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先生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晚生只好如实回答了。
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然而,当今圣上虽有君王之名,却无君王之实。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天下大乱。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奸臣弄权舞弊。如此下去,国将不国,陛下的龙椅也坐不稳了。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
陛下既位初年,有平定天下,治匡山海之志,铲除积弊,焕然与天下更始,然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一意玄修欲长生,错用智于群臣,严嵩父子二十年把持朝政,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何也?
陛下出身民间早年知天下百姓辛苦故能坚持政务,那是众正盈朝人以言嘉靖中心,久在宫中百姓辛苦不知,以为自己一劳永逸百姓生活很好,于是大行土木,怠慢政务。“徐阁老和您曾多次上疏直言,劝陛下迷途知返,可惜都如石沉大海。如今首先要将严嵩除去,然后整顿朝纲。若陛下能广开言路,任用贤臣,重振朝纲,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否则,大明朝只能等待后世之君了。”申时行一脸悲愤地说道。
张居正听后,心中暗自感叹。他深知申时行所言不假,但要改变现状又谈何容易?如今的朝堂之上,党派纷争激烈,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要想推行改革实属不易。
“老师,你我身为臣子,当以忠君报国为己任。纵使困顿艰难,亦当砥砺奋进。我有一物或可影响君王。”申时行坚定地看着张居正,眼中闪着光芒。
“何物?”张居正闻言,顿时来了兴致。
申时行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递给张居正。
“这是……”张居正接过册子,翻开一看,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原来,这是申时行在新手大礼包中开出的帝鉴图说。
“此乃学生之拙作,还望老师指点一二。”申时行谦逊地说道。
张居正仔细翻阅着册子,越看越觉得心惊。这里面的许多观点和他不谋而合,甚至有些想法更为深刻。
“申时行,你此书若能呈于陛下,必能有所作为。”张居正感慨道。
“只是……如今陛下沉迷修道,又岂会在意此书?”申时行无奈地叹了口气。
张居正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无妨,我们可先在此谋划,待时机成熟,再将此书呈上。如果皇帝无意于些,也可以呈现于后世之君。”
\"对了,皇上明天要召你,你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将《帝鉴图说》献给皇帝。\"(恩荣宴后第二日,皇帝亲赐状元冠带朝服一袭,每名进士赐宝钞五锭。自此成了“天子门生”。)
好的,晚生记得了,对了晚生还有一首曲子献于老师。
张居正微笑着点了点头,他对申时行的才华和见识颇为赞赏。“哦?何曲?”申时行轻拨琴弦,婉转悠扬的曲调如潺潺流水般流淌而出。
几载风雪卷刃,朔风同孤昼。
……
曲罢,张居正不禁拍案叫绝,“好曲!此曲犹如天籁,令人陶醉。”
“谢老师夸奖。此曲名为《太岳公小曲》,晚生特意为老师而奏。”申时行恭敬地说道。
张居正微微一笑,“贤契有心了。不过,此时此刻,我更关心的是如何拯救这大明江山。纵意而歌,玉怀堪北斗,河山万里愿与君同守。”
两人相视一笑,目光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许。
恩师你好好休息注意身体,您是要肩两京十三省的人,天下苍生就在您的心中。
次日,申时行奉命进宫觐见皇帝。他怀揣着《帝鉴图说》,心怀忐忑地来到御前。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穿越大明之我是首辅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穿越大明之我是首辅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