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得像泼翻的墨。紫宸宫外的灯笼被风吹得晃了两下,光晕扫过沈知微手中的纸条。她没抬头,只将那张写着“周嬷嬷病倒”的字条凑近烛火。火苗一跳,纸片卷边发黑,化成灰落在铜盆里。
她起身披上外衣,对门外低声道:“备轿,去乾元殿。”
宫道上静得很,只有轿子行进时木板轻响。她靠在轿壁上,闭眼调息。心镜系统的冷却时间刚满,脑中机械音提示可用次数还剩九次。她需要一次用在最关键的人身上。
乾元殿的门快要合上了。
守门内侍正要落锁,忽见一顶小轿停在阶前。帘子掀开,沈知微 stepped out,脚步未停:“有紧急军情,需面圣。”
内侍迟疑了一下,还是进去通报。
片刻后,殿门重新打开。
裴砚坐在龙案后,手中执笔未放。案上摊着一道黄绫诏书,朱砂批字刺目——“褫夺凤印,迁居冷宫”。
他抬眼看向她:“这么晚了,有什么事不能明日再说?”
沈知微走近几步,目光落在诏书上。她没有跪,也没有行礼。
“陛下真要现在发这道诏书?”
裴砚冷笑一声:“她毒杀先皇后,包藏祸心二十年。朕若再忍,天理何存?”
“可天下人知道吗?”她声音很轻,“百姓只知道您要废太后。他们不会问为什么,只会说当今皇帝不孝。”
裴砚握笔的手一顿。
沈知微往前一步:“礼部尚书昨夜收了北狄金条,此刻正在私宅密会裴昭旧部。他等的就是这一天。只要您动手废后,他们立刻会上奏请立新君,打着‘匡扶纲常’的旗号逼宫。”
她说完,闭了闭眼。心镜系统悄然启动,目标锁定裴砚。
三秒内,机械音浮现——
“若我不废她,如何为母报仇?可若我废她,朝局必乱。”
她睁开眼,看着他:“陛下心里也明白,这不是清算的时候。”
裴砚终于放下笔:“那你告诉我,什么时候才是?”
“三日后。”她说,“让我查清楚还有多少人站在她那边。等您动手时,不是为了私怨,是为了清君侧。”
裴砚盯着她看了很久:“你凭什么保证这些人真的会动?”
“凭人心。”她低声说,“他们不怕您强,怕您稳。您越不动,他们越急。只要他们露出马脚,就能一网打尽。”
殿外风声掠过屋檐,吹得烛火摇了几下。
裴砚站起身,走到窗边。外面是黑压压的宫宇,慈宁宫的方向灯火已熄。
“诏书暂且封存。”他背对着她说,“但朕只给你三天。”
“够了。”她点头,“三天后,我会把名单交到您手上。”
她转身欲走,又被叫住。
“沈知微。”裴砚没有回头,“你不怕牵连自己?”
她停顿一秒:“怕。但我更怕看着您被‘孝道’二字困死。”
门关上时,风卷起她的裙角。她快步走下台阶,没回头看一眼。
回到紫宸宫已是子时。她让所有人退下,独自坐在灯下,铺开一张白纸。提笔写下三个名字:礼部尚书、户部侍郎、宗正卿。
这是她今晚要用掉的三次读心机会。
她闭眼凝神,等系统冷却结束。
第一轮,她在宫道上偶遇礼部尚书的随从。那人低头疾行,神色慌张。她靠近时,心镜启动——
“大人说只要太后倒台,我们就是拥立首功。”
第二轮,她在御药房外碰到户部侍郎的妾室。女子抱着药匣匆匆走过。读心瞬间——
“老爷叮嘱我别提那笔银子的事,说是给二殿下的。”
第三个名字最难接近。她等到寅时,才在宫门交接处见到宗正卿的亲信。那人正与守卫耳语。她悄然靠近,最后一次启用系统——
“老太爷说了,明日早朝就带头哭谏,逼陛下收回成命。”
她记下每一个字,烧毁纸片,重新整理线索。
天快亮时,她在纸上画出一张关系图。中间放了一枚铜钱,正面朝上。
她低声说:“风,该起了。”
清晨,朝会钟声响起。
文武百官列队入殿。气氛有些异样。几位老臣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礼部尚书站在前列,袖口微微发抖。
裴砚坐于龙椅之上,面色如铁。
沈知微从侧门步入,一身素色宫装,发间仍插着那半截断簪。她走到殿中,双手捧出一封文书。
“启禀陛下,昨夜边关急报,查获一封密信,系礼部尚书与北狄往来的证据。”
满殿哗然。
礼部尚书猛地抬头:“胡说!我从未通敌!”
沈知微不看他,只将信件呈上:“此信藏于北狄使团马车夹层,经辨认笔迹,确为其亲笔所写。信中提及‘待宫变之日,共分大周江山’。”
裴砚接过信,看了一眼,脸色骤沉。
“来人。”他声音冷得像冰,“拿下礼部尚书,押入大理寺审问。”
两名禁军上前架人。礼部尚书挣扎大喊:“这是陷害!有人栽赃!”
沈知微站在原地,目光扫过人群。户部侍郎低着头不敢看她,宗正卿的手紧紧抓着笏板。
就在这时,太后突然出现在殿门口。
她穿着深红凤袍,发髻高挽,手里拄着一根乌木拐杖。身后跟着四名宫女,全都低着头。
“好啊。”她站在门槛上,声音尖利,“本宫还没死,你们就开始往我头上扣罪名了?”
沈知微转过身,缓缓行礼:“母后安好。此事与您无关,是礼部尚书勾结外敌,意图谋逆。”
“无关?”太后冷笑,“你一个妃子,凭什么插手朝政?是不是你想替你那死去的娘争口气,所以要把我拉下来?”
沈知微没答话。
裴砚站起身:“母后若无要事,便请回宫。朝廷议事,不容干涉。”
“干涉?”太后一步步走进大殿,“我是大周国母,谁敢说我无权说话?今日你们废我,明日是不是就要掘我祖坟?”
她指着沈知微:“就是她!一夜之间拿出所谓‘密信’,谁知道是不是伪造的?让她当众打开信纸,看看有没有暗记!”
群臣骚动。
沈知微抬起头,看着太后:“母后说得对。这封信,确实有暗记。”
她从袖中取出另一张纸,轻轻覆在信上。然后拿起烛台旁的银筷,贴近火苗烤热。
几息之后,原本空白的纸上浮现出一行细小的字——
“事成之后,尊太后为太皇太后,共掌监国。”
全场死寂。
沈知微将纸举高:“这就是证据。墨迹遇热显影,唯有知情者知晓配方。若是我伪造,怎会留下这种破绽?”
礼部尚书瘫在地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太后站在原地,脸色惨白。她的手指掐进拐杖柄里,指节泛白。
沈知微看着她,声音平静:“母后,您觉得这封信是真是假?”
太后没回答。
她忽然笑了,笑声干涩:“好,很好。你们夫妻联手,步步为营。可你们忘了,这皇宫里,从来就不缺忠臣。”
她转身看向宗正卿:“你说是不是?”
宗正卿浑身一颤,差点跪下。
沈知微的目光随之移过去。她抬起手,指向那位老臣。
“陛下。”她说,“此人昨夜曾派人送信出宫,内容尚未查明。但据臣妾所知,他府中藏着一份先帝遗诏的副本。”
宗正卿猛地抬头,眼中全是惊恐。
裴砚缓缓坐下,手按在龙椅扶手上。
沈知微站在大殿中央,风吹动她的衣袖。
她看着太后离去的背影,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
殿外传来一声铜锣响,早朝结束的信号。
一名小太监跑进来,在她耳边低语几句。
她点点头,走进内殿。
桌上的茶碗还在冒着热气。她伸手碰了下碗沿,温度刚好。
她坐下,提起笔,在新的纸上写下第四个名字。
喜欢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