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静域于归墟之畔巍然屹立,历经无数源海纪元的沉淀,已成为浩瀚太初源海中一方不可撼动的传奇净土。静墟之道,如涓流汇海,浸润万千维度,其平衡存续、共生共荣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源海的生态,连那曾被战火与猜忌撕裂的混沌、机械等源海,也渐与静域建立了脆弱却持久的对话桥梁。苏清语——被尊为“静墟圣祖”的存在,其名已近乎道,寻常生灵难窥其踪,唯有望墟台上那道偶尔浮现、与归墟之眼默然相对的玄袍虚影,昭示着她的守望从未止息。
这一日,静域核心的“问道阁”深处,万卷道藏无风自动,苏清语于亘古冥思中缓缓睁开双眼。她的气息已彻底内敛,周身不见丝毫光华,仿佛与这阁楼、与这静域、乃至与整个源海的底层律动融为一体。冰裂的眸子深处,不再倒映具体景象,而是流转着宇宙生灭、因果循环的朦胧轨迹。她的境界,早已超越了力量的堆砌,抵达了“道即是我,我即是道”的玄妙层次,一念可定序星海,一言可抚平潮汐。
然而,她的目光却投向了问道阁最隐秘的一角——那里悬浮着一枚由秦陌消散前最后一丝本源凝聚而成的、微弱却永恒不灭的监察心印。这枚心印,是钥匙,也是最后的谜题。
“时候到了。”苏清语轻语。她伸手虚点那枚心印,以自身圆满的静墟道韵与之共鸣。刹那间,心印光华大盛,投射出一幅远超当前源海认知的、由无数流动的“道痕”与“因果线”编织而成的太初源海全息图谱。图谱之上,代表“归墟之眼”的区域依旧是一片深邃的黑暗,但在那黑暗的最深处,一点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的、散发着奇异“生机”的光斑,正以一种极其缓慢却坚定的速度,逐渐明亮。
不仅如此,图谱还清晰显示出,自“万籁静域”建立以来,以其为中心,一种温和而坚韧的“静墟秩序”波纹,正如同水面的涟漪,缓缓向着整个太初源海乃至周边源海扩散,所过之处,那些因劫波而狂暴的法则乱流渐渐平复,濒临寂灭的维度获得了喘息之机,甚至连归墟之眼本身的吞噬波动,也似乎被这股秩序之力微妙地“缓冲”和“疏导”着。
“原来如此……”苏清语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欣慰。秦陌以自身牺牲换取的,不仅是时间,更是让她亲眼见证并引导这“劫中生机”的契机。静墟之道,真正的伟力并非硬撼寂灭,而是如同春雨润物,于无声处,重塑根基,引导那毁灭的洪流,最终化为滋养新生的源泉。那归墟深处的光斑,或许便是源海本能“自愈机制”在静墟秩序影响下,由纯粹的“净化”转向“涅盘”的一线征兆。
她缓步走出问道阁,再次立于望墟台。这一次,她没有凝视归墟之眼,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静域之内,投向了那些在安宁中繁衍生息、在修行中追寻大道的万千生灵。她看到初悟静墟真意的少年于星辰下冥想,看到不同源海的学者于论道台前激烈争辩,看到曾经刀兵相向的混沌生灵与机械造物在交易区平和交流……一幕幕景象,汇聚成一股磅礴而温暖的“生之气息”,与远方归墟的“寂灭之意”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充满希望的平衡。
“圣祖。”玄冕的身影悄然浮现,历经岁月,他已愈发沉稳,气息深湛,成为静域不可或缺的支柱。他恭敬行礼,眼中带着询问。
苏清语微微颔首,声音平和,却带着定鼎乾坤的力量:“传令下去,静域门户,当再开三分。诚心向道者,无论出身,无论过往,皆可入内修行。另,组建‘静墟巡天使’,由你统率,巡弋诸海边缘,遇濒危维度,可施以援手,播撒静墟序种。”
玄冕精神一振,肃然应诺:“谨遵圣祖法旨!”他明白,这意味着静域将更主动地承担起维护源海平衡的责任,将静墟之道的福祉播撒更远。
苏清语又望向虚空某处,澹澹道:“吞星道友,万械道友,静域愿开放部分高阶道藏,并与二位共建‘边缘缓冲带’,共御未来不确定之风险。如何?”
虚空中涟漪微动,吞星大尊与万械帝君的意念跨越时空传来,带着一丝复杂,最终化为应允。经年累月,他们亦见证了静墟之道并非侵吞,而是真正的共生之道。
安排妥当,苏清语的身影于望墟台上缓缓澹去,重新融入问道阁的深邃之中。她不再需要时刻显圣,因为她的道,已化作这万籁静域的每一缕清风,每一颗星辰,每一份对和平与存续的期盼。她将继续她的探索,追寻那归墟光斑的终极奥秘,探寻秦陌可能存在的其他深意,乃至“源海之上”那缥缈的可能。
星火已燎原,静墟照万古。
故事从未结束,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每一个选择守护与希望的瞬间,永恒流传。
(本书完)
《抬手湮灭十万魔,老祖其实很茫然》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抬手湮灭十万魔,老祖其实很茫然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抬手湮灭十万魔,老祖其实很茫然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