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赵副局长的重托和满心的期待,周青再次踏上了征程。这一次的目的地,不再是繁华都市或熟悉的近郊山林,而是位于西南腹地、群山环抱之中的一处代号为“724厂”的三线建设时期遗留的大型机械制造厂。
“724厂”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规模宏大,曾为国防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但随着时代变迁和战略调整,工厂逐渐陷入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效益低下的困境,转型发展迫在眉睫。部里组织的联合调研组,就是要深入调研此类厂矿的现状,评估其改造价值,提出未来发展方案。
调研组阵容强大,由部里一位司长带队,成员来自规划、技术、经济、国防等多个部门,周青作为地方工业局的技术骨干和具有创新思维的代表被纳入其中。
几经辗转,调研组乘坐的吉普车颠簸在崎岖的山路上。窗外是连绵的群山和深邃的峡谷,人烟稀少,空气清新却带着一丝闭塞感。周青默默观察着沿途的地形,【地脉感知】悄然开启。他惊讶地发现,这片区域的能量场极其特殊!群山之下,地脉走势错综复杂,能量属性偏向厚重的土、金,但许多地方却呈现出一种淤塞、紊乱的状态,甚至有些区域散发着微弱的、令人不安的衰败气息。
“看来,三线厂矿的困境,不仅仅在于技术和市场,或许也与这特殊的地理能量环境有关?”周青心中暗忖。
抵达724厂时,已是傍晚。工厂依山而建,厂房绵延数里,许多建筑显得陈旧斑驳,但规模依旧令人震撼。厂领导热情接待了调研组,但眉宇间难掩忧虑。
接下来的几天,调研工作紧张而深入。周青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很快在组内崭露头角。他不仅关注设备、工艺、产品等硬指标,更注重考察整个厂区的布局、能源供应、环境适应度等系统性因素。
在参观一座建于山洞内的核心车间时,周青的【能量视觉】捕捉到了异常!车间深处,靠近山体的岩壁上,隐隐散发着一种不正常的暗红色能量光晕,并且伴随着极其微弱的能量波动!这种波动给他一种躁动不安的感觉,与周围相对沉静的地脉能量格格不入!
“王厂长,请问这个山洞车间,当初选址时有没有进行过详细的地质勘探?最近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比如岩壁渗水、温度异常或者设备基础有微小位移?”周青不动声色地向陪同的厂领导询问。
王厂长愣了一下,回忆道:“勘探是有的,当时说是岩体稳固。异常嘛…你这么一说,好像最近半年,洞内湿度是有点增大,靠近里面那台老式锻锤的基础,巡检记录上说有极其细微的沉降迹象,我们还以为是设备老化造成的,没太在意……”
周青心中一动,暗红色能量、湿度增大、基础沉降……这很可能不是简单的设备问题!他立刻将情况向带队司长做了汇报,建议请随队的地质专家进行重点勘察。
地质专家起初觉得周青有些小题大做,但在周青的坚持和厂方提供的巡检记录佐证下,还是对那片岩壁进行了仔细检查。初步勘察结果令人吃惊:岩体内部存在极其隐蔽的应力异常和微弱的水文活动迹象!虽然暂时没有塌方风险,但长期来看,对精密设备和厂房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周青同志,你的观察太敏锐了!要不是你提醒,我们很可能忽略这个隐患!”地质专家由衷赞叹。带队司长也对周青刮目相看,认为他考虑问题周全,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
这件事让周青在调研组内树立了威信。他借此机会,更加深入地考察了整个厂区与周边山体的关系。他运用【地脉感知】(极其谨慎地,避免引起注意),发现724厂所在的这片山谷,地脉能量确实存在较大问题。几条主要的地脉支流在此交汇,但似乎因为山体结构或历史原因(可能是建厂时的开挖爆破),造成了能量节点的偏移和淤塞,导致整个区域的“气场”不畅,充满了迟滞和衰败之感。
“或许,这就是‘地利’不佳?”周青若有所思。工厂的困境,除了人为因素,是否也受到了这种不良地理能量环境的隐性影响?
在后续的讨论中,当其他成员主要从政策、资金、技术引进等角度探讨724厂的出路时,周青提出了一个补充性的、略带“玄学”色彩但逻辑严谨的观点:
“我们在考虑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的同时,是否也可以从‘系统适应性’的角度审视一下厂区自身的环境?比如,一些能耗高、污染重的工序,是否可以考虑调整布局,避开地质敏感区?一些新建项目,是否可以选择在厂区内能量、通风、采光更好的区域?甚至,能否引入一些先进的环境监测和微气候调节技术,改善整体的工作环境?有时候,适宜的‘土壤’,更能催生创新的‘种子’。”
他将地脉能量的问题,巧妙地包装成了“系统适应性”和“环境优化”的现代术语,既避免了迷信嫌疑,又切中了潜在的要害。
这个观点新颖而富有启发性,引发了调研组的热烈讨论。虽然最终方案不会明确写入“地脉”二字,但“优化厂区布局,改善基础环境”的建议被采纳进了调研报告。
为期半个月的调研结束,周青负责撰写的技术评估与环境分析部分,资料翔实,分析透彻,见解独到,获得了调研组的高度评价。他不仅圆满完成了任务,更借此机会,实地验证了自己关于地脉能量与工业活动关联的一些猜想,收获巨大。
临行前,周青独自一人在厂区外的山岗上驻足良久。他望着脚下这片曾经辉煌、如今困顿的工业遗存,感受着山中那淤塞而衰败的地脉气息,心中感慨万千。
工业的兴衰,与自然的环境,竟是如此紧密相连。而他的“赶山”之路,似乎也与国家的发展脉络,越来越深地交织在一起。
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和思考,周青踏上了归途。他知道,这次三线调研的经历,将对他未来的工作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那片群山深处隐藏的更多秘密,也等待着他有机会再去探寻。
喜欢四合院:绑定赶山系统,众禽懵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四合院:绑定赶山系统,众禽懵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