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国家航天发布中心。
大厅内座无虚席,现场挤满了媒体记者、科研代表、企业高层,还有无数通过直播守候的观众。大屏幕上滚动着倒计时,气氛紧张而热烈,仿佛在等待某种真正改变人类历史的宣告。
随着钟声敲响,灯光骤然暗下,舞台中央亮起一道光。伍思辰缓缓走上台,神情平静,却像一颗即将点燃的火种。
他站定,注视着全场,声音低沉而有力:
“同志们,逐星计划的二期已经点亮了全球信号。但这只是开始。今天,我要告诉大家,属于全人类的新纪元,已经拉开大幕。”
他抬起手,背后的巨幕闪烁,出现了一幅令人屏息的画面:
一座环形结构的巨大空间建筑,悬浮在地球轨道之上,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环形居住区、能源塔、交通节点、农业舱和科研舱清晰可见。
四个大字赫然浮现:
【太空城·一期】
全场哗然。
伍思辰目光炯炯,语气陡然拔高:
“太空城一期,将选址在近地轨道距地球420公里的高度,依托我们的逐星重型火箭与星网系统,构建人类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轨道城市!”
他停顿片刻,仿佛在给所有人时间去理解这句话的重量。随后,他一字一顿地宣布:
“时间表——年内建成!”
轰!!!
大厅瞬间爆炸,无数人从座位上站起来,掌声、惊呼声、泪水交织成海啸般的声浪。
大屏幕上,详细的建造计划被逐一展示:
第一个月:逐星火箭将连续发射组装模块,包括居住环、动力舱与能源塔。
第三个月:星网卫星群与太空城核心对接,实现全天候通信。
第五个月:农业舱与科研舱部署,开始进行生命支持系统测试。
第八个月:第一批科研人员和工人进驻,展开舱外作业。
第十二个月:太空城一期全面竣工,具备容纳两千人的居住能力!
屏幕上的每一行文字,都像战鼓般敲击着人们的心脏。
台下的科研人员激动得眼眶通红。
“天啊,这么快?!年内就要建成!”
“这不是科幻,而是我们真的要上去住了!”
“伍总疯了吗?不,这是奇迹啊!”
企业代表们满脸涨红,纷纷拿出手机急切记录:“这是百年难遇的机遇!我们必须参与进来!”
而台下的普通观众们则忍不住放声大喊:
“伍总牛逼!!!”
“太空城!太空城!”
“我们真的要在太空安家了!”
与此同时,直播间弹幕直接被淹没:
【年内?!这是什么神仙速度!】
【地球的房还没买,太空的房已经开盘了!】
【伍总:造房子,必须先造到太空去!】
【逐星计划,直接把人类送进科幻片!】
有人打趣:“以后相亲问房子在哪儿,答:在420公里外。”
评论区全是哈哈哈哈,笑声和泪水混成一片。
伍思辰站在聚光灯下,声音坚定而铿锵:
“逐星计划三期,不只是技术的飞跃,更是文明的跨越。太空城不是实验舱,而是人类的家园。年内,我们将在星空之上,点亮第一座真正属于人类的城市!”
全场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掌声,泪水与笑声交织,仿佛整个民族的心在此刻与星辰共振。
那一夜,消息传遍全网。
无数人彻夜难眠,热血沸腾。朋友圈、弹幕、群聊里,只有一句话:
“年内,我们要在太空安家了!”
大夏,从此真正迈入了星辰时代。
华盛顿,白宫战情室。
凌晨,紧急会议在慌乱中召开。大屏幕上,正播放着小黄鸭公司发布会的画面——伍思辰站在聚光灯下,铿锵宣布:
“太空城一期,年内建成!”
这句话像是一枚核弹,投在整个西方世界的心口。
会议室里,数秒的死寂之后,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混乱。
“年内?!他们疯了吗!那是几千吨的在轨模块,要多少次发射?!”
“你没看见吗?他们一周能连发二十八次!再给他们十个月,什么不可能?!”
“这不是项目,这是战争!文明的战争!”
有人砸碎了水杯,玻璃渣散落一地,却没人去捡。更多的人只是两眼发直,像被抽空了灵魂。
纽约,《纽约时报》编辑部。
深夜的办公室灯火通明,主编死死盯着新闻标题:
【大夏宣布:年内建成第一座太空城】
“荒谬!”一名记者激动得拍桌,“这不可能!就算他们火箭运力再强,也无法在一年内完成模块拼装和生命支持系统调试!”
另一人冷笑:“不可能?你是不是也说过他们造不出星网?结果呢?一周2800颗卫星已经把天空点亮了。”
办公室陷入一片沉默,只有打印机机械的声响,显得格外刺耳。
主编终于长叹一声,声音低沉:“这不是新闻,这是判决。我们的时代正在被改写。”
伦敦,议会大厦。
电视直播里,伍思辰宣布“年内建成太空城”的画面一遍又一遍重播,议员们盯着屏幕,一个个面色惨白。
“这绝对是虚张声势!他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
“你们还要骗自己吗?我们已经在星网和重型火箭上被打了多少次脸?!”
“可这是太空城啊!不是几颗卫星!”
“没错,可你们敢赌吗?赌他们一定会失败?要是他们真的成功了,我们还有脸吗?!”
激烈的争吵声此起彼伏,最后演变成对峙。有人愤怒咆哮,有人则瘫倒在椅子上,满眼泪光。
巴黎,《世界报》直播间。
主播喉咙发紧,声音都在抖:“大夏宣布将在年内建成太空城……这是否意味着,人类将在一年之内跨入新的文明形态?”
嘉宾A冷笑:“荒唐,这是宣传战!他们想用言辞吓退我们。”
嘉宾b摇头,声音沙哑:“你忘了光刻机吗?你忘了星网吗?我们笑过太多次,每一次都被打脸。他们已经有了火箭、卫星、材料,还有士气。荒唐的,也许正是我们。”
直播间沉默,观众的评论弹幕却像潮水般涌来:
【他们真的能做到吗?】
【我害怕,他们可能真的行。】
【如果成功了,我们还剩下什么?】
华尔街,交易大厅。
电子大屏幕上跳出的新闻标题,让原本已经焦虑的投资人彻底崩溃:
【大夏:年内建成太空城】
有人当场吼叫:“这是疯话!不可能!”
可更多人哀嚎:“你们上周是不是也说过不可能?结果他们把卫星全都发上去了!”
“我们现在在赌命!只要他们真的完成,全球所有资本都将被卷走!”
股市再度雪崩,航空、航天、通信、能源全线暴跌,整个交易大厅仿佛末日。有人抱着脑袋嚎哭,有人呆滞地盯着屏幕,嘴里机械地重复:
“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但眼中的泪光,却泄露了内心的绝望。
布鲁塞尔,欧盟议会。
“虚张声势!他们只是想吓唬我们!”一名议员拍桌怒吼。
“放屁!他们什么时候吹过牛?!”另一人当场回怼。
“太空城建成,他们将永远控制轨道资源!我们永远只能仰望!”
“我们必须反制!哪怕是战争!”
吵声四起,整个议会几乎要陷入肢体冲突。可更多人心里清楚,这些怒吼,不过是掩盖心底的恐慌与无力。
此时,整个西方世界都陷入撕裂与绝望之中。
有人死死抓住“不可能”三个字,自我安慰。
有人却早已看清现实:大夏每一次的宣布,都曾被嘲笑,却次次兑现。
他们知道,这一次的“太空城”,或许仍旧会被嘲笑,但最终,笑到最后的——一定还是大夏。
而这一认知,比任何火箭的轰鸣都更令人绝望。
喜欢我为国家献科技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为国家献科技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