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玄秦

楠枫秦生

首页 >> 金戈玄秦 >> 金戈玄秦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真不是大佬我负责无敌天下混灵武帝徒儿下山之后祸害你老婆去吧叶辰沈傲雪青洲大散修人在修仙界,系统要我娶妻纳妾万古神帝最新章节目录财团大佬的小娇妻又飒又野凡人修仙,从获得大帝记忆开始诸天末日狂潮:与神明同行
金戈玄秦 楠枫秦生 - 金戈玄秦全文阅读 - 金戈玄秦txt下载 - 金戈玄秦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4章 杀神白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一章 燕质奇遇与尸解仙缘

秦昭王十三年的燕国蓟城,质子府的角落积满尘埃。年仅二十的白起蜷缩在草榻上,玄色囚服上的血痕早已发黑。作为秦国派往燕国的质子,他已在这座异乡牢笼中度过了五个春秋。窗外传来燕军操练的呐喊,夹杂着对“蛮秦”的鄙夷,这些声音像针一样刺进他的心脏。

燕国的冬天格外寒冷,灵脉稀薄的蓟城连最低阶的“聚气符”都难以催动。白起自幼在秦国军营长大,虽未觉醒灵根,却练就一身铜皮铁骨,更精通军中搏杀之术。在燕国为质的日子里,他最大的慰藉是偷偷研读父亲留下的《军阵残篇》,书中记载的“玄甲阵”图谱被他摩挲得边角发白。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一个雪夜。燕国贵族因秦国攻韩而迁怒质子,将白起拖至城外乱葬岗活埋。冻土中的寒意渐渐吞噬意识时,他的指尖触到一块温热的古玉——这是他随身携带的唯一遗物,据说是先祖从祖巫祭坛旁所得。古玉遇血发光,一股苍凉的灵力涌入体内,白起在昏迷前仿佛看到无数甲士虚影从地下升起。

再次醒来时,白起发现自己身处一座地下古墓。墓室石壁上刻满诡异的符文,中央石台上躺着一具身着玄甲的古尸,手中握着一卷玉简。古尸的眉心与他胸前的古玉产生共鸣,一道残魂从玉简中飘出:“吾乃商末尸解仙,候汝千年矣。”残魂化作流光融入白起眉心,无数术法口诀瞬间印入脑海——这正是失传已久的“玄甲尸兵诀”。

按照玉简记载,白起在古墓中修炼三月。他以自身精血催动古玉,唤醒墓中三百具陪葬士兵的尸骨,以“尸解术”炼制为听候差遣的尸兵。这些尸兵刀枪不入,行动如电,眼中闪烁着幽冥之火。白起身着古尸留下的玄甲,手持青铜长刀,玄甲上的符文与尸兵产生共鸣,形成一道煞气护体的屏障。

此时秦国传来消息:秦武王举鼎身亡,诸公子争夺王位,在燕国为质的嬴稷处境危险。白起知道,这是回归秦国的契机。他率领三百尸兵夜袭燕军营地,尸兵以诡异的“幽冥步”穿梭于敌阵,青铜刀斩碎燕军的灵脉防御。白起亲手斩杀燕国主将,割下其首级悬于营门,燕人畏惧其神威,不敢追击。

护送嬴稷归秦的路途艰险异常。赵、魏、韩等国修士沿途拦截,试图夺取嬴稷作为要挟秦国的筹码。在太行山隘口,他们遭遇赵国“兽魂修士营”的伏击,赵军修士化作半兽形态,利爪能撕裂普通玄甲。白起祭出“尸山阵”,三百尸兵叠成小山,煞气冲天,竟吓得赵军妖兽四散奔逃。

渡过黄河时,秦军接应的船队尚未抵达,韩军修士已追至岸边。白起命尸兵列阵抵御,自己则跳入冰冷的河水,以精血为引催动古玉,竟短暂召唤出河伯虚影。巨浪滔天而起,将韩军战船掀翻,嬴稷望着水中如战神般的白起,心中埋下敬畏的种子。

历经半年跋涉,白起终于将嬴稷安全护送回咸阳。此时秦昭王已继位,宣太后芈八子临朝听政。当白起带着三百尸兵出现在咸阳宫前时,满城震动——没人能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质子,竟掌握着如此诡异霸道的术法。宣太后看着尸兵眼中的幽冥之火,又惊又喜,当即任命白起为“左庶长”,掌管秦国的“玄甲尸兵营”。

入宫谢恩时,宣太后以“子母蛊”试探白起忠心。她将一枚蛊虫置于酒中,笑言:“饮此酒者,即为我大秦心腹。”白起看穿蛊术却面不改色,一饮而尽。蛊虫入体后竟被他体内的尸解仙灵力吞噬,宣太后暗自惊叹其体质非凡,对这位新晋将领更加器重。

在咸阳的日子里,白起潜心修炼“玄甲尸兵诀”,同时研究秦国的灵脉分布。他发现咸阳城的地脉龙气虽盛,却因历代征战而残留着大量怨气,这些怨气正是滋养尸兵的绝佳养料。在城郊的乱葬岗,白起布下“聚煞阵”,将怨气引入尸兵体内,三百尸兵的战力又增三成,玄甲上的符文愈发清晰。

秦昭王四年,韩、魏联军攻秦,兵临函谷关。宣太后力排众议,任命白起为主将迎敌。临行前,白起前往太庙祭拜,在祖巫祭坛前,他胸前的古玉再次发光,与祭坛产生共鸣。白起仿佛听到先祖的低语:“以杀止杀,以煞镇煞,此乃汝之宿命。”他握紧青铜刀,眼中闪过决绝的寒光——属于杀神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

第二章 伊阙扬威与修罗金丹

函谷关的烽烟划破夜空,韩魏联军的“七星阵”在关外亮起,七道光柱直冲云霄,将灵脉之力汇聚成巨大的剑影,直指关隘。白起立于关楼之上,玄甲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三百尸兵列阵于城下,幽冥之火与敌军的灵脉光剑形成诡异的对峙。

“联军兵力十倍于我,且有金丹修士压阵。”副将忧心忡忡地禀报,手中的灵脉地图标注着敌军的布阵——韩军居左,魏军居右,兵力分散却相互呼应。白起的重瞳(修炼尸解术后觉醒的异能)能看穿阵法流转,冷笑一声:“此乃一盘散沙,韩魏各怀异心,必可破之。”

他连夜制定战术:命少量秦军正面佯攻,吸引联军注意力;自己则率领玄甲尸兵营从侧翼的“断云谷”突袭,目标直指魏军大营。断云谷地势险要,寻常军队难以通行,但白起的尸兵能以幽冥步贴地滑行,悄无声息地穿过峡谷。

黎明时分,秦军的“灵脉炮”突然轰击韩军阵地,韩将暴鸢果然率军全力反击。就在此时,白起的尸兵如鬼魅般出现在魏军背后,青铜刀劈碎营寨的防御符文。魏军主将公孙喜正在与金丹修士献祭灵脉,猝不及防之下被尸兵包围,祭台被掀翻,灵脉之力暴走。

“结尸山血海阵!”白起一声令下,三百尸兵同时释放煞气,与战场上的鲜血、尸骸产生共鸣。地面裂开缝隙,无数冤魂被召唤而出,在阵中形成血色洪流。魏军士兵被冤魂附体,自相残杀,公孙喜试图以金丹灵力抵抗,却被白起一刀枭首,灵力被阵法吞噬。

解决魏军后,白起马不停蹄回师夹击韩军。韩军见魏军溃败,军心动摇,七星阵的光芒紊乱。白起催动尸兵阵中的冤魂,化作韩军先祖的模样现身阵前,韩军士兵以为是祖先显灵谴责,纷纷放下武器。暴鸢虽奋力斩杀数名尸兵,最终仍被白起的青铜刀刺穿心脏,临死前眼中充满对幽冥之术的恐惧。

伊阙之战,秦军以少胜多,斩杀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俘虏金丹修士七名。白起下令将敌军尸骸填入断云谷,布下“镇魂阵”,将二十四万亡魂炼化为阵眼,此地从此成为秦国的“煞灵禁地”,寻常修士靠近即会心神失守。经此一战,白起的名声传遍列国,“杀神”之名初显。

班师回朝后,秦昭王破格封白起为“大良造”,赏赐咸阳城外的灵脉田百亩。宣太后亲自为他斟酒,蛊虫在酒中化作符文融入白起体内:“武安君(此时白起尚未获封武安君,此处为伏笔)之功,堪比商君,愿你为我大秦镇守西陲。”白起单膝跪地,玄甲上的煞气与体内的尸解仙灵力交织,形成淡淡的修罗虚影。

战后,白起在煞灵禁地闭关三月。二十四万亡魂的怨气源源不断涌入体内,与尸解仙灵力融合,在丹田形成一颗漆黑的金丹,金丹表面浮现无数哀嚎的 faces——这便是“修罗金丹”,一种以杀道和怨气修炼而成的特殊金丹。出关时,白起的重瞳能直接看到修士的灵力弱点,玄甲尸兵也进化出“噬魂”能力,可直接吞噬敌人灵力。

秦昭王十五年,白起率军攻魏,目标是魏国的“河东灵脉”。魏国在此布下“九曲连环阵”,以九条灵脉支流为阵脚,防御固若金汤。白起并不强攻,而是命尸兵潜入灵脉支流源头,以自身煞气污染水源。三日之内,河东灵脉的纯净灵力变得浑浊,九曲连环阵的光芒黯淡,魏军修士灵力紊乱,战斗力大减。

“破阵之时已到!”白起亲率精锐突袭阵眼,修罗金丹释放的煞气与浑浊的灵脉产生共鸣,整个阵法剧烈震荡。魏军主将见阵脚松动,试图引爆灵脉同归于尽,却被白起的青铜刀斩断灵脉传导,自己反被暴走的灵力撕碎。秦军顺利夺取河东灵脉,白起命人在此建立“炼煞池”,将灵脉煞气转化为尸兵的养料。

夺取河东后,白起乘胜追击,连下魏国六十一座城池,兵锋直指魏都大梁。魏惠王被迫割让河西之地求和,献上“玄冰玉髓”等灵脉至宝。白起将玄冰玉髓融入修罗金丹,金丹表面的黑气中多了一丝冰晶光泽,既能释放煞气,又能冻结敌人灵力,术法更为全面。

此时的白起已成为秦国的“军神”,列国闻其名而丧胆。他的玄甲尸兵营扩编至三千人,每一名尸兵都经历过上百场战斗,煞气之重连秦国修士都不敢靠近。白起本人则愈发沉默寡言,修罗金丹的影响让他眼底时常闪过暴戾之气,只有在深夜擦拭那枚古玉时,眼中才会流露出片刻温情——古玉中的尸解仙残魂正在逐渐消散,提醒他不要被杀道吞噬心智。

秦昭王二十七年,白起迎来新的挑战——赵国经“胡服骑射”改革后实力大增,赵军修士与草原妖兽签订血契,能化身半兽形态,战力强悍。在阏与之战中,秦军失利,主将胡阳战死。消息传回咸阳,宣太后召开紧急朝会,白起主动请缨:“赵军虽勇,然妖兽畏煞,臣请率军破之。”

出征前夜,白起来到煞灵禁地,二十四万亡魂在阵中哀嚎。他运转修罗金丹,将亡魂煞气注入三千尸兵体内,尸兵的玄甲浮现出妖兽骨骼纹路,竟能短暂模拟妖兽形态。白起抚摸着胸前的古玉,残魂留下的最后意念在脑海中回响:“煞气过盛则自噬,杀神亦需守心。”他望着天边的残月,知道与赵国的决战,不仅是军事的较量,更是对自身道心的考验。

第三章 长平鏖战与幽冥战甲

长平谷的雾气带着血腥味,赵军的“兽魂大阵”在谷中展开,十万骑兵化作狼、豹、熊等猛兽形态,灵脉波动形成巨大的兽影,笼罩整个战场。廉颇立于高台上,手持“镇兽符”稳定军心,他知道秦军主将白起已至,这场关乎天下归属的决战,终于拉开序幕。

白起的中军帐内,沙盘上标注着长平的灵脉走向。他的重瞳透过沙盘,能看到赵军兽魂大阵的能量来源——谷内深处的“血煞灵泉”,这处灵泉因历代征战而蕴含大量血气,正是赵军妖兽的力量源泉。“断其灵泉,赵军自溃。”白起对副将王龁下令,“你率军攻其正面,我带玄甲尸兵营绕后。”

秦军的正面进攻异常猛烈,灵脉炮发射的“破甲弹”带着法家符文,撕裂赵军的兽魂护盾。但赵军依托血煞灵泉,很快修复防御,双方陷入僵持。廉颇看着秦军的攻势,冷笑:“白起不过如此,待其粮草耗尽,自会退兵。”他不知道,白起的真正杀招正在悄然展开。

白起率领三千尸兵潜入长平谷西侧的“绝命崖”,这里是血煞灵泉的灵脉支流所在地。尸兵以幽冥步攀岩而上,玄甲与岩石摩擦无声无息。白起取出青铜刀,刀身吸收月光,煞气凝聚成一道漆黑的刀芒,对着崖壁斩下。山体震动,支流被斩断,血煞灵泉的灵力供应顿时减少三成。

赵军的兽魂大阵出现波动,部分妖兽形态的士兵灵力不稳,现出人形。廉颇大惊,连忙调动预备队加固灵泉防御。就在此时,白起的尸兵从绝命崖俯冲而下,直扑灵泉核心区。尸兵身上的煞气克制妖兽灵力,赵军的狼骑兵一触即溃,被尸兵的噬魂能力吸成干尸。

“焚天烈焰阵,起!”白起祭出修罗金丹,金丹黑气与灵泉血气混合,化作熊熊烈火。这火焰并非凡火,而是能燃烧灵力的“幽冥火”,血煞灵泉在烈火中沸腾,精纯的灵力被烧毁,只剩下污浊的煞气。赵军妖兽失去能量来源,哀嚎着变回人形,军心大乱。

廉颇被迫下令撤军,退守百里石长城。白起率军追击,在石长城下再次布下尸山血海阵,冤魂化作赵军亲人的模样,在阵前哭泣哀嚎。守城的赵军士兵心神动摇,不少人放下武器投降。廉颇斩杀数名逃兵才稳住阵脚,却已是强弩之末——血煞灵泉被毁,赵军的兽魂秘术难以施展。

就在此时,赵国传来换将的消息——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以赵括取代廉颇为主将。赵括年轻气盛,一到任就下令全军出击,试图夺回血煞灵泉。白起闻讯大笑:“赵括小儿,不知兵事,长平必破!”他命王龁诈败,引诱赵军进入预设的“口袋阵”。

赵括果然中计,率军倾巢而出。当赵军主力进入长平谷时,白起下令封死谷口,启动早已布下的“锁灵阵”。金色的法绳从地下涌出,将整个山谷封锁,灵脉炮对准谷内轰击,幽冥火再次燃起,断绝了赵军的灵力来源。赵军被困在谷中,粮草断绝,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剧。

四十九天后,赵括率军突围,被白起一箭射穿心脏。失去主将的赵军彻底崩溃,四十万士兵放下武器投降。面对如此多的降卒,白起的修罗金丹剧烈跳动,杀戮的欲望几乎失控。他召集诸将商议:“赵卒反复无常,若不斩之,必为后患。”最终下令:将四十万降卒全部坑杀。

坑杀降卒的场面惨绝人寰。白起在长平谷中心布下“聚煞阵”,四十万亡魂的怨气被强行凝聚,形成一件漆黑的战甲悬浮在空中,战甲上布满人脸虚影,散发着令人窒息的煞气——这便是“幽冥战甲”,一件以无数冤魂炼制而成的邪器。当白起穿上战甲时,修为瞬间突破至化神期巅峰,重瞳中只剩下冰冷的杀意。

长平之战结束后,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白起率军乘胜追击,兵临邯郸城下。赵人听闻白起到来,婴儿夜啼不止,百姓纷纷逃往他国。邯郸城内的灵脉因恐惧而紊乱,连赵国的护国大阵都难以维持。赵王不得不派使者赴秦求和,献上“和氏璧”等至宝,割让六城。

白起班师回朝时,咸阳百姓夹道欢迎,却又畏惧地不敢靠近——他身上的幽冥战甲煞气太重,所过之处草木枯萎。秦昭王亲自出城迎接,见白起的战甲散发着不祥之气,眼中闪过一丝忌惮。宣太后将“武安君”的印玺授予白起,玺印上的法家符文与战甲煞气碰撞,发出滋滋声响。

战后,白起在咸阳城外修建“镇魂塔”,将长平之战的部分冤魂封印其中,试图缓解战甲的反噬。但幽冥战甲已与他的修罗金丹融为一体,煞气不断侵蚀其心智。有时在梦中,他会看到四十万冤魂向他索命,青铜刀上的符文也开始变得扭曲。古玉中的尸解仙残魂彻底消散,再也无人能提醒他守心之道。

秦昭王四十八年,秦再次伐赵,白起因病未能出征,秦军在邯郸城下失利。秦昭王强令白起出兵,白起上书劝谏:“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秦昭王不听,派范雎催促。

白起被迫带病出征,行至杜邮时,秦昭王的赐死诏书送到。诏书称:“武安君数逆王命,心怀怨望,赐剑自裁。”白起看着诏书,又看了看身上的幽冥战甲,终于明白——自己的煞气太重,已让秦王和范雎感到恐惧。他拔出青铜刀,重瞳中第一次流下泪水,不是为自己,而是为那数十万亡魂。

第四章 杜邮泣血与煞气永存

杜邮的寒风卷着沙尘,打在白起的幽冥战甲上,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使者捧着赐死的宝剑立于面前,身后的秦兵虽不敢直视白起,却个个握紧兵器——这位杀神即使被赐死,身上的煞气仍让人心惊胆战。白起抚摸着战甲上的人脸虚影,那些都是长平之战的冤魂,此刻仿佛在嘲笑他的结局。

“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白起拔出青铜刀,刀身映出他布满血丝的重瞳。幽冥战甲突然爆发出强烈的煞气,周围的秦兵被震得连连后退。他想起伊阙之战的辉煌,长平之战的惨烈,镇魂塔的冤魂,还有宣太后的信任、秦昭王的忌惮、范雎的谗言,一生的画面在脑海中闪过。

良久,白起自嘲地笑了:“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他举起青铜刀,却没有立刻自刎,而是运转最后的修罗金丹,将幽冥战甲的煞气全部注入咸阳城的地脉。战甲上的冤魂虚影化作流光,融入大地,整座咸阳城的结界突然光芒大盛。

“秦若有难,吾魂必归!”白起留下最后的血誓,横刀自刎。青铜刀落地的瞬间,天地变色,长平方向传来隐隐的哀嚎,咸阳城的地脉龙气与煞气交织,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使者上前检查,发现白起的尸身迅速干瘪,唯有胸前的古玉完好无损,玉上刻着一行新的符文——这是白起以精血留下的“煞灵誓约”。

秦昭王得知白起自尽,表面平静,实则暗中松了口气。他下令将白起的尸身运回咸阳,葬于城东,却不敢为其立碑,更不敢举行葬礼——幽冥战甲的煞气虽已融入地脉,但白起的杀名实在太过恐怖。范雎建议销毁白起的玄甲尸兵营,秦昭王却犹豫了——这些尸兵虽是邪术,却是秦国的战力。

最终,秦昭王下令将玄甲尸兵营封印在镇魂塔下,以法家符文镇压。白起的青铜刀和古玉被收入国库,古玉上的煞灵誓约让历代秦王忌惮不已,无人敢佩戴。只有在秦国危难之际,国库看守才会隐约听到古玉发出的低鸣,仿佛有战神在地下苏醒。

白起死后,秦国的军事力量受到重创。王龁、王陵等将领虽勇猛,却没有白起的煞气战阵,多次攻赵失利。秦昭王这才意识到失去的不仅是一位将领,更是一种震慑天下的力量。他偷偷前往白起墓前祭拜,发现墓旁的草木都呈黑色,煞气竟比生前更重,吓得落荒而逃。

宣太后临终前,特意留下遗诏:“白起虽死,其煞护秦,当善待其墓。”但随着时间推移,白起的事迹逐渐被淡化,甚至有人将长平之战的惨状归咎于他的残暴。直到秦庄襄王时期,吕不韦主持编撰《吕氏春秋》,才客观记录了白起的战功,称其“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秦军在灭赵过程中遭遇顽强抵抗,邯郸城的灵脉防御异常坚固。危急时刻,秦始皇想起白起的煞灵誓约,前往杜邮祭拜。当他的龙气触碰到白起的埋骨之地时,咸阳城的地脉突然震动,幽冥战甲的煞气重现,化作白起虚影冲向邯郸。赵军的灵脉防御在煞气冲击下崩溃,秦军顺利破城。

战后,秦始皇为白起平反,追赠“武烈王”称号,在墓前立碑,碑上刻着“杀神白起之墓”。他下令释放镇魂塔下的玄甲尸兵,编入自己的“祖巫亲卫”,这些尸兵在统一战争中屡立奇功,煞气与祖巫血脉形成奇特的共鸣。青铜刀和古玉被置于阿房宫的“镇秦殿”,成为秦国的镇国之宝。

秦末战乱时,刘邦率军攻入咸阳,欲毁白起墓泄愤——他的故乡沛县曾有子弟死于长平之战。张良连忙劝阻:“白起煞气护秦,毁其墓必遭反噬。”刘邦不听,派人挖掘墓冢,却见一股黑气从墓中涌出,化作白起虚影,吓得士兵四散奔逃。此后再无人敢动白起墓,连项羽火烧阿房宫时,都刻意避开镇秦殿,青铜刀和古玉得以保存。

汉武帝时期,北方匈奴入侵,汉军屡战不利。董仲舒建议:“白起煞气可克匈奴,陛下当祭拜其墓,借杀神之力。”汉武帝派人前往咸阳,发现白起墓上的煞气仍在,祭拜后汉军果然大胜。汉武帝下令重修白起墓,建立“武安君祠”,四时祭祀,白起的煞气成为汉朝抵御外敌的精神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起的形象逐渐神化。民间传说他死后化作“煞星”,每逢战乱便会现身护佑华夏;军事家们研究他的战阵,将“尸山血海阵”改良为“破军阵”,成为兵家必修之术;灵脉修士则认为他的幽冥战甲与地脉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煞灵脉”,修炼此脉者战力强悍却易遭反噬。

第五章 煞星传说与战魂不朽

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曹操军粮不济,濒临绝境。深夜,曹操在帐中祈祷,恍惚间看到一位身着玄甲的将军立于帐外,煞气冲天却眼神坚定。“我乃秦武安君白起,”将军开口,“袁军劫粮必经乌巢,可设伏破之。”曹操惊醒,依言派张辽、徐晃夜袭乌巢,果然大胜。战后曹操在官渡修建“白起祠”,香火不绝。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白起的煞星传说更加盛行。石勒、苻坚等少数民族君主都曾祭拜白起,试图借助其煞气争霸天下。前秦丞相王猛精通术法,曾试图沟通白起战魂,却被幽冥煞气反噬,大病三月。他感叹:“杀神之威,非异族可借。”

唐代的兵书《太白阴经》详细记载了白起的战阵之术,将“尸山血海阵”列为“绝杀阵”之首,强调此阵“需以大怨大煞为基,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用”。李靖、李绩等名将都曾研习白起的战术,但无人敢修炼幽冥战甲之类的邪术,只是借鉴其“以煞制敌”的理念。

宋代,理学兴起,白起坑杀降卒的行为遭到批判。程颐、朱熹等理学家称其“不仁不义,煞气缠身乃天道报应”。但在民间,白起的杀神形象依然深入人心,尤其是在军队中,士兵们相信祭拜白起能提升战力。岳飞年轻时曾前往白起祠祭拜,据说获得了煞气加持,枪法更加凌厉。

元代,蒙古统治者虽不推崇汉族将领,却对白起的煞气战阵充满敬畏。忽必烈下令修复白起墓,禁止在墓旁放牧砍柴,称其“煞灵护地,不可惊扰”。蒙古军中的萨满甚至模仿白起的尸兵术,炼制“骷髅兵”,但威力远不及玄甲尸兵,反而因邪术反噬导致军中瘟疫流行。

明代,《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将白起塑造成“地府战神”,掌管幽冥兵将。军事家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借鉴白起的“焚天烈焰阵”,改良出“火器焚倭阵”,在台州之战中大破倭寇。他在《纪效新书》中写道:“白起之术虽险,其‘断敌灵脉’之理,今日仍可用之。”

清代,乾隆皇帝为白起平反,称其“为秦统一立下赫赫战功,坑杀降卒乃当时形势所迫”,将其列入“历代名将祠”。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后,曾祭拜白起祠,祈求煞气护佑国门。可惜清军腐朽,杀神煞气也难挽回败局,白起祠在战火中遭到破坏。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不少将领都以白起为偶像。冯玉祥在咸阳重修白起墓,题词“战神不死”;李宗仁在台儿庄战役前,效仿白起“破釜沉舟”,下令炸毁渡河船只,最终取得胜利。军事家蒋百里在《国防论》中分析白起的战术:“集中优势兵力,断敌后勤,白起之法,至今仍是制胜之道。”

新中国成立后,对白起的评价更加客观。历史学家肯定其军事才能,认为他的战术思想对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批判其坑杀降卒的残暴行为,强调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白起墓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杀神白起”成为历史研究和文艺创作的重要题材。

如今,在咸阳的白起墓前,仍能感受到淡淡的煞气。灵脉研究者发现,此处的地脉确实与其他地方不同,蕴含着强烈的能量波动,这种波动与古籍记载的“煞灵脉”特征高度吻合。当地百姓说,每逢阴雨天,墓旁会传来隐隐的战鼓声,仿佛白起的玄甲尸兵仍在操练。

白起的青铜刀和古玉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古玉上的煞灵誓约虽历经千年,仍能清晰辨认。灵脉专家用现代仪器检测,发现古玉中蕴含的能量场能影响周围的电子设备,这或许就是古人所说的“煞气”。每年都有许多军事家、历史学家和灵脉爱好者前来参观,感受这位杀神的传奇与争议。

从燕国质子到武安君,从尸解仙缘到幽冥战甲,从长平鏖战到杜邮泣血,白起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争议。他是战场上的杀神,以铁血手段为秦国统一铺平道路;他是术法界的异类,以冤魂煞气修炼出独特的力量;他是历史上的争议人物,残暴与功绩并存。

但无论评价如何,白起的战魂永远留在了华夏大地。他的战术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军事家,他的煞气传说融入了中华文明的灵脉,他的故事提醒着后人:战争是残酷的,力量是危险的,唯有心怀敬畏,才能驾驭力量,止戈为武。正如白起最后的血誓“秦若有难,吾魂必归”,这位杀神的战魂,早已化作中华民族精神灵脉的一部分,永远守护着这片他曾为之征战的土地。

《金戈玄秦》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金戈玄秦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金戈玄秦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穿书后和反派boos同生共死了一世之尊魔法史记苏泽列传退婚后,她在年代吊打重生小白花和离后王爷真香了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锦衣御明悍明覆手绝色嫡女一睁眼,禁欲太子掐腰宠神权之上万界永仙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仙农宗甜宠贴身辣妻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三国:东归志!皇道锦鲤嫁到:重生极品农家
经典收藏诸天最强路人老祖道友,你听我解释啊!次元末世之完美融合带着神棺去修仙末日冰原之大道唯一英灵:只有我知道夏国历史?无上至尊之十二魔神重生八零,我靠种田暴富了召唤梦魇史上最强供应商系统登神魔尊他超凶今生我不会放手龙飞腾舞一灰色世界龙帝炼成我捡到了一部机甲萌宝妈咪宠翻天林雨时厉承西开了一间网吧后,我无敌了禁师帝二代:大汉储君!举世无双
最近更新开局扫地三百年,一键功德成神仙开局负债4000亿,被迫科技修小师妹明明超强却想着怎么摆烂呢被迫重生后,你来殉我苟在家族种神树,签到就能变强极拳暴君之从横压一世到征伐万界开局签到神兽蛋,我御兽贼6满级机械师修仙,六岁带飞仙门废脉?我靠肝经验逆天改命我的续命粮是只傻兔子武侠召唤,开局创建天外天苟道慎行:系统带我捡漏诸天穿书仙侠,我成了对照组猫系仙师柳青修仙传万古神帝我无敌了雪灾为奴,逆袭成王重生之墨世逆途九世雷帝笑谈历史名人分身模拟:从开局濒死到出世无敌
金戈玄秦 楠枫秦生 - 金戈玄秦txt下载 - 金戈玄秦最新章节 - 金戈玄秦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