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孩儿知道您现在处境艰难,但您千万不要再做蠢事了……”
父子间的对话,充满了无奈和深情。
明珠于心不忍,望着纳兰性德痛苦的表情,眼圈泛红。
康熙二十四年六月,纳兰性德突然病情加重,急病突发,最终不治身亡。
明珠赶忙向康熙请假,康熙这才知晓纳兰性德已经病逝,心中悲痛万分。
乾清宫内,康熙紧急召见了李光地。
“臣李光地,参见皇上。”李光地跪地行礼,态度恭敬。
康熙摆了摆手,示意李德全带领其他人先行离开,只留下他和李光地二人在殿内。
“光地啊,容若病重以来,你一直不肯探望,朕知道,你是不敢,是也不是?”康熙眯起眼睛,紧紧地盯着李光地。
李光地被康熙的目光逼视得有些不自在,他的额头上渐渐渗出了一层细汗。
终于,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皇上,多年来,明相和索相一直在拉拢臣,臣……臣心里苦啊……”
康熙自然知道,索党和明党之间的争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再加上太子和大阿哥渐渐长大,朝臣们也纷纷开始站队。
他们或是选择支持太子党,或是站在大阿哥这一方。
这种局面让康熙感到十分棘手,因为他深知这其中的复杂性和敏感性。
索额图是太子党的核心人物,而明珠则是大阿哥的支持者。
这两个人都是朝中的宰相,权力极大,彼此之间相互制衡。
近年来,弹劾他们二人的奏折如雪片般飞来,甚至连御史们也多次对他们进行弹劾。
然而,康熙却将这些奏折都留中不发,并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
一方面,康熙明白这两个人都动不得。
他们在朝廷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轻易将其中一人撤职,恐怕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朝廷局势失控。
另一方面,康熙也担心一旦其中一人被撤职,另外一人就会失去制衡,从而变得更加难以掌控。
康熙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和无奈。
他深知,这其中一方是太子的舅舅,另一方则是大阿哥母亲惠妃的叔叔。
这复杂的关系让他感到无比沉重。
“哎……你实在不应该啊,容若他绝非牵涉党争之人。”康熙叹息着说道,“他在临终之际,是多么盼望你能去探望他一眼啊。”
康熙的思绪不禁飘回到两个月前,那时他亲自前往明珠府上探望病重的纳兰性德。
当纳兰性德看到康熙身旁仅有一名太监李德全时,他的心中顿时涌起一阵酸楚。
康熙敏锐地察觉到了纳兰性德的情绪变化,关切地问道:“容若,你是否想见李光地呢?”
纳兰性德缓缓地摇了摇头,似乎想要否认,但康熙却明白,他内心深处其实是多么渴望能见到自己的师傅啊。
尽管纳兰性德跟随李光地学习的时间仅有短短半年,但李光地对他来说,不仅是授业解惑的恩师,更是一生的挚友。
“皇上……臣……”李光地听闻康熙的话语,泪水早已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他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愧疚和懊悔。
康熙看到眼前的情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淡淡的哀伤。
他微微皱起眉头,轻轻挥动着右手,语气柔和地说道:“今日,你就随朕一同前去吧,切莫留下遗憾,去见容若最后一面。”
李光地听到康熙的话,如蒙大赦,连忙从地上站起身来。
他用衣袖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感激涕零地回答道:“遵旨!”
康熙转身回到乾清宫,迅速换上一身素色的便服。
与此同时,李光地也急匆匆地赶回自己的府邸,同样换上了一套素色的便服。
一切准备就绪后,康熙带领着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明珠的府邸走去。
一路上,众人都沉默不语,气氛异常凝重。
终于,他们来到了明珠的府门前。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所有人都感到十分诧异——府外的大门紧闭着,仿佛里面根本没有人居住一般。
而府内更是安静得可怕,丝毫没有举办丧事的迹象。
李德全见状,急忙上前去叩门,“砰砰砰……”他连续敲了三下门,但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砰砰砰……”李德全又敲了三下门,依旧是一片死寂。
“皇上……”李德全面露难色地看向康熙。
康熙嘴角泛起一抹苦笑,轻声说道:“继续叩门。”
话音未落,只听得“嘎吱”一声,大门竟然被缓缓地打开了一条缝隙。
那管家从门缝里探出头来,抬头一瞅,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哎呀妈呀,他认出了眼前的人,这不是当今圣上康熙皇帝吗!
管家手忙脚乱地打开大门,满脸惊恐地跪地磕头,结结巴巴地说道:“皇……皇上,您……您来了。”
康熙面沉似水,一言不发地大步迈进明珠府。
这座府邸此刻显得异常安静,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管家见状,急忙迎上前去,想要为康熙引路,口中说道:“皇上,小的这就去通报明相……”
然而,康熙却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沉声道:“不必了,直接带朕去容若的灵堂。”
管家不敢有丝毫迟疑,连忙应道:“遵命。”
明珠府规模宏大,庭院错落有致。
管家领着康熙穿过正院,一路前行,终于来到了少东家的院子。
这里与其他地方不同,四处都悬挂着白色的缟素,一片素白,令人心情沉重。
女人们身着素袍,正跪在地上烧着纸钱,不时传出低低的哭泣声。
侍卫们则整齐地跪在一旁,肃穆地守护着灵堂。
就在这时,明珠匆匆忙忙地赶来,一见康熙,便急忙下跪行礼,道:“臣明珠,参见皇上。”
康熙微微点头,示意他起身,然后说道:“不必多礼,朕要见容若最后一面。”
明珠赶忙站起身来,这时他才注意到,康熙的身后,李光地正冲着自己施礼。
他也赶忙还礼,说道:“文渊阁大学士,多谢您来送容若最后一程。”
《康熙正史》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康熙正史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康熙正史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