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章节为基于主线玄武门之变被李渊逆转的平行时空构想,独立于主线剧情之外。
混沌未明的间隙,时空的褶皱深处,存在着无数可能的投影。其中一方天地,历史于此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岔路。这里,没有龙魂觉醒于玄武门的李渊,没有拨乱反正的太上皇。这里,是秦王李世民,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做出了另一个选择的世界。
场景一:长安,太极宫,贞观元年。(此贞观为李世民年号)
宫阙依旧,但气氛与李渊主导的那个贞观截然不同。少了几分逆转乾坤的霸烈与超然,多了几分励精图治的锐气与隐藏在盛世初象下的紧绷。
御座之上的李世民,正值壮年,英姿勃发,眉宇间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更深沉的锐利。他刚刚以雷霆手段平息了一场因他登基而引发的边境骚动(源自旧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余党的零星反抗以及外部势力的试探)。他的手段比历史上更为酷烈,牵连甚广,以铁血稳固了新朝。
“陛下,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见我国丧(指李渊驾崩,此世界线李渊于玄武门后不久“病逝”),新皇初立,竟率二十万控弦之士,已至渭水便桥之北!”房玄龄手持紧急军报,声音凝重,打破了紫宸殿的宁静。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秦琼等核心文武皆在殿内,气氛瞬间肃杀。
历史上,此刻的李世民会选择疑兵之计,智退突厥。但此刻的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猛地一拍御案:“欺人太甚!真当朕是那可随意拿捏的孺子吗?!”
他霍然起身,目光如电扫过众臣:“渭水之盟?不!朕要的,是让突厥从此听到‘李世民’三个字,便肝胆俱裂!点齐兵马,朕要御驾亲征!”
“陛下!”房玄龄急道,“国朝初定,内部未稳,此时与突厥决战,是否太过冒险?不若仿效前朝,以金帛……”
“玄龄!”李世民打断他,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前朝是前朝!朕是大唐的天子!朕的江山,是打出来的,不是买来的!内部不稳?正好借此一战,涤荡乾坤,让那些宵小看看,谁才是这天下真正的主人!”
他看向尉迟敬德、秦琼等将领:“尔等可敢随朕,踏破突厥王庭?”
“臣等愿效死力!”武将们热血沸腾,齐声怒吼。李世民身上那种混合着帝王威严与顶尖统帅气质的压迫感,让他们本能地追随。
场景二:渭水河畔,两军对垒。
唐军军容严整,但相较于李渊那个龙魂加持、符文闪耀的唐军,这个世界的唐军更显“纯粹”,依靠的是严明的纪律、精良的装备(此世界亦有部分基于现有技术的革新,但未涉及超凡)以及李世民那冠绝天下的指挥艺术与个人勇武。
突厥狼骑漫山遍野,气势汹汹。颉利可汗骑在骏马之上,看着对面数量远逊于己方的唐军,脸上露出轻蔑的笑容,正欲遣使恫吓。
然而,不等他开口,唐军阵中,李世民竟单骑出阵!他未着厚重铠甲,只是一身明光铠,手持马槊,遥指突厥军阵,声如洪钟:“颉利!突利!朕在此!可敢与朕决一死战?!”
这一举动,石破天惊!不仅突厥人惊呆了,连唐军自己人都吓了一跳。皇帝亲自单骑挑战?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颉利又惊又怒,若不应战,士气必堕。他麾下亦有猛将,一名身高九尺、状若熊罴的突厥万夫长咆哮着冲出:“李世民!拿命来!”
李世民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催动胯下宝马“飒露紫”,竟不闪不避,迎着那万夫长便冲了过去!马槊如龙,在阳光下划出一道凄冷的寒光!
交错只在刹那!
众人只觉眼前一花,那不可一世的突厥万夫长,竟已被李世民一槊挑于马下!槊尖透背而出,鲜血染红草地!
“还有谁?!”李世民甩掉槊尖的血珠,目光如炬,扫视突厥军阵,霸气凛然。
唐军见状,士气瞬间爆棚,如山呼海啸般呐喊:“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突厥军阵则是一片哗然,士气大跌。颉利脸色铁青,他没想到李世民勇武至此。
然而,就在李世民准备趁势挥军掩杀时,异变陡生!
天空之中,云层突兀地裂开一道缝隙,道道祥瑞般的金光洒落,仙乐隐隐。一名身着宫装、面容模糊、周身缭绕着氤氲仙气的神女虚影,凭空浮现,声音空灵而带着居高临下的意味:
“人皇李世民,尔逆天弑父(指李渊),得位不正,然天道有好生之德。今特降法旨,令突厥退兵,保尔社稷暂安。尔当好自为之,勤修德政,以赎前愆。”
这突如其来的“神迹”与指责,让战场双方都愣住了。
李世民瞳孔猛缩,握着马槊的手因用力而骨节发白。他抬头望天,眼中没有感激,只有被冒犯的怒火与深深的屈辱!弑父?他从未承认!这所谓仙神,竟敢在两军阵前,如此污蔑于他,干涉人间战事?!
“何方妖孽,安敢在此胡言乱语,乱我军心?!”李世民怒吼,声震四野,“朕乃天子,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朕的江山,朕自己打!何须尔等仙神施舍?!”
他竟调转马槊,指向那仙女神影:“给朕滚!”
那仙女神影似乎没料到李世民如此刚烈,语气转冷:“冥顽不灵!若非看在……哼,好自为之!”说罢,金光收敛,仙影消散。而突厥军阵,因这突如其来的神迹与李世民的悍然顶撞,更是人心浮动,颉利见事不可为,又忌惮李世民勇武与可能存在的“天罚”,只得悻悻然下令退兵。
突厥退了,但李世民脸上并无喜色,只有一片冰寒。他赢了场面,却感到一种无形的、来自更高层面的枷锁,已经悄然套下。
场景三:贞观十年,长安,凌烟阁。
李世民与几位心腹重臣密议。此时的李世民,威严日重,但眉宇间的阴郁也更深了几分。登基十年,大唐国力蒸蒸日上,四海宾服,史称“贞观之治”。然而,只有他最核心的圈子才知道,皇帝心中一直有一根刺,那些若隐若现、试图干涉人间秩序的“仙神”。
“陛下,近年来,各地‘神迹’频现,佛道之争亦愈演愈烈,其背后,似乎皆有……天庭的影子。”长孙无忌低声道,语气担忧。
房玄龄补充:“更有甚者,有方外之人暗中接触皇子,言及‘天命所归’……”
杜如晦咳嗽着(此世界线他身体更差),缓缓道:“仙神视人间如棋局,视帝王如棋子。陛下当年渭水畔斥退仙使,只怕已种下祸根。它们不会允许一个人间帝王,真正脱离掌控。”
李世民沉默良久,手指敲击着御案,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朕横扫六合,统一寰宇,开创这贞观盛世,难道是为了给那些躲在云层后面的家伙当傀儡的吗?”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繁华的长安城:“它们不是要‘天命’吗?不是要‘信仰’吗?好!朕就给它们!”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绝:“传朕旨意:自即日起,禁绝一切淫祀!佛道诸派,需登记造册,纳入朝廷管辖,其所授经文、所行法事,皆需经礼部核准!另,命钦天监与工部,集中天下能工巧匠,给朕研究那些所谓的‘仙法’、‘神术’!朕不信,这人间的智慧,破解不了那些装神弄鬼的把戏!”
“陛下,此举恐引天怒啊!”一位老臣颤声道。
“天怒?”李世民冷笑一声,周身散发出凛冽的帝王霸气,“若天要怒,便让它怒!朕倒要看看,是它的天威厉害,还是朕的百万铁骑,朕的贞观儿郎的意志更坚!它们不是高高在上吗?那朕,就造出能射落星辰的巨弩,打造出能踏碎南天门的战车!人族的路,当由人族自己走,何须仙神指手画脚!”
他的话语,如同惊雷,在凌烟阁内回荡。这一刻,他不是那个需要龙魂觉醒的李渊,他是李世民,是要以凡人之躯,向整个仙神体系发起挑战的人皇!
这个if线的世界,没有龙魂的庇护,没有李渊后期那近乎超脱的视角。有的,是一个更加纯粹、更加决绝、也更加孤独的李世民,带领着他那同样充满血性与创造力的人族王朝,在仙神博弈的夹缝中,试图杀出一条只属于人族的、布满荆棘的逆天之路。前路是更加惨烈的仙凡之战,还是人族以另一种方式实现的崛起?一切,皆未可知。但这注定是一条与李渊那条“龙魂震贞观”截然不同,却同样波澜壮阔的史诗。
喜欢龙魂震贞观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龙魂震贞观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