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笔记的成功像一石激起千层浪,但真正让浪潮翻涌成海啸的,是一封意外的实名举报信。
周三清晨,微博上一个名为前鼎盛员工良心发现的账号,发布了一份长达二十页的文档。文档详细记录了鼎盛集团如何系统性地抄袭创业公司创意,如何通过不正当竞争手段打压创新企业,其中的案例被作为重点剖析。
他们甚至成立了竞品分析部,专门研究如何快速复制然后低价挤垮原创者。举报人在接受某自媒体采访时说。
这份举报像一根火柴,瞬间点燃了积压已久的公众情绪。
曾经被鼎盛打压过的创业公司纷纷站出来发声。一个做原创设计的团队晒出对比图:我们的设计稿还在打样,鼎盛的山寨品就已经上市了。另一个做社交产品的创始人苦笑:我们创新,他们抄袭;我们培育市场,他们收割用户。
舆论开始一边倒地批评鼎盛的商业手段。拒绝山寨,支持原创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然而,苏晚晴却在这个时候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
立即停止所有关于鼎盛抄袭的讨论。她在紧急会议上要求,把我们的宣传重点放回产品本身。
为什么?李哲不解,这是多么好的反击机会!
因为愤怒不会持久,苏晚晴冷静地分析,但产品力会。
她指示团队做三件事:
第一,开放山海实验室的参观通道,让用户亲眼看到产品从创意到落地的全过程。
第二,启动共同创造者计划,邀请用户参与下一代产品的设计。
第三,发布《创新白皮书》,公开分享在智能学习设备领域的技术心得。
这些举措再次出乎所有人意料。
你这是在给竞争对手送弹药啊!王磊都忍不住反对。
如果我们的优势这么容易被复制,苏晚晴反问,那还叫什么护城河?
事实证明她的判断是正确的。
《创新白皮书》发布后,不仅没有帮助竞争对手,反而让行业看到了的技术深度。多家投资机构重新评估的价值,元创科技更是主动提出要深化合作。
更让人意外的是教育部的反应。在阅读了白皮书后,相关部门邀请参与制定智能教育设备行业标准。
从被抄袭者,到标准制定者,顾淮之在电话里评价,这一步走得很妙。
与此同时,公众对鼎盛的反感开始体现在消费选择上。尽管鼎盛继续加大补贴力度,但用户流失的趋势已经难以逆转。
一个大学生在微博上的发言引发了广泛共鸣:我宁愿多花点钱支持用心做产品的,也不愿意为抄袭者的营销费用买单。
这场舆论战,没有硝烟,却深刻地改变了市场格局。
用实力证明:真正的胜利,不是打败对手,而是赢得人心。
喜欢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