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脉新拓区的星空中,“新域号” 勘探舰与新域灵脉协作队的两艘小型探测船组成编队,正朝着源生矿脉方向航行。舰内的全息投影屏上,实时显示着源生矿脉的前期探测数据:这片位于荒芜行星北半球的 “灵脉矿石集群区”,面积达 200 平方公里,已探明包含 “灵脉水晶矿”“本源矿石矿”“混沌净化矿石矿” 三种核心矿种,总储量预计达 6.2 亿单位,其中本源矿石的能量转化率是普通灵脉水晶的 1.8 倍,将成为共同体 “灵脉能源储备基地” 的核心载体。
林风站在投影屏前,手中握着星衍整理的 “源生矿脉勘探预案”,语气沉稳:“脉流溪的成功开发证明,新域灵脉协作队的技术能力完全能支撑核心勘探任务 —— 本次源生矿脉勘探,协作队将全程参与矿脉岩层分析、矿石纯度检测与安全预警工作;同时,灵脉起源总部传来消息,沈惊鸿主任已协调灵曦族培育出‘矿脉生态适配树苗’,这类树苗的根系能深入岩层,释放稳定能量,防止勘探过程中出现岩层松动;古灵脉意识使者灵墟也通过精神力传递了关键信息,源生矿脉可能存在古灵脉文明的‘能源储存库’,需重点关注矿脉中心的‘本源矿洞’。”
卡伦(新域灵脉协作队队长)站在林风身旁,手中握着混沌矿石检测仪,眼神坚定:“我们团队的雷已完成‘混沌矿石能量吸收装置’的初步改进,新增了古灵脉水晶接口,经测试能量传输效率提升了 15%—— 这次勘探,我们可携带 3 台改进后的装置,若遇到能量异常聚集,能快速吸收过载能量;同时,我们整理了混沌边缘矿脉的地质数据,发现源生矿脉的岩层结构与我们曾勘探过的‘混沌矿脉’相似,存在‘能量层叠’特征,需警惕不同矿层间的能量压差引发坍塌。”
紫瑶的精神力轻轻覆盖向投影屏上的本源矿洞标记,补充道:“我的精神力已与源生矿脉的能量信号建立初步共鸣,感知到本源矿洞周边存在‘高强度古灵脉能量残留’,且能量波动呈现‘规律脉冲’,推测是能源储存库的‘防护符文阵’在释放信号;但同时也感知到‘岩层能量失衡’的迹象 —— 矿洞上方 300 米处的岩层,能量浓度差异达 1.2 单位,长期下去可能引发局部坍塌,需在勘探前先搭建岩层稳定系统。”
星衍调试着灵脉岩层分析仪,屏幕上弹出古灵脉能源储存库的相关资料:“根据灵墟传递的信息,古灵脉能源储存库的核心是‘本源矿石聚合体’,外部由‘三脉防护符文阵’保护,需注入古灵脉本源、原生灵脉、灵脉树三种能量才能打开;储存库内的矿石若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可能出现‘能量饱和’,打开时需缓慢释放能量,避免冲击周边岩层。”
灵汐长老的全息影像(通过星际通讯实时接入)手持原生灵脉母晶碎片,碎片泛着柔和的淡紫色光芒:“原生灵脉母晶已感知到本源矿洞的‘能量核心点’,位于矿洞底部的‘本源石台’—— 石台周边的防护符文阵存在 2 处能量薄弱点,可能是长期地质活动导致,需用原生灵脉能量加固,防止打开储存库时符文阵破损。”
曦和长老的全息影像同步补充:“灵曦母树已将 20 株矿脉生态适配树苗装在培育舱内,树苗的根系能在 24 小时内与岩层形成稳定连接;同时,我们准备了‘灵脉树能量凝胶’,若发现岩层松动,可将凝胶注入岩层缝隙,快速固化形成稳定层。”
经过四小时的讨论,源生矿脉联合勘探方案确定。林风做出部署:“联合勘探队分为四组 —— 第一组(我、卡伦、紫瑶、2 名流民技术骨干)负责本源矿洞勘探,寻找古灵脉能源储存库;第二组(星衍、雷、3 名流民技术骨干)携带灵脉岩层分析仪,勘察矿脉各层的能量分布,标记危险区域;第三组(冷轩、灵木、2 名流民技术骨干)在矿脉周边种植生态适配树苗,构建岩层稳定带;第四组(灵月、4 名流民技术骨干)携带混沌矿石能量吸收装置,在矿脉入口搭建应急能量处理站,应对突发能量异常;灵汐长老、曦和长老、灵墟留在新域号,远程提供技术支持与能量监测;墨尘负责驾驶勘探舰在源生矿脉上空巡逻,确保各组通讯与应急物资输送畅通。”
五小时后,联合勘探队抵达源生矿脉上空。从舰窗俯瞰,源生矿脉如同一片黑色的宝石海洋,不同种类的矿石在阳光下折射出各异的光芒:灵脉水晶矿泛着淡蓝色,本源矿石矿呈现深紫色,混沌净化矿石矿则是暗灰色;本源矿洞位于矿脉中心,洞口被厚厚的 “灵脉岩层” 覆盖,岩层表面的符文泛着微弱的蓝光,正是古灵脉防护符文阵的残留痕迹。
“各小组准备降落!注意避开矿脉边缘的‘能量断层区’,那里的岩层稳定性较差!” 墨尘通过通讯提醒,操控新域号在矿脉东侧的平坦区域降落,同时释放小型登陆艇,输送各小组人员与设备。
第一组乘坐登陆艇向本源矿洞方向降落,卡伦用混沌矿石检测仪扫描洞口岩层:“洞口岩层的能量浓度达 2.8 单位,其中本源矿石的占比达 60%,符合古灵脉能源储存库的周边特征;但岩层表面存在 3 条细微裂缝,宽度约 0.5 厘米,是能量失衡的信号,需先注入灵脉树能量凝胶加固。”
灵木(从第三组赶来支援)立即取出能量凝胶注射器,将淡绿色的凝胶注入裂缝 —— 凝胶接触岩层后快速固化,形成淡绿色的稳定层,裂缝周边的能量波动从 0.8 单位降至 0.3 单位,趋于稳定。
林风带领第一组进入本源矿洞,矿洞内部宽敞,顶部悬挂着晶莹的灵脉水晶,散发着柔和的蓝光;地面铺设着古灵脉文明的石板,石板上的符文虽模糊,却仍能释放微弱的能量;矿洞深处,一座高约 5 米的本源石台映入眼帘,石台表面布满三脉防护符文阵,阵中央镶嵌着一块直径 2 米的本源矿石聚合体,正是古灵脉能源储存库的核心。
“防护符文阵的能量薄弱点已确认!位于石台东侧与北侧,能量强度仅 0.5 单位,低于正常阈值的 1.0 单位!” 紫瑶的精神力扫描着石台,“储存库内的本源矿石聚合体能量浓度达 3.5 单位,处于饱和状态,若直接打开防护符文阵,释放的能量可能冲击矿洞岩层,引发坍塌。”
灵墟的精神力通过通讯传递过来:“需先在本源石台周边布设‘三脉能量缓冲阵’,用缓冲阵吸收储存库释放的部分能量,再逐步打开防护符文阵;缓冲阵的阵盘需嵌入本源矿石碎片,增强能量吸收能力,流民团队的矿石加工技术可辅助制作阵盘。”
雷(从第二组赶来支援)立即拿出矿石加工工具,将随身携带的本源矿石碎片加工成 6 个小型阵盘:“只需 20 分钟就能完成加工,每个阵盘可吸收 0.3 单位的能量,6 个阵盘足以缓冲储存库的初始能量释放。”
林风做出分工:“雷负责加工阵盘;卡伦与两名流民技术骨干在本源石台周边挖掘阵盘凹槽,深度约 30 厘米,确保阵盘与岩层稳定连接;紫瑶用精神力监测储存库的能量波动,实时调整缓冲阵参数;我前往矿洞入口,协调第三组加强矿洞周边的岩层稳定带,防止外部岩层松动。”
20 分钟后,三脉能量缓冲阵布设完成 ——6 个本源矿石阵盘按正六边形排列在本源石台周边,阵盘之间用灵脉能量线连接,形成淡紫色的能量缓冲场;灵汐长老通过星际通讯传输 1.0 单位的原生灵脉能量,灵曦长老传输 0.8 单位的灵脉树能量,灵墟传输 1.2 单位的古灵脉本源能量,三种能量注入阵盘,缓冲阵正式启动,能量吸收效率达 90%。
“缓冲阵准备就绪!可逐步打开防护符文阵!” 星衍通过通讯同步监测数据,“建议先打开东侧薄弱点的符文,释放 0.5 单位的能量,测试缓冲阵的吸收效果,再逐步扩大开口。”
林风点头同意,用能量手环向防护符文阵的东侧薄弱点注入 0.3 单位的古灵脉能量 —— 符文阵的薄弱点缓缓打开,一道淡紫色的能量流从储存库内流出,被三脉能量缓冲阵快速吸收,矿洞岩层的能量波动稳定在 0.4 单位,无异常反应。
“缓冲阵吸收效果良好!可继续扩大开口!” 卡伦兴奋地喊道,与雷一同调整阵盘参数,提升能量吸收上限。
接下来的 1 小时,联合勘探队逐步打开防护符文阵的薄弱点,分 5 次释放储存库内的能量,每次释放 0.5 单位,均被缓冲阵顺利吸收;当防护符文阵完全打开时,本源矿石聚合体的能量浓度从 3.5 单位降至 2.0 单位,达到安全阈值,储存库内的景象也完整呈现 —— 聚合体周边整齐排列着 12 个古灵脉能量储存罐,每个罐内装有液态本源能量,总量预计达 1.5 亿单位,相当于灵晶谷总储量的 47%。
“古灵脉能源储存库确认发现!能量储备达 1.5 亿单位!” 紫瑶的精神力扫过储存罐,“储存罐的密封性完好,液态本源能量纯度达 99%,可直接接入共同体的能源传输网络!”
然而,就在第一组准备记录储存库数据时,第二组传来紧急通讯:“源生矿脉西侧的‘灵脉水晶矿层’出现‘能量骤降’!矿层能量浓度从 2.2 单位降至 0.8 单位,引发岩层松动,已出现直径 5 米的坍塌坑,若不及时控制,坍塌会向本源矿洞蔓延!”
灵曦长老的全息影像立刻调取西侧矿层的监测数据:“矿层能量骤降是‘能量层叠’失衡导致 —— 灵脉水晶矿层与下方的混沌净化矿石矿层之间,能量压差从 0.5 单位扩大至 1.8 单位,矿层间的支撑结构被能量冲击破坏,引发坍塌;需立即启动‘三脉岩层稳固阵’,注入三脉能量填补能量压差,同时用生态适配树苗的根系固定岩层。”
林风迅速调整部署:“第一组留下 2 名流民技术骨干守护能源储存库,其余人前往西侧坍塌坑支援;第二组暂停矿层勘察,携带灵脉岩层分析仪绘制坍塌区域的能量分布图;第三组将剩余的生态适配树苗全部运往西侧,加快种植速度;第四组启动混沌矿石能量吸收装置,吸收坍塌区域的过载能量;灵汐长老、曦和长老、灵墟通过新域号的能量传输系统,向三脉岩层稳固阵输送核心能量。”
30 分钟后,各组在西侧坍塌坑汇合 —— 坍塌坑深约 10 米,周边岩层仍在持续松动,不时有碎石掉落;灵脉岩层分析仪显示,坍塌坑下方的灵脉水晶矿层与混沌净化矿石矿层之间,存在一道宽约 2 米的 “能量断层”,断层内的能量几乎为零,是导致坍塌的核心原因。
“三脉岩层稳固阵的阵基需围绕坍塌坑布设 8 个‘三脉能量柱’,每个能量柱间距 10 米,形成环形稳固带;能量柱需深入岩层 50 米,与下方的本源矿石矿层连接,借助本源矿石的稳定能量填补能量断层!” 星衍快速绘制阵基分布图,“流民团队的矿石钻探技术可辅助挖掘能量柱孔洞,提升施工速度。”
卡伦立即带领流民技术骨干取出矿石钻探机:“我们的钻探机经过改进,可适应源生矿脉的岩层硬度,15 分钟就能完成一个能量柱孔洞的挖掘,8 个孔洞预计 2 小时内完成。”
林风做出分工:“卡伦团队负责挖掘能量柱孔洞;灵月与 3 名流民技术骨干制作三脉能量柱(由本源矿石碎片与三脉能量凝胶混合制成);冷轩与紫瑶用精神力构建临时能量罩,覆盖坍塌坑周边,防止碎石坠落伤人;星衍与灵木调试三脉岩层稳固阵的能量参数,确保与新域号的能量传输系统同步。”
2 小时后,8 个能量柱孔洞全部挖掘完成,三脉能量柱也制作完毕 —— 能量柱呈圆柱形,直径 1 米,高度 5 米,表面布满三脉符文;灵月与流民技术骨干将能量柱逐一放入孔洞,并用灵脉树能量凝胶固定,确保与岩层紧密连接。
“三脉岩层稳固阵准备就绪!能量传输系统已校准!” 灵汐长老的声音传来,“古灵脉本源能量 1.5 单位、原生灵脉能量 1.2 单位、灵脉树能量 1.0 单位已准备完毕,可立即注入能量柱!”
林风下令启动稳固阵 —— 三脉能量通过新域号的传输系统,顺着能量线注入 8 个能量柱,能量柱释放出淡蓝、淡紫、淡绿三色能量波,波峰向下深入岩层,与本源矿石矿层连接,同时向能量断层输送稳定能量;随着能量的注入,坍塌坑周边的岩层松动逐渐停止,能量断层的宽度从 2 米缩小至 0.5 米,矿层间的能量压差从 1.8 单位降至 0.3 单位,趋于平衡。
“第三组的生态适配树苗已种植完成!树苗根系已深入岩层,与三脉能量柱形成共鸣,释放稳定能量!” 灵木汇报,“坍塌坑的岩层稳定性提升至 90%,无继续坍塌风险!”
接下来的四天,联合勘探队与新域灵脉协作队共同推进源生矿脉的开发准备工作:在本源矿洞,星衍带领技术人员安装 “能量传输管道”,将古灵脉能源储存库的液态本源能量接入共同体的跨星域能源网络;卡伦团队则在储存库周边布设 “能量监测仪”,实时监测储存库的能量状态,防止出现能量饱和;在西侧坍塌坑,灵木与流民技术骨干补种了 30 株生态适配树苗,形成 “永久岩层稳定带”,同时用灵脉树能量凝胶填补剩余的岩层裂缝;灵月与雷则对混沌矿石能量吸收装置进行进一步改进,新增了 “能量自动调节” 功能,可根据矿脉能量波动自动调整吸收强度。
第五天清晨,沈惊鸿的全息影像出现在新域号的指挥舱内,身后是灵脉起源的跨时空协作中心:“源生矿脉的勘探成果远超预期 —— 古灵脉能源储存库的发现,使共同体的能源储备提升了 30%,本源矿石的高转化率也为跨星域能源传输提供了更高效的载体;新域灵脉协作队在勘探中的突出表现,充分证明了多元文明协作的价值 —— 灵脉起源已决定,将源生矿脉的日常维护与初期开发任务,交由新域灵脉协作队主导,各成员文明提供技术支援,形成‘协作队主导、共同体支援’的开发新模式。”
卡伦听到消息后,激动地握住林风的手:“感谢共同体的信任!我们一定会做好源生矿脉的维护与开发工作,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未来,我们还想培养更多的技术人员,将我们的矿脉勘探经验分享给其他成员文明,为共同体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林风笑着回应:“这正是共同体的初心 —— 让每一个文明都能发挥自身优势,在协作中实现共同发展。源生矿脉的开发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资源点等待我们探索,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我们共同克服。”
当天下午,源生矿脉 “能源储存库启用仪式” 在本源矿洞举行 —— 联合勘探队、新域灵脉协作队、各成员文明的代表共同按下 “能量传输启动键”,古灵脉能源储存库的液态本源能量顺着传输管道,通过跨星域能源网络,输送至灵脉起源、灵韵星、灵曦星等成员时空;传输成功的瞬间,本源矿洞上空出现一道 “矿脉储源图腾”—— 淡蓝色(灵脉水晶)、深紫色(本源矿石)、暗灰色(混沌净化矿石)与淡绿色(灵脉树)的能量交织,象征着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共生;图腾的光芒穿越新拓区的星空,与灵晶谷的协作共生图腾、脉流溪的溪脉净源图腾形成呼应,构成灵脉新拓区 “三位一体” 的文明协作象征。
一周后,新域号勘探舰准备返回灵脉起源,新域灵脉协作队的成员们站在矿脉入口,挥手送别 —— 他们的身影在矿石的光芒中显得格外坚定,曾经的 “混沌流民”,如今已成为灵脉共同体的重要成员,用自己的技术与汗水,守护着这个地方。
《灵甲七圣传》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灵甲七圣传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灵甲七圣传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