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浩的手指还陷在泥土里,掌心发烫,像是被什么东西从地底拉了一下。他的呼吸很浅,胸口起伏缓慢,额角渗出一层细汗。
沈墨蹲下来,声音压低:“你还感觉到了什么?”
丁浩没动,嘴唇微张,声音干涩:“她不是怕他……她是注意到,那人撕袋子的时候,左手拇指总卡在右角第二道褶皱那里。”
他说得很慢,每个字都像费了力气才挤出来。
沈墨盯着他:“这是习惯?”
丁浩点头,闭了闭眼,“对。就像……每天走同一条路,踩同一个台阶。”
沈墨站起身,回头看向指挥车。对讲机响了,技术组的声音传出来:“沈队,联华便利的监控确认了,那个推三轮车的男子,用的就是锯齿边白袋,而且车上画着‘半个圆圈加一点’的标记。”
沈墨立刻拨通平板视频窗口,画面切换成超市监控。时间显示是案发前一天凌晨四点十七分。一个穿深蓝色工装服的男人走进店里,右手提着工具包,左肩背一个帆布袋。他走到货架前拿了两瓶水和一卷毛巾,走到收银台前,自己从架子上扯下一个塑料袋,动作干脆利落。
镜头角度偏斜,看不清脸,但他的手很稳。撕袋子时,左手拇指确实卡在右上角第二道折痕处,和丁浩说的一模一样。
沈墨放大画面,看到他推出来的三轮车尾部,用白色油漆画了一个符号——半个圆圈,末端一点。
和残骸上的划痕一致。
他立即下令:“调取市集周边三公里内所有超市、便利店,案发前一小时的所有购物记录。筛选条件:顾客自行撕袋、未接受店员打包服务、购买瓶装水或清洁用品。”
十分钟后,数据汇总到指挥车终端。
全市二十一家商户中,只有“惠民超市”使用内印“惠民水产”竖排字样的特制锯齿袋。这种袋子边缘有规律性缺口,便于手撕,但市面上并不多见。
而在案发前五十三分钟,该超市有一笔符合条件的交易。
沈墨点开记录。付款方式是现金,没有会员信息。但店内监控拍到了全过程。
男子戴着鸭舌帽,帽檐压得很低。身穿深蓝工装服,裤脚卷起一侧,露出黑色护膝。右臂袖口有油渍反光,走路时右腿略显僵硬,支撑力不足,拐弯时明显依赖左手扶车。
他进店后直奔日用品区,拿水和毛巾的动作熟练,像做过很多次。结账时拒绝店员帮忙装袋,自己动手撕下塑料袋,左手拇指卡住固定位置,一扯到底。
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
沈墨把两段视频并列播放——联华便利那次凌晨交易,和这次惠民超市的画面。体态、动作节奏、穿衣风格、行为模式完全吻合。
“是同一个人。”他说。
技术人员开始增强图像清晰度。通过边缘对比调整,还原出工装服背部的模糊字样:“秦记修车”。
字体不大,藏在衣服接缝阴影里,若不仔细放大几乎看不见。
沈墨盯着那三个字看了很久。
“查一下附近有没有叫‘秦记’的维修铺。重点排查个体户,无正规营业执照,靠手工喷漆编号的电动三轮车使用者。”
命令刚下,对讲机又响了。
“沈队,惠民超市提供了一份月度异常交易清单。过去三个月,这个时间段出现过六次类似行为——同一人,现金支付,自撕袋子,买同样的东西。最近一次是三天前。”
“把所有视频调过来。”
画面陆续传入。每一次都是凌晨四点左右,男子出现时间稳定。车辆始终是那辆蓝色三轮车,尾部标记从未改变。有一次他停车时侧身抬工具箱,右腿明显发力困难,需要用手撑住车座才能站稳。
“左腿不便,右手支撑。”沈墨低声重复着之前的行为画像,“双层穿着,外工装内棉衣。做事讲究顺序,不喜欢别人插手。”
他转向丁浩:“你说王桂兰最后注意到的是这个人做事太整齐?”
丁浩靠在断墙边,终于把手从地上收回。他坐得笔直,脸色苍白,但眼神清醒。
“她觉得奇怪。”他说,“鱼按大小摆,工具一条线,连撕袋子都在同一个地方下手。她说这人心里有规矩。”
沈墨点头。规矩的人,往往会留下标记。而标记,就是线索。
他打开地图,标出惠民超市、爆炸现场、以及周边三条主干道的交汇点。从超市到市集,最合理的路线会经过两条小巷,其中一条正对着老城区一片老旧维修摊区。
如果这个人每天凌晨四点出门采购,然后去干活,那他的落脚点很可能就在那片区域。
“通知片区民警,准备走访排查。”他对通讯员说,“目标:男性,四十岁上下,从事机械维修类工作,独居或家庭作坊式经营,右腿行动不便,使用蓝色电动三轮车,车尾有白色油漆绘制的‘半个圆圈加一点’标记。”
他又补充:“重点关注带有‘秦’字招牌的修车铺。”
命令下达后,他回到丁浩身边。
“你知道吗?”丁浩忽然开口,“刚才我贴地的时候,感觉到的不只是动作。”
沈墨低头看他。
“是情绪。”丁浩声音低,“那个人买完东西走出超市那一刻,心情很平静。但他上车前回头看了一眼店门,像是在确认有没有人看见他。”
沈墨眼神一凝。
这不是紧张,也不是逃避。这是一种长期隐藏后的本能反应。
“他在规避注意。”他说。
丁浩点头:“而且他习惯这样很久了。”
沈墨沉默片刻,转身走向指挥车。他调出全市报废车辆回收登记表,筛选条件设为:近三年申报人为个体维修工、车辆类型为电动三轮车、申报地集中在老城区南片。
结果跳出十七条记录。
他一条条翻看。多数车辆只有编号,无额外标记。直到第七条——
“车主:秦某;地址:青松巷17号;车辆特征:蓝色车身,手工喷漆编号‘qx-04’;备注栏手写信息:车尾有个人标识,疑似符号。”
后面附了一张模糊照片。
尽管像素不高,但能看清,白色油漆画的正是——半个圆圈,加一个点。
沈墨盯着屏幕,手指不动。
青松巷17号,距离爆炸现场步行不到十二分钟。中间经过惠民超市。
时间、路线、行为、车辆、标记,全部吻合。
他立即拨通技术组电话:“把惠民超市最后一次交易的完整视频导出来,我要带去现场比对。”
挂断后,他看向丁浩:“你还能坚持吗?”
丁浩已经靠着墙坐了下来,双手放在膝盖上,指尖还在微微发抖。
但他抬头看着沈墨,说了两个字:“能行。”
沈墨没再说什么。他拿起平板,快步走向东口警戒线。
风从巷子里吹过来,掀动了地上一张烧焦的纸片。它滑过丁浩的鞋面,停在那块刻着痕迹的铁皮旁边。
沈墨停下脚步,低头看了一眼。
那道划痕在阳光下清晰可见,像是谁用指甲慢慢划上去的。
他蹲下身,伸手摸了摸边缘。
很顺,没有毛刺,也没有断裂。
这是一个人,在做一件属于自己的事时留下的印记。
喜欢阴魂委托簿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阴魂委托簿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