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日和,阴云低垂,导调指挥部外的旷野透着一股肃杀之意。
导演部内,气氛并不轻松。
郑昆和庄永歌步入会议室时,戚凌云已经等在那里。他身着常服,表情如旧,不怒不笑,仿佛这场对抗只是一次平常的推演。但那份从骨子里散发出的自信,却令人无法忽视。
戚凌云虽仍以营长身份出战,但实际上已被上级批准为副旅级战术主官,这场对抗演习,也被许多圈内人视作他“成旅”的成名战。今日坐镇导演部,名义上是对抗预备会,实际上更像是两位“将星苗子”的宿命对决。
“戚旅长,好久不见。”郑昆沉声开口,声音带着一点压抑的情绪。
“郑旅长。”戚凌云微微一笑,起身致意,“你比上次见时更沉稳了。”
郑昆没有应声,他盯着戚凌云看了几秒,忽然一步上前,紧咬着下唇,语气沙哑而坚定:“我努力磨合合成营,不是为了风光。是为了今天。”
他顿了一下,像是把压在心头多月的东西猛地掀开。
“我要争一口气,不是为了证明我了不起——而是为了告诉所有人,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能拿回来!”
戚凌云闻言,神色一动,但没接话。他眼神沉了几分,静静看着郑昆。
“哦?”他只是轻轻地一挑眉,“那这次,郑旅长可要做好详细部署了哦。”
庄永歌眼中闪过一丝火光,双手微微握拳。
郑昆没有理会戚凌云的语气挑衅,而是长吸了一口气,转身推开窗帘。
窗外,一列列战术卡车整装待发,蜂群无人机测试组正在调试信号;远处的营区内,新型装甲载具列队齐整,车体上还带着些未干的涂装漆痕,显然是刚改装完毕的新批次。
“你知道我带来了什么吗?”
“我带来了三个改编完成的合成营。”郑昆语气冷峻,“每一个营的火力、通信、无人机与步战系统,都是我亲手重组的。从作战班组到指挥链路,我拆了一遍又重塑了一遍。”
“这三个营——每一个,都能吊打我当年那支重装旅。”
戚凌云依旧坐着没动,微微仰头,注视着他。
“你是说,这次三个营一起出动?”
郑昆点头,声音冷中带劲。
“对。三营协同。联合指挥中心统一调度,跨平台数据链接互通。我们有三层电子压制,四层蜂群分组波次,还有反干扰通信冗余。你一个营,再怎么神通广大,我就不信你还能在正面打穿我。”
说完这话,他转身大步离去,只留下一句冷冷的背影话语:
“准备好吧。戚凌云。这次,不是你给我上一课,而是我要——讨回旧账。”
导演部短暂沉默。
戚凌云却缓缓起身,望向窗外那逐渐逼近风暴前线的天色,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要讨账……那就来吧。”
他没说出口的后半句话,却已在心中回响:
“只希望,你做好了,被反杀的准备。”
====
郑昆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
这场对决,他筹谋已久。曾经的惨败像根钉子,钉在他军旅生涯最耻辱的角落;如今,他手握三营利刃、蜂群无人机、隐身“利剑-2”,更有全新改制后的高效合成战斗体系,怎可能再败?
指挥部内部灯光昏黄,三面战术沙盘上密密麻麻标注着红蓝两军动向。无线电已全面关闭,各营之间的联络早已切换为激光通信与地下光纤链路。信息隐蔽,是他此次胜利的第一层防线。
“这次,他要再敢玩信息诱杀,我就让他反噬自己。”
郑昆嘴角扬起,伸手一拍指挥台,三位营长迅速靠前。
“你们各自按照作战部署——小城东侧部署‘雷-步-炮’三角编组伪装阵,南侧高地启动长波雷达诱饵,主力侦察蜂群向北推进,重点搜索戚凌云可能设置的指挥部与远火阵地。”
“另外,利剑-2启动热成像自主识别,用它的红外镜头锁定信源。发现目标后,立即回传,由我们发起第一轮毁伤打击。”
各营长齐声应命,迅速离场。
几小时后——
天空如墨,晨曦未启。红方的侦察无人机群早已进入战术航线,伴随引导信标,贴着地形低飞穿行,躲避着可能存在的电磁干扰网。
而更高空,几架“利剑-2”型隐身无人机正以超音速切过高空云层,收束起它们独有的轮廓,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在即将抵达侦察区上空的那一刻,它们启动了地形匹配低空扫描程序,光学与红外同步工作,图像实时汇聚上传至郑昆的战术指挥终端。
战术显示屏上的图像迅速浮现:在北面山谷一侧的平缓坡地上,一大片热信号极为活跃的区域逐渐浮现出来。信号呈点状集群排列,热成像谱与真实部署的远程火炮阵列完全一致。阵列间有战术热源运作痕迹,似乎还有排气口残留的高温特征,与配套的发电设备热流合拍,更有多组战术灯光模拟火炮口径反射信号,细节到令人挑不出任何破绽。
更引人注意的是,图像中西侧高地之上,一片强烈跳动的红外热点区被迅速标注出来。热信号处于间歇波动状态,恰好对应一座指挥所运行下的战术终端冷却排热节奏。而电子扫描中,还捕捉到细微但有规律的数字通信干扰脉冲,犹如某种加密指挥传输残迹。
郑昆盯着这块战术显示屏,眼神陡然锐利,紧接着毫不犹豫地一掌拍在作战桌上,声音清脆有力。
“找到了!就这儿!”
他猛地起身,转向火力中队长:
“远程火力集群,立刻执行打击任务,覆盖北部信号集群,目标为敌远程火力配置!同时锁定西侧高热源,预计为敌指挥部,一轮全火力齐射!”
十几秒后,红方火力平台全面启动。炮兵阵地后排冒起一连串沉闷的轰鸣,战术导弹平台上方红光一闪,数十发战术弹头拖曳着烈焰与高频冲击波,呼啸着直扑目标区域。
夜空顷刻间被撕开一条灼热轨迹,整个小城北部仿佛在短短一分钟内,被卷入一场烈焰与钢铁的风暴。
郑昆站在临时掩体内,眼中带着一种掩不住的激动和快意。他仿佛已经看到戚凌云的“模拟指挥部”瞬间被火光吞噬、蓝方部队指挥链条断裂、接下来的推进一触即溃的场面。
郑昆负手站立在临时指挥车内,目光如炬,脸上露出一丝克制不住的笑意:“戚凌云……你当初怎么打我的,我今天就怎么还你。”
“这次看你怎么翻盘。”他低声呢喃,拳头捏得嘎吱作响。
然而他未曾察觉,那片即将被火雨覆盖的“蓝方指挥部”正中,早已空无一人。所谓的远火阵地只是战术诱饵,一块块反热能蒙皮加热单元配合战术烟雾模拟器与低频发电机,制造出堪比实装火炮集群的信号假象。
这一刻,郑昆以为的“开门红”,其实——只是蓝方精心编织的第一道陷阱。
喜欢我为国家献科技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为国家献科技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