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迎新活动如同潮水般涌来,又在喧嚣中悄然落幕。校园里的人潮渐渐散去,只剩下零星收拾着迎新棚的志愿者,和拖着行李在校园里熟悉环境的新生。但关于国旗护卫队和党员先锋队的讨论,却丝毫没有降温。
不少新生凑在一起,三句话不离这两个校级组织——
“哎,你打听清楚了吗?国旗护卫队到底怎么才能进啊?我看他们穿着黑色礼服站在校门口,帅炸了!”
“别提了,我问了个学姐,说是难如登天。不光身高体重卡得严,男生至少一米八五,女生也得一米七以上,还得五官周正,人品过关,光是这第一关,就能刷掉一大半人。”
“还有忍耐训练呢!听说军训那半个月,得被往死里练,每天加训好几个小时,能坚持下来的都是铁人。”
这些话像长了翅膀似的在新生群里传开,原本跃跃欲试的人,不少都打了退堂鼓。毕竟,谁也不想刚进大学就被“魔鬼训练”折磨,更不想在第一关就因为身高颜值被刷下来,丢了面子。
付少宇坐在学生会办公室里,听着董潇君汇报这些消息,忍不住笑了:“看来咱们这‘门槛’还挺管用,先把那些吃不了苦的筛出去也好。”
董潇君、王海琛和苏曼琪三个支队长坐在对面,脸上都带着笑意。经过这两天的迎新,国旗护卫队和党员先锋队的名声彻底打响了,黑色礼服成了校园里最亮眼的风景线,走到哪儿都能引来一片目光。
“老大,现在好多新生都在打听纳新的事,咱们是不是该开始宣传了?”王海琛问道,眼里带着期待。
“不急。”付少宇摆摆手,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流程该走还得走。你们三个,今明两天去各个学院宣传一波。”
苏曼琪有点纳闷:“现在已经不用宣传了吧?好多人都主动想来……”
“不一样。”付少宇抬眼看向他们,语气认真,“主动打听是一回事,咱们上门宣传是另一回事。这是态度问题,让新生知道,咱们组织虽然门槛高,但也不是高高在上,至少给他们一个了解的机会。”
他顿了顿,分配任务:“董潇君跟王海琛负责东校区的学院,包括机械、土木、计算机这些;苏曼琪你跟许广玉一组,负责西校区的文学院、艺术学院和外国语学院。记住,宣传的时候把要求说清楚,别夸大,也别隐瞒,让他们自己掂量。”
“明白!”三人齐声应道。
“还有纳新的事。”付少宇话锋一转,神色严肃起来,“两天后的下午正式开始纳新,方式跟去年一样,先填表登记,然后面试、体能测试,最后综合训练”
他看着三人,补充道:“当然,你们要是有什么新招数,也可以自己决定,不用事事问我。我只看最后的结果——三天内,纳新一百人。这一百人先跟着军训,半个月后再进行一次考核,最后留下七十五人,组成新的队伍。”
这个数字让三人都愣了一下。去年纳新留下七十五人,今年直接七十五人,虽然一样,但是今年是他们自己纳新,压力瞬间大了不少。
“老大,七十五人是不是有点多了?”董潇君犹豫道,“人多了不好管,而且体能和素质参差不齐,怕影响整体水平。”
“不多。”付少宇摇头,“今年有国际交流生,后续活动肯定比往年多,人手必须跟上。至于水平,这就要看你们的本事了。面试和测试的时候把严点,别什么阿猫阿狗都放进来。”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三三两两走过的新生,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要的是能扛事、能吃苦、能打硬仗的队伍,不是凑数的花架子。这七十五个人,必须是百里挑一的精英,将来要能代表咱们学校的脸面,明白吗?”
“明白!”三人被他的气势感染,齐声喊道,心里的那点犹豫也烟消云散了。
付少宇满意地点点头:“行了,你们先去准备宣传材料吧。记住,宁缺毋滥。要是最后实在凑不齐七十五个合格的,哪怕留五十个,也不能降低标准。”
“好!”
三人起身离开,办公室里只剩下付少宇一人。他靠在窗边,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框,心里盘算着——
七十五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要在短短几天内选出真正合适的人,并不容易。尤其是人品这一关,最是难测,只能靠面试时的细致观察,和后续军训中的持续考察。
不过,他相信董潇君他们的能力。这几个支队长虽然偶尔会犯迷糊,但在选人用人上,向来跟他一样严格,绝不会让浑水摸鱼的人混进队伍。
喜欢重生后,我最喜欢收拾叛逆之徒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后,我最喜欢收拾叛逆之徒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