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如碎金般泼洒在清北大学朱红色的校门上,铜制门环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门楣上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的校训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百年学府的厚重底蕴。门前的石狮子历经岁月洗礼,鬃毛上还沾着些许晨露,在晨光中闪烁。李晓聪站在门前,身上的崭新校服挺括笔挺,袖口的校徽在微风中轻轻颤动,布料摩擦发出细微的声响。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与书卷气,这气息与清平村的艾草味截然不同,却同样让他心生敬畏,仿佛能闻到知识沉淀的味道。
“这门栏,比后山的石阶高多了。” 李思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身着定制西装,面料挺括,衬得身形愈发挺拔,腕间的百达翡丽与儿子校服上的塑料纽扣形成奇妙的呼应。他上前半步,指尖轻轻拂过校门斑驳的木纹,那纹理中仿佛藏着无数前人的故事。“当年我在工地搬砖时,做梦都不敢想能站在这儿。” 阳光透过他鬓角的白发,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影,六载春秋的风霜仿佛都凝结在那几缕银丝里,每一根都记录着为儿子蜕变付出的日夜。
李晓聪转身时,正撞见父亲偷偷用指腹擦拭眼角。这动作让他想起王伯每次看账本时,总会用袖口抹眼的模样,心中突然涌起一阵暖流,像清平村冬日里的炭火,温暖而踏实。“爸,” 他喉结微动,声音带着清晨的微哑,“要是没有清平村的煤油灯,我恐怕连这校门都摸不到。” 那些在煤油灯下苦读的夜晚,灯芯跳动的火苗仿佛还在眼前闪烁,照亮了一页页泛黄的书本。话音未落,身后传来清脆的笑声,林悦推着行李箱快步走来,牛仔裤配白衬衫的打扮与周围的学术氛围格格不入,她扎着高马尾,活力满满:“小外甥出息了啊,当年把舅舅的古董花瓶砸了时,谁能想到有今天?那花瓶可是你舅舅从拍卖行高价拍来的,当时他气得三天没吃好饭。”
“咳咳。” 李思成轻咳两声打断外甥女,却忍不住扬起嘴角,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林宛如从出租车里探出头,手里还攥着清平村特产的桂花糕,油纸包上印着的 “供销社特供” 字样在都市车流中格外醒目,那是王婶特意让她带来的。“快让妈看看,清北的校服就是不一样,料子摸着真舒服。” 她伸手抚平儿子衣领的褶皱,指腹触到布料时突然愣住 —— 这质地竟与当年给穿越计划定制的的确良一模一样,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眼眶不禁有些湿润。
校门内突然传来骚动。几个穿着时髦的学生围着公告栏指指点点,其中一个染着黄毛的男生头发打理得油亮,穿着潮牌卫衣,嗤笑道:“听说今年有个从山沟里考来的?别是走了后门吧,就凭那些穷乡僻壤的教学水平,能考进清北?我可不信。” 这话像根针,刺破了清晨的宁静,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李晓聪攥紧书包带的手骤然收紧,指节泛白,书包里的桦树皮笔记本硌得肋骨生疼,那笔记本里藏着他六年的汗水与坚持。
“你说什么?” 赵虎不知何时出现在人群后,迷彩背包上还挂着清平村的红绸带,那是小美特意为他系上的,象征着好运。他上前一步,古铜色的胳膊肌肉贲张,常年劳作练就的结实臂膀充满力量,吓得黄毛男生连连后退,脚下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小美从赵虎身后探出头,辫梢的红头绳在名校门口格外鲜艳,像一团跳动的火焰,她手里拎着一个布包,声音清脆:“晓聪,我们跟张老师请假来的,王伯让把这个给你。” 她递过布包,里面是晒干的艾草,据说能驱邪避灾,还有新腌的咸菜,是王婶用自家坛子腌的,酸脆爽口,“王伯说让你在学校也能尝尝家里的味道,别光顾着学习,忘了吃饭。”
这突如其来的乡土气息让周围的学生议论纷纷,有人捂着鼻子,有人交头接耳,眼神里带着鄙夷。李思成正要上前解围,却见李晓聪已经挺直脊梁,像清平村后山的青松,傲然挺立。“我来自清平村,那里的煤油灯教会我什么是坚持,那里的土地教会我什么是踏实。”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人群,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位同学要是不信,我们可以去教务处查分数,或者现在就比试一下微积分?我随时奉陪。” 黄毛男生顿时涨红了脸,像被煮熟的虾子,在众人的哄笑声中灰溜溜地落荒而逃,周围响起一阵善意的掌声。
办理入学手续时,教导主任推了推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审视着眼前的少年。“李晓聪同学,你的档案很特别啊。” 他指着表格上 “社会实践” 一栏里密密麻麻的记录 —— 帮村民修缮房屋,从和泥到砌墙,每一步都亲力亲为;组织扫盲班,耐心教村里的老人认字写字;参与乡村规划,用学到的知识为村子出谋划策。这些经历让见惯了奥数竞赛获奖的主任眼前一亮,“现在的孩子,能有这么多接地气的实践经历,真是难得。” 李晓聪想起王婶教他记账时说的 “日子要一笔一笔记,踏实才能过好”,认真回道:“这些都是应该做的,能为大家做点事,我很开心。”
午后的阳光斜照在未名湖畔,湖面波光粼粼,像撒了一层碎银。岸边的垂柳随风摇曳,枝条轻抚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李思成望着儿子与新同学讨论问题的背影,他们围坐在湖边的石凳上,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他突然对身旁的张明远感慨:“当年为了让他学会吃苦,故意把仓库的窗户留了道缝,冬天寒风灌进去,冻得他直哆嗦,现在想想,真有点心疼。没想到他不仅没抱怨,还自己找了破布把缝堵上,从那时起,我就知道这孩子有救了。” 张明远翻开平板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清平村的扩建图纸,上面密密麻麻的标注都是精心设计的结果:“李总,新的 VR 设备已经安装好了,能模拟十年动乱时期的课堂,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当时的学习不易。” 他顿了顿,补充道,“王伯王婶也同意留下来指导下一批孩子,他们说舍不得这些娃,想看着他们一个个变好。”
湖畔的垂柳突然晃动,像是被风吹得格外欢快。李晓聪朝这边挥手,笑容在波光粼粼的湖面映衬下格外明亮,比阳光还要灿烂。李思成突然明白,所谓穿越计划,从来不是将儿子困在过去,而是用 1982 年的淳朴坚韧,为他铸造了一把劈开未来迷雾的利剑,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远处传来下课铃声,清脆如清平村的晨钟,宣告着新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暮色降临时,李思成站在宿舍楼下,看着儿子窗口亮起的灯光。那盏白炽灯与清平村的煤油灯在记忆中重叠,照亮了两个截然不同却又紧密相连的世界。林宛如轻轻靠在丈夫肩头,身上还带着淡淡的桂花糕香气,手里的桂花糕还带着余温:“你说,等下一批孩子来,要不要在清平村建个图书馆?让孩子们能读到更多的书,就像晓聪现在这样,能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学习。” 李思成握住妻子的手,指腹摩挲着她无名指上的素圈戒指 —— 这是用当年那个易拉罐拉环重新打造的,意义非凡:“不仅要建图书馆,还要修天文台,让他们知道,山沟里的孩子也能触摸星空,也能有远大的梦想。”
宿舍里,李晓聪将王伯王婶的照片摆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照片上两位老人笑得满脸皱纹,背景是清平村的老槐树。旁边是清北大学的课程表,排得满满当当,每一门课都承载着他对未来的期望。他翻开崭新的笔记本,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第一页写下:“人生没有穿越,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 窗外的月光淌过纸面,与六年前清平村仓库里的那缕月光遥相呼应,在时光的长河里,共同谱写着一个关于救赎与成长的传奇。
夜色渐深,校园里的路灯次第亮起,如同夜空中的星辰,照亮了学子们前行的路。李晓聪躺在床上,脑海中不断闪现着清平村的点点滴滴:赵虎的憨厚笑容,他总在自己遇到困难时第一个冲上来帮忙;小美的红头绳,那是她最珍视的东西,却总愿意分享;陈浩然的眼镜片,反射着他认真解题时的专注;王伯的烟斗,烟雾缭绕中是他语重心长的教导;王婶的桂花糖藕,甜到心里的味道是家的感觉…… 这些画面如同电影般在他眼前放映,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无比,温暖着他的心房。他知道,这些记忆将永远伴随着他,成为他在清北大学求学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第二天一早,李晓聪便迫不及待地去了图书馆。这里的藏书浩如烟海,一排排书架望不到尽头,高耸入顶,仿佛知识的山峰。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特有的馨香,混杂着木质书架的味道,让人沉醉。他穿梭在书架之间,指尖轻轻拂过一本本厚重的书籍,仿佛置身于知识的海洋,每一本书都是一艘航船,能带他驶向不同的世界。当他找到一本关于乡村发展的着作时,手指轻轻拂过封面,书名《乡村振兴之路》映入眼帘,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用自己的知识回报清平村,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让清平村变得更加美好。
课堂上,李晓聪认真听讲,眼睛紧紧盯着老师,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他的思维敏捷,总能跟上老师的思路,积极回答问题,提出的观点独到深刻,常常让老师眼前一亮。课间休息时,有同学好奇地围过来,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男生问道:“李晓聪,你老家清平村是什么样子的?听你说起来好像很有意思。” 他便热情地讲述起清平村的故事,讲述那里的人们如何勤劳善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何互相帮助,谁家有困难,全村人都会伸出援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对那个神秘的小山村充满了向往,纷纷表示放假想去看看。
傍晚,李晓聪接到了父亲的电话。电话那头,李思成的声音难掩兴奋:“晓聪啊,告诉你个好消息,清平村的扩建工程已经正式启动了,工人们干劲十足,王伯王婶也已经开始培训新的工作人员,教他们怎么照顾孩子,怎么引导他们学习。” 李晓聪听着父亲的话,眼前仿佛出现了清平村未来的景象:崭新的图书馆里坐满了看书的孩子,先进的 VR 教室里孩子们在体验不同的历史场景,操场上孩子们在嬉戏打闹,笑声传遍整个村庄…… 他激动地说:“爸,等我放假了,一定回去看看!我还要给那里的孩子们讲讲大学里的故事,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也能走出大山,考上理想的大学。”
挂了电话,李晓聪站在宿舍的窗前,望着远处灯火辉煌的城市夜景。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霓虹灯闪烁,勾勒出城市的繁华轮廓。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已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从清平村到清北大学,这不仅仅是一段距离的跨越,更是一次人生的蜕变。曾经那个游手好闲、无恶不作的废柴少年,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他将带着这份荣耀与责任,在新的征程上勇往直前,续写属于自己的传奇,也为清平村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食堂吃饭时,李晓聪遇到了之前那个黄毛男生。对方看到他,眼神有些闪躲,似乎还在为早上的事不好意思。李晓聪主动走上前,笑着说:“同学,早上的事别往心里去,大家都是来学习的,应该互相尊重。” 黄毛男生愣了一下,随即脸红着说:“对不起啊,早上是我不对,不该那么说你。我叫张扬,以后咱们就是同学了,多多关照。” 两人相视一笑,之前的不快烟消云散,坐在一桌聊了起来,从课程聊到兴趣爱好,渐渐熟络起来。
周末,学校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在一幅幅老照片前,李晓聪驻足良久。看到前辈们为了国家的发展刻苦钻研的事迹,他深受触动。“这些前辈真了不起,为了理想不懈奋斗。” 他在心里默默想道,更加坚定了自己努力学习的决心。参观结束后,他在留言簿上写下:“以先辈为榜样,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字迹苍劲有力,充满了力量。
回到宿舍,他打开电脑,开始查阅关于乡村振兴的资料。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表,他看得格外认真,时不时做着笔记。他想着,等自己学有所成,一定要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清平村的建设中,让那里的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让清平村的孩子们有更广阔的天地。
夜深了,李晓聪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会有很多挑战,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带着清平村的淳朴与坚韧,带着家人的期望与祝福,他将在清北大学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让这段穿越时空的救赎之旅,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富爸爸的逆袭密码》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富爸爸的逆袭密码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富爸爸的逆袭密码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