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一个凉快的午后。
地点:福建省宁德市,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生产基地。
林澈在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的亲自陪同下,行走在宽阔整洁的厂区大道上。与许多互联网公司总部的时尚跳脱不同,这里弥漫着一种厚重、精密而又充满力量感的工业气息。空气中隐约能闻到特殊材料的味道,耳边是远处车间传来的、低沉而稳定的机器运行声,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在平稳呼吸。
“林总,这边请。”曾毓群稍前半步引路,他身形精干,目光锐利,言谈间既有技术专家的执着,也有企业家的魄力,“带您看看我们最新的‘灯塔工厂’产线。”
一行人穿过严格的风淋除尘通道,步入一个堪称宏伟的生产车间。眼前的景象,足以让任何对现代工业抱有敬畏之心的人感到震撼。
极致的洁净,近乎无菌的环境。目光所及,是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数以百计的橙黄色机械臂以令人眼花缭乱的精度和效率,进行着电芯的取放、组装、焊接。AGV小车沿着预设的磁导轨道无声穿梭,精准配送物料。巨大的激光焊接设备迸发出短暂的蓝色弧光,旋即熄灭,完成又一个完美焊点。寥寥无几的、身着全套防尘服的技术人员,更像是在监控数据、维护设备,而非直接参与生产。
“这里,是我们第三代动力电池的核心产线。”曾毓群的声音带着不加掩饰的自豪,他指向一条正在高速运转的产线,“从投料到成品下线,自动化率超过95%,每1.7秒,就有一个电芯下线。不仅仅是快,更重要的是极致的一致性,这是电池安全与性能的根基。”
林澈默默地看着,眼神专注。他看到的不仅仅是机器,更是背后代表的技术壁垒、规模优势和恐怖的制造能力。这就是他当年力排众议,重金押注的“硬科技”实体。
“曾总,这才是真正的国家脊梁。”林澈由衷赞叹,“互联网连接世界,但最终改变世界、支撑世界的,是这些实实在在的、根植于土地的制造能力和核心技术。”
曾毓群闻言,脸上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他拍了拍林澈的手臂,语气充满了感慨:“林总,说到根基,宁德时代能有今天,离不开你早期雪中送炭般的信任。”
他放缓脚步,回忆道:“2018年上市前,我们虽然技术有积累,但面对巨大的产能扩张需求和激烈的国际竞争,资金链并不宽裕。很多资本看重短期回报,对我们这种投入巨大、周期漫长的制造业望而却步。是你,在当时估值已经不低的情况下,毅然投了5个亿!”
曾毓群伸出五根手指,强调着这个数字的分量:“每股成本10块人民币,占了1%的股份。 这份信任,比资金本身更珍贵。可以说,要不是你早期那笔关键投资,加速了我们的研发和产能布局,宁德未必能那么快抓住新能源爆发的风口,走到今天。”
林澈微笑着摆了摆手,语气谦逊而真诚:“曾总言重了。我那时不过是看懂了趋势,更看懂了您和宁德团队的技术底蕴与执行力。我那5个亿,不过是搭上了宁德这艘注定要远航的巨轮的一张船票而已。真正的功劳,是您和全体宁德人,是你们用技术、汗水和智慧,造出了全球顶尖的电池。”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些精密的机械臂,缓缓道:“投资,投的是人,是趋势,是国运。我坚信新能源是未来五十年最大的趋势之一,坚信中国制造业的潜力,更坚信曾总您能带领宁德成为世界级的巨头。我,只是顺应了这个大势。”
这番话,既肯定了对方,也点明了自己的投资逻辑,格局顿显。
曾毓群听得连连点头,对林澈的欣赏之色更浓。他引着林澈走向车间的观景平台,俯瞰着下方如同精密仪器般运转的庞大生产基地。
“林总,你看,”曾毓群豪情万丈地指着眼前的一切,“2018年6月,我们上市,开盘价25.14元,你的5亿投资,当天市值就变成了12.5亿!但这只是开始。”
他的语气变得愈发铿锵:“到了今年,2020年,虽然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但新能源车的浪潮已经势不可挡!我们的股价,已经站稳了200元关口!”
随行的李娜立刻在心算后,用清晰的语调报出精确数据:“以此股价计算,宁德时代总市值已突破亿人民币。我们持有的1%股份,对应市值正好是100亿人民币。”
5亿投资,三年时间,账面浮盈95亿,涨幅19倍!
这个数字,即便对于早已见惯巨额财富增长的林澈团队而言,也依然具有相当的冲击力。这不仅仅是资本的增值,更是对战略眼光最极致的褒奖。
曾毓群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林澈,仿佛在立下军令状:“林总,这远远不是终点。我们已经制定了‘2025战略规划’,到2025年,宁德时代要占据全球动力电池市场50%以上的份额!我们要让全球每两辆新能源车里,就有一辆装备着宁德的电池!”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技术领袖特有的偏执与雄心:“不仅仅是量,我们还要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下一代技术上,全面引领全球!我们要制定的,不只是产能的标准,更是技术的标准,未来的标准!”
林澈迎着他的目光,脸上露出了畅快而期待的笑容。他从曾毓群眼中,看到了那种属于实业家的、改变世界的熊熊火焰。这与他在雷军、张一鸣眼中看到的,如出一辙。
“好!我等着那一天!”林澈的声音坚定有力,带着全然的信任与支持,“那一天到来时,曾总,您不仅是宁德的领袖,更是这个新能源时代的缔造者之一。而我们澈宇,很荣幸,能作为最早的同行者与支持者,见证并参与这场伟大的变革。”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已超越了简单的投资者与企业家的关系,更像是在共同征战的战友,在攀登同一座名为“硬科技”的险峰。
参观结束,在返回市区的车上,李娜整理着今天的收获,轻声对林澈说:“林总,宁德这笔投资,是我们所有硬科技布局中,回报周期最短,收益率最惊人的一例。这100亿的资产,流动性极佳,将成为我们‘澈芯半导体’和‘澈行智能汽车研究院’最优质的抵押物和现金流补充。”
林澈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充满活力的城市景象,缓缓道:“宁德的成功,验证了我们转向硬科技战略的绝对正确性。它也告诉我们,投资于代表未来、代表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实体科技,不仅能获得最丰厚的回报,更能参与到塑造时代的过程中去。”
他的眼神愈发深邃:“这100亿,是过去的眼光结出的硕果,更是投向未来的、最有力的一颗石子。告诉陈默和李斌他们,我们的‘硬科技’舰队,弹药前所未有的充足。接下来,该我们去深水区,迎接更大的风浪了。”
车窗外的阳光,为林澈的侧脸镀上了一层金边,也照亮了前方那条通往硬核科技巅峰的、充满挑战与荣耀的征途。”。
喜欢重生2010:从投资小米开始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2010:从投资小米开始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