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天佑把钢笔从笔记本上抬起,墨迹在纸上留下一个圆点。
窗外雨停了,天边透出灰白。
他合上本子,站起来整理西装袖口,那枚刻着“格物致知”的袖扣闪了一下。
手机震动。孙连城来电。
“祁书记,晨会材料准备好了,数据有点难看。”声音低沉,带着一丝犹豫。
“发我邮箱。”祁天佑说,“十分钟后会议室见。”
他打开电脑,邮件已到。附件是《京州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
翻到第三页,Gdp增速同比下降1.8%,工业用电量下降9.2%,失业率上升至5.7%。
备注栏写着:环保整改导致多家高耗能企业停产,新项目尚未落地。
祁天佑没说话,只回了一个“好”字。
十分钟后的会议室,气氛凝重。
投影屏上的曲线一路向下。孙连城坐在角落,手里捏着一支笔,指节发白。
“讲真。”祁天佑开口,“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发展慢,而是方向错了。”
所有人都抬头。
“我们盯着关停了多少厂,罚了多少人,却没人问——新动能在哪?”
没人接话。
祁天佑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词:新能源、智能制造、绿色建材。
“这不是我要搞的新花样。”他说,“这是中央文件里写明白的路。”
他翻开随身带的文件夹,抽出一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导意见》,扔在桌上。
“这份文件,三月五号签发。你们知道发改委什么时候收到的吗?
三月六号早八点。而我在三月五号晚上十一点就看完了全文。”
有人低头翻资料。
祁天佑继续说:“双碳目标不是口号,是倒计时。数字经济不是概念,是战场。
我们不能再等政策落地才动手,得在政策出来前就布好局。”
孙连城抬起头:“可这些产业,京州没基础。招商难度大,万一……失败了,责任谁担?”
祁天佑看着他:“你怕担责?”
孙连城没回答。
“我也怕。”祁天佑语气缓下来,“但我更怕五年后回头看,我们错过了这班车。”
他转身打开ppt,调出一张地图。京州高新区被红圈标出。
“这里,三年内要建成全省最大的零碳产业园。用地指标、审批权限、财政配套,全部优先。”
“可资金呢?”有人问。
“第一批八千万专项资金已经到账。”祁天佑说,“不是用来救老企业的,是用来建新生态的。”
会议结束,孙连城没走。他站在窗边,看着楼下车辆进出。
“祁书记。”他低声说,“你是不是早就想好了?”
祁天佑正在收拾包。
“昨夜茶室散了以后,我看了四份文件,做了两套推演模型。”他说,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你是怕改革代价太大,群众受不了。”
孙连城点头。
“我也不确定百分之百成功。”祁天佑说,“但我确定一点——不改,死路一条。”
两人走出大楼,阳光刺眼。
祁天佑抬手挡了一下。
“去高新区看看。”他说。
车开进园区时,地面还有些泥泞。
远处几台吊车停在空地上,风吹得安全帽滚了一圈。
管委会负责人迎上来,脸上堆笑:“祁书记,您怎么亲自来了?”
“我就想看看这块地。”祁天佑指着前方一片荒地,“准备做什么用?”
“暂时……闲置着。”负责人小心地说,
“之前有家企业意向入驻,后来听说环保要求严,就没下文了。”
祁天佑没说话,一直往前走。
走到高压线塔下,他停下。
“认得这是什么工程吗?”
“国家电网的特高压线路。”负责人答,“说是‘绿电入城’项目,三个月内开工。”
“对。”祁天佑点头,“这条线一通,这里就是全省第一个能稳定供应绿电的工业区。”
他转头看向孙连城:“发改局今天就发函,启动零碳产业园前期审批。
用地指标从市级储备地划拨,优先保障。”
负责人脸色变了:“这……程序上是不是太快了?万一上面不批……”
“我会让上面批。”祁天佑说,“你要做的,不是找理由拒绝,而是准备迎接。”
回程车上,孙连城一直沉默。快到市委时,他突然开口:“你连电网规划都提前知道了?”
祁天佑望着窗外:“不是我消息灵通。
是有人只看新闻,有人看文件,而我看的是文件背后的趋势。”
孙连城低声说:“以前我觉得你激进。现在我才明白,你是看得远。”
祁天佑笑了笑:“不是我看得远。是我不能等。”
下午三点,市委小会议室召开专题调度会。
祁天佑站在投影前,屏幕上是一条曲线,横轴是时间,纵轴是关键词频次。
“这是我统计的近五年国家部委发文中‘新能源’‘数字化’‘绿色转型’的出现次数。”
他说,“每一年都在涨。这不是偶然,是信号。”
有人提出疑问:“超前布局会不会冒进?万一政策回调怎么办?”
“政策不会回调。”祁天佑语气坚定,“只会加码。我们不是赌,是在读趋势。
干部要下地,政策要见血。现在流的汗,是将来少流的血。”
会议结束,参会人员陆续离开。孙连城留到最后。
“我回去就让人重新梳理全区闲置厂房。”他说,“靠近电网和交通干线的,列为重点。”
祁天佑点头。
傍晚六点,祁天佑回到办公室。
桌上堆着十几份新兴产业可行性报告。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望向窗外的城市灯火。
笔尖落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破而后立,不止于破。”
手机响了。是郑归。
“祁哥,矿区那边有新线索。有个退休副局长的孙子,在境外注册了三家公司,资金流水异常。”
祁天佑记下账号信息。
挂了电话,他又打开电脑,调出一份加密文档。标题是《赵系资产代持初步排查清单》。
光标停在第七行,一个名叫“林建国”的名字被标红。
他正要保存文件,门被敲响。
秘书探头:“祁书记,高新区管委会刚送来一份材料。
说是有家企业主动申请入驻零碳产业园,但需要您签字确认前置条件。”
祁天佑抬头:“什么企业?”
“名字叫‘汉东智芯科技’。做智能传感器的。法人代表叫陈明远。”
祁天佑的手顿了一下。
这个名字,他在孙玉晓的论文附录里见过。曾为赵家提供过隐蔽通信设备技术支持。
他慢慢合上电脑。
手指轻敲桌面。
然后拿起笔,在审批单的“暂缓”栏打了个勾。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的一声。
《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