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初春,辰星科技年度盛典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此时的辰星,已从反收购战中的 “防御者” 成长为全球化布局的 “开拓者”—— 海外业务覆盖欧洲、东南亚 12 个国家,工业 AI 算法服务超 200 家制造企业,绿能科技稳居国内固态电池龙头,慈善基金的足迹延伸至国际舞台。年会现场,1500 名辰星员工、50 家合作伙伴代表齐聚一堂,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辰星过去一年的关键突破:慕尼黑智慧交通项目启动、智脑科技成为独角兽、东南亚乡村科技教育计划落地…… 每一个画面都引来阵阵掌声。
当林辰走上舞台时,现场瞬间安静下来。他穿着简洁的白色衬衫,手中没有复杂的演讲稿,只有一份写着 “辰星十年目标” 的单页提纲。“过去五年,我们经历了资本的挑战、供应链的考验,也收获了技术的突破、市场的认可。但这只是开始,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辰星未来十年的蓝图 —— 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值突破 2000 亿,带动产业链 100 家企业共同发展。”
话音刚落,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林辰抬手示意安静,继续解释目标制定的初衷:“为什么是这三个目标?首先,全球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计 2035 年突破 5 万亿美元,而中国企业在技术落地、成本控制上有显着优势,辰星有能力成为这个赛道的全球领导者;其次,2000 亿市值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技术实力、市场份额、盈利能力的综合体现,需要我们在 AI、新能源、芯片自主等领域持续突破;最重要的是,‘带动 100 家企业’—— 辰星的发展从来不是孤军奋战,我们要通过产业联盟、投资孵化、技术共享,让更多产业链伙伴一起成长,这才是中国科技企业的担当。”
为了让目标更具象,林辰从三大业务板块拆解了实现路径:
在 “全球领先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领域,辰星计划未来十年在海外建立 5 个区域研发中心(欧洲 2 个、东南亚 2 个、北美 1 个),重点突破 “智慧城市操作系统”—— 整合 AI 调度、新能源供电、安防监控等核心功能,形成可复制的 “辰星模式”。“我们不仅要输出设备,更要输出标准。” 林辰举例,慕尼黑项目的智能调度算法已被德国交通部门列为 “城市交通优化参考方案”,未来十年要将这类标准推广到全球 20 个核心城市,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 40%。
在 “市值突破 2000 亿” 的支撑上,林辰强调 “技术驱动 + 生态协同” 双轮发力。技术端,每年将营收的 15% 投入研发,重点攻克工业 AI 大模型、固态电池材料、自主芯片三大 “卡脖子” 领域;生态端,通过 “智慧城市产业联盟” 吸纳更多细分领域企业,形成 “底层技术 - 中层设备 - 上层应用” 的完整生态链。“智脑科技的成功证明,我们的投资孵化模式可行。未来十年,计划再孵化 10 家独角兽企业,覆盖智慧安防、智慧农业、智慧养老等赛道,通过生态协同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最让合作伙伴振奋的是 “带动产业链 100 家企业” 的目标。林辰提出 “三个共享” 机制:技术共享 —— 开放辰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AI 算法接口,帮助中小企业降低研发成本;资源共享 —— 联合华鑫投资、招商证券设立 50 亿产业链基金,为伙伴提供融资支持;市场共享 —— 在海外项目招标中,优先与产业链企业组成联合体,共同开拓国际市场。“昨天,绿能科技刚与我们签订‘十年协同协议’,辰星的智慧城市项目将优先采用绿能的固态电池,同时帮助绿能拓展海外车企客户。这种双向赋能,就是产业链共赢的典范。”
台下,绿能科技创始人李阳激动地举起酒杯,与身边的智脑科技 cEo 陈锐对视一笑。李阳低声说:“十年前我们还是初创企业,现在跟着辰星一起布局全球,这就是产业链的力量。” 陈锐点头:“辰星开放的 AI 算法接口,让我们的工业语义理解技术落地速度加快了 3 倍,未来十年肯定能实现更大突破。”
年会现场还设置了 “目标承诺墙”,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依次上台签署目标责任书:海外业务部承诺 “2030 年海外营收突破 100 亿”;AI 研发中心承诺 “2028 年工业 AI 大模型落地 50 个行业”;慈善基金承诺 “2035 年科技教育计划覆盖全球 10 个发展中国家”。每一份责任书都贴满了员工的签名,成为辰星十年目标的 “集体誓言”。
晚宴环节,林辰走到员工席,与一线工程师、海外项目人员逐一碰杯。在研发中心的桌前,算法工程师小王兴奋地说:“林总,我们正在攻关的智慧城市操作系统,已经完成核心模块开发,未来十年肯定能成为全球标杆!” 林辰拍拍他的肩膀:“辰星的未来在你们手上,放手去干,公司会给你们最大的支持。”
当年会接近尾声,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环节 —— 来自东南亚乡村学校的孩子们用中文录制的视频:“谢谢辰星的叔叔阿姨,我们会好好学编程,未来也要做像你们一样的科技人!” 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林辰眼眶微红:“十年目标不仅是商业的追求,更是责任的延续。我们要让辰星的技术既有商业的价值,也有社会的温度,这才是真正的‘全球领先’。”
年会结束时,夜色已深。林辰站在酒店露台,看着黄浦江两岸的灯火,身边的苏婉递来一杯热茶:“十年目标很有挑战性,但我相信我们能做到。” 林辰点头:“当然,因为我们有最优秀的团队、最可靠的伙伴,还有一颗不服输的初心。未来十年,我们一起拼!”
此时的辰星,已不再是一家单纯的科技企业,而是承载着技术梦想、产业责任、社会使命的 “综合体”。十年目标的提出,不仅为辰星指明了方向,更给中国科技产业链注入了信心 ——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企业不仅能站稳脚跟,更能引领潮流,带动更多伙伴一起,书写属于中国科技的辉煌篇章。
喜欢带记忆爱你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带记忆爱你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