头像。
就在大家专注创作时,教室后门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陈韵回头,看到一名穿着黑色外套的男子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似乎在记录什么。李校长快步走过去,低声和男子说了几句,男子点点头,又看了一眼教室里的孩子们,转身离开了。
“陈老师,不好意思,是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过来看看活动情况。”李校长走过来解释,脸上带着些许歉意,“没打扰到孩子们吧?”
陈韵摇摇头,心里却莫名有些不安——刚才那名男子的眼神,不像是单纯来视察的,反而带着一种审视的意味,而且他手里的笔记本,封面上似乎印着一个陌生的logo,不是教育局常用的样式。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都举着自己的画作,兴奋地展示“反诈小成果”。陈韵和设计师们把孩子们的作品收集起来,计划装裱后在学校走廊展出。李校长握着陈韵的手,连连道谢:“太感谢你们了!孩子们今天学得特别认真,刚才还有孩子跟我说,以后要提醒爸爸妈妈别信诈骗电话呢。”
陈韵笑着回应,心里的不安却没散去。离开学校时,她特意留意了校门口的车辆,刚才那名黑衣男子的车还停在路边,车窗半降,男子正低头看着手机,手指快速敲击屏幕,似乎在发送什么信息。
回到工作室,陈韵把刚才的情况告诉了小林:“你有没有觉得,刚才那个‘教育局工作人员’有点奇怪?他全程没怎么和孩子们互动,反而一直盯着我们的活动流程和资料看。”
小林想了想,点头道:“是有点不对劲,而且他问李校长的问题,都是关于我们工作室的合作模式、后续是否会在其他学校开展活动,不像是单纯关心活动效果。”
陈韵走到电脑前,打开与王璇的聊天框,犹豫了一下,还是把事情说了出来。没过多久,王璇的电话打了过来,语气带着一丝凝重:“我刚才让助理查了一下,今天教育局并没有安排人去市实验小学视察。你把那名男子的外貌特征告诉我,我让安保团队查一下他的身份。”
陈韵报出男子的特征——中等身材、戴黑色边框眼镜、左手手腕有一道疤痕,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挂了电话,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人群,忽然想起在缅北时,那些诈骗团伙也总喜欢用“伪装身份”的手段接近目标。
就在这时,工作室的门被推开,贾钥熙急急忙忙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韵韵,你看这个!刚才救助中心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说有人在暗中调查参与反诈公益的组织和个人,还附了一张照片——你看看是不是今天在学校看到的那个人?”
陈韵接过文件,照片上的人正是今天在实验小学门口看到的黑衣男子。照片下方还有一行小字:“该男子近期多次出现在反诈宣传活动现场,疑似与境外诈骗团伙有关联。”
陈韵的指尖微微发凉,她抬头看向贾钥熙,声音有些发紧:“你的意思是,他们可能是冲着我们来的?冲着工作室,或者救助中心?”
贾钥熙坐到陈韵身边,握住她的手:“现在还不确定,但肯定要提高警惕。刘嘉鑫已经让救助中心的安保加强巡逻了,王璇那边也在查这个人的底细。你最近出门要小心,工作室的资料也要锁好,别轻易泄露出去。”
陈韵点点头,目光落在桌上孩子们的画作上——那些稚嫩的笔触里,满是对“安全”的渴望。她忽然意识到,自己现在做的事,不仅仅是普及反诈知识,更是在守护这些孩子的未来,守护更多家庭的幸福。
就在这时,陈韵的手机忽然震动了一下,是王璇发来的消息:“查到了,那名男子曾在缅北某诈骗园区工作过,三年前回国,目前身份不明。你最近不要单独外出,我会安排人保护你和工作室。”
看到“缅北诈骗园区”这几个字,陈韵的心猛地一沉。她原以为,自己已经逃离了那个噩梦,可没想到,那些人竟然又找到了自己。她走到窗边,看着远处渐渐落下的夕阳,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不管这些人是谁,不管他们想做什么,自己都不会退缩——因为她现在守护的,是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而此时,市实验小学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里,那名黑衣男子正对着手机屏幕汇报:“目标已经注意到我了,下一步该怎么做?”手机屏幕上,只回复了一句话:“先盯着她,看看她和救助中心、王璇的关系到底有多深。记住,不要打草惊蛇。”男子收起手机,看向窗外实验小学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一场新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喜欢缅北归来代号007的复仇与天选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缅北归来代号007的复仇与天选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