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冰原深处,一座被白雪覆盖的联合军事基地上空寒风呼啸,旗帜猎猎。大夏的合成营运输队刚刚抵达,几十辆战术运输车和装甲车被有序卸下,随行的战术无人机编队也被迅速编入作战指令网。
雪地上,毛熊方面早已整装待发。第5独立近卫坦克旅的士兵个个身形高大、表情严肃,重型t-90坦克列阵如墙,天候条件下依旧保持着机械精度的肃杀感。
在营地指挥部临时会议室内,郑昆旅长与庄永歌团长应邀出席了与毛熊方面的首次正式会晤。对面,身穿黑色皮质大衣的远东军区司令伊戈尔与谢尔盖旅长一同迎接。
“欢迎你们,大夏的朋友。”伊戈尔沉稳开口,“这片土地,冬天总是格外考验人。”
“正好可以考验我们带来的东西。”郑昆不卑不亢地回应,笑容平和而有力。
谢尔盖则笑得颇为轻蔑,“我听说,你也是旅长?那你旅部在哪?就带一个营来,可不像是来演习的,更像是带队来旅游的。”
他话音未落,庄永歌眼中已有一丝不悦,正欲出声,却被郑昆轻轻抬手制止。
“亲爱的达瓦老师,”郑昆语气温和,带着点大夏式的客气和淡淡调侃,“我们有句老话,叫‘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你可以不重视我们这个营,但我建议你别急着下结论。”
谢尔盖耸耸肩,“我就是实话实说。你一个营,最多1000人。我这边呢?三个坦克营、一个摩步营、自行火炮、火箭炮、防空导弹营,几千人,钢铁洪流。你一个营能挡得住?”
郑昆笑了,手指轻敲会议桌面,缓缓道:“当初我也是这么想的。后来,在我们国内的某次红蓝对抗,我也带着一个重装旅,面对的对手也是一个营。结果……”他顿了顿,语气忽然低沉,“我们完败。”
谢尔盖脸色顿时一变,眼神一凝,似在消化郑昆这句话的意味。连一旁的伊戈尔,也微微挑眉,露出一丝感兴趣的神色。
会谈就此告一段落。双方官兵礼节性握手告别,却已各怀心思。
当晚,雪夜无声。毛熊第5近卫坦克旅在厚雪中调整队形、检查履带与供热设备;而大夏合成营这边,则在临时通信车中迅速构建起完整的战术数据网络,无人机调度频繁,信号流在各单位间高速穿梭。
根据演习规则,红蓝双方将在相距200公里的起始点同时出发,于冰原中央某处“遭遇”,进行实战模拟对抗。
红方:郑昆与庄永歌率领的大夏新型合成营。
蓝方:谢尔盖统领的毛熊精锐重装旅。
不设剧本,不做假招,唯有两军相撞,看谁先沉不住气,谁又能将刀刺进对方战阵最深处。
真正的“遭遇”,才刚刚开始。
演习正式开始的那一刻,西伯利亚冰原上的风仿佛都停了。
毛熊方面,由谢尔盖指挥的第5近卫重装旅,早已摩拳擦掌。他站在指挥车中,目光如鹰,透过指挥屏幕盯住作战地图的每一个坐标。
“展开队形!”
“按照楔形突击模式推进!”
命令如滚雷般一声声传出,无线电频道中同时传来多路回报。三大坦克营第一时间启动,t-90主战坦克发动机低吼着,冒着热浪,像雪地中一群苏醒的猛兽,沿着预设路线排成锋锐楔形,直插中轴方向。
每辆坦克间距不超过30米,步调严整,在白雪之中推进如破冰巨舰。
在楔形队后方,是编制整齐的摩托化步兵营,bmp-3步战车鱼贯跟进,车上士兵神情紧张,却不乏兴奋。他们的任务,是在坦克打开缺口之后第一时间清场占据地利。
再后方,自行火炮营开始构筑阵地——2S19“芍药”自走榴弹炮缓缓张开炮管、转入掩体位置,通信车将前线目标坐标接入火控网络。
火箭炮营也开始装填bm-30“龙卷风”系统,弹舱开启、吊臂机械轰鸣,弹雨蓄势待发。
而最外围两翼,是严密展开的防空力量。
S-300防空导弹营已经完成纵深部署,雷达车与发射车同步开启。每套阵地都布设得如精密钟表,配合着前进中的大部队形成覆盖梯次,防低空、防中高空,连无人机都想插翅难逃。
低空段还有2K22“通古斯卡”与ZSU-23-4“石勒喀河”组成的防空炮群,车轮压雪前进时带起白色旋涡,时刻准备喷出弹幕。
谢尔盖站在指挥图前,手指划过红蓝接触区,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谨慎。
“通知各营,保持间距,数据链维持通畅。”
“注意!高空监测频率加密,不准漏放任何疑似目标。”
他不是不狂妄了,只是郑昆临走前那句“我当初也败在一个合成营手里”,像根刺一样扎进他心头——一个重装旅,被打个措手不及?他无法接受,但也不能再轻敌。
所以这一次,他带着几乎“典范级”的编队出战,所有武器系统全部拉满,防御也准备到了极致。
——他要用最稳妥的方式碾压郑昆。
“让大夏人知道,钢铁洪流才是真正的战争语言。”他喃喃自语。
但他并不知道,此刻在他阵列之外,两百公里外的雪原,另一种战争语言,正悄然启动。
合成营,从不正面对撞。
西伯利亚雪原深处,冰风呼啸,天穹低垂,三架“利剑-2”高超音速隐身无人机已经破空而起,宛如无形之刃在高空中穿行。
郑昆站在指挥车内,望着战术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语调平稳却杀意森然:
“利剑-2升空,全息侦察开启。所有远程火力单位——火箭炮连、精确制导炮阵列、巡飞弹编组、重型导引榴弹系统,就地展开。”
“接收数据后,五秒内完成火控锁定,准备对敌进行远程火力饱和打击!”
庄永歌也已经切入战术频道,低声补充道:“步兵单位全员登车,坦克、步战车依照‘掩蔽突入战术’准备——等第一轮火力覆盖后,立刻推进至攻击区域。”
利剑-2无人机在高空中以6马赫的速度切入战场边缘,如同幽灵,绕过毛熊S-300的远距防空监控死角,通过复杂的“等离子遮蔽涂层”与“低可探红外散热模块”,将整支重装旅看得一清二楚。
“目标解析完成。”作战参谋快速回报,“敌军展开楔形突击队形,三路并进,前锋为主坦克营,居中为摩步营,后方为火炮、火箭炮编组,且明显有防空伞撑开。”
郑昆凝视着画面,嘴角缓缓上扬:“这是要玩‘钢铁切割’,可惜……他们还在上个时代的教科书里。”
他右手一挥,指向战术图中心,“开始精密解构敌军体系,锁定指挥节点。”
利剑-2迅速开启二次扫描,配合高空信号源对比分析与战场无线电反演定位系统,三分钟内,毛熊指挥中枢信号被成功锁定。
标记点亮,鲜红如血。
庄永歌:“确认目标,谢尔盖的指挥所就在火炮阵地后方低洼区域,是一辆btR改装的旅指挥车,信号中心密集,附近还有大量通信车与电子对抗设备。”
郑昆看着闪烁的光点,轻声说了句:“谢尔盖啊谢尔盖……虽然这有点残忍,但这就是信息化战争。”
“你要是撑不住,别怪我给你心理阴影。”
喜欢我为国家献科技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为国家献科技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