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做皇帝

老老王的梦

首页 >> 回到明末做皇帝 >> 回到明末做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岁无敌小皇孙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我的姑父叫朱棣特种兵之神话传说大唐极品帝婿大唐:吃货将军带着农场混异界亮剑:我只打硬仗大唐:我在长安开商场去大明扶贫
回到明末做皇帝 老老王的梦 - 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文阅读 - 回到明末做皇帝txt下载 - 回到明末做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2章 孙元化平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一节:旧案沉渣起波澜

宁远城外的校场上,杀声震天。新军火器营的士兵们以整齐的队列进行着装填、瞄准、射击的循环操练,燧发枪的爆鸣声连绵不绝,白色的硝烟如同地泉般一次次喷涌、弥漫,又被辽东凛冽的寒风迅速撕扯、吹散。骑兵营则在更广阔的场地上奔腾驰骋,马刀雪亮,蹄声如雷,卷起漫天烟尘。

王磊一身戎装,并未披戴那身御赐的蟒袍玉带,而是与普通将校无异的铁甲,站立在点将台上,面色冷峻地注视着下方的训练。自那夜总镇府宴席之后,他练兵愈发严苛,几乎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士兵们虽苦不堪言,但无人敢有怨言。因为他们亲眼见过这位副总兵是如何与士卒同甘共苦,也深知他所说的“要想活下去,活出人样,就得靠手里的刀枪”是何等残酷的真理。那五千两“羞辱性”赏银的传闻早已在军中悄悄流传,反而更激发出一种同仇敌忾、自强不息的血气。

一名亲兵快步上台,低声禀报:“总镇,京师来的天使已入城,传旨意,请总镇回府接旨。”

王磊眉头微动。又是圣旨?距离上次升迁旨意到来不过月余,这次又会是什么?是进一步的“恩赏”,还是……敲打?他面上不动声色,吩咐副将继续督操,自己则带着一队亲兵拨马回城。

总镇府门前香案早已设好。来的并非王承恩那般地位的太监,而是一位面生的中年宦官,神色倨傲,带着京师天使特有的、对边镇武夫的疏离与矜持。宣旨的流程一如既往,骈四俪六的辞藻听得人头晕,但核心意思却让王磊心中猛地一震。

旨意并非直接关乎他,而是翻出了一桩尘封数年的旧案——登莱巡抚孙元化案!

旨意中称,经查,原登州巡抚孙元化,虽有驭下不严之过,致有孔有德、耿仲明等部将叛乱,然其心仍在社稷,其才实属难得。尤其于西洋火器之引进、仿制、运用,颇有建树,于国朝武备确有贡献。先前论罪弃市,实属量刑过重。今特旨昭雪,追复原官(虚衔),准其归葬故里,并允许其子孙承荫。

这旨意来得突兀,且语义含糊。所谓“经查”,是经谁查?为何在此时旧事重提?王磊跪在地上,心思电转。他敏锐地注意到,旨意最后轻描淡写地加了一句:“……着辽东副总兵王磊,体察圣意,若有余力,可酌情考量登州火器旧匠之收用,以为练兵之助。”

王磊瞬间明白了。这绝非皇帝突然念及孙元化的旧功或心生怜悯。崇祯皇帝的性格,他通过洪承畴的信和自身的遭遇已深有体会,绝非宽厚念旧之主。这背后定有推力。而最后那句看似随口的“着王磊酌情考量”,更是将皮球巧妙地踢到了自己这边。

“臣,王磊,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王磊压下心头波澜,恭敬接旨。起身后,他示意亲兵取来一包早已备好的银两,不动声色地塞给宣旨太监:“公公远来辛苦,些许茶资,不成敬意。”

那太监掂了掂钱袋的分量,脸上的倨傲之色稍减,挤出一丝笑容:“王总镇客气了。皇爷对总镇可是寄予厚望啊。”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这孙巡抚的案子,能翻过来,可是不易。朝中有人下了大力气,汤若望汤先生连着上了好几道奏疏,陈说火器之利,言及孙巡抚之冤,甚至求到了宫里几位娘娘那儿……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王总镇您在宁远仗打得漂亮,皇爷和朝堂诸公,总算又想起这西洋火器的好处了。这差事,皇爷可是默许,交给您来办了。”

王磊心中豁然开朗。果然是他和汤若望此前秘密商议的后续!自宁远大捷后,他深知燧发枪与新式练兵法虽初见成效,但要想持续壮大,乃至对抗未来的巨大风险,必须有一个稳定、高效、技术先进的后方基地和人才来源。登州,这个孙元化曾经苦心经营的火器重镇,虽遭叛乱破坏,但其遗留的工匠、技术积累,乃至潜在的西洋技师资源,都是无价之宝。

然而,孙元化是钦定罪臣,直接触碰与其相关的一切都是政治禁忌。因此,在王磊的授意和资金支持下,留在京师的汤若望开始活动。汤若望以其西洋传教士的特殊身份,以及精通历法、火器的学识,得以出入宫廷,结交权贵。他不断向皇帝、后妃乃至有权势的太监灌输火器强国之理,并巧妙地将孙元化塑造为一个富有远见却不幸被部下拖累的悲剧性技术官僚,而非叛逆。

王磊的宁远大捷,恰逢其时地提供了最有力的实证:看,精良的火器和新式战术,确实能对建奴取得巨大胜利!这极大地加强了汤若望言论的说服力。皇帝在“重振武备”的现实需求下,加之可能存在的后宫或太监的耳边风,终于松口,同意为孙元化有限度地平反。但这平反极其谨慎,追复原官只是虚名,真正的用意,藏在最后那句交给王磊的“酌情考量”里——朝廷不想明目张胆地重建登州火器局,那太打先前定案诸公的脸,也容易引发朝野非议。但若由一位刚刚立下大功、需要火器助战的边将,以“收用旧匠”、“练兵之助”的名义,私下进行,则阻力小得多,成了是朝廷的功绩,败了或惹出麻烦,则是王磊“擅专”或“办事不力”。

这是一次典型的政治交易和风险转嫁。王磊心中冷笑,但面上却对太监感激道:“多谢公公提点。王某必竭尽全力,不负圣恩。还请公公回京复命时,多多美言。”

送走天使,王磊回到书房,立刻修书两封。一封是给洪承畴的密信,详细报告旨意内容,并分析其中利弊,请教洪师的意见(尽管他已知洪承畴大概率会支持,但姿态必须做足)。另一封,则是以极其隐秘的渠道,快速送往京师汤若望处,信中只有简单一句:“事已成,可放手施为,速往登州,一切依计行事,所需银两,即刻奉上。”

他知道,汤若望等待这个机会已经太久。不仅是为了实践其科技传教、服务明朝的理想,也是为了告慰其好友孙元化的在天之灵。

接下来的日子,王磊一边加紧练兵,应对开春后可能到来的建奴反扑,一边耐心等待登州的消息。他派出了几名精干且通晓工匠事务的亲信,携带重金,先行潜入登州一带,暗中寻访因战乱而流散的原登州火器局的工匠,悄悄开始接触和招揽。

与此同时,朝野上下对于孙元化平反一事,也泛起了小小的涟漪。一些清流言官果然上疏,表示“罪臣之案,关乎国体,岂可轻翻”,但都被皇帝留中不发,或由杨嗣昌等人以“陛下念其旧功,特示恩恤,无关国法”为由搪塞过去。注意力很快被其他更紧迫的军国大事,如李自成部再次活跃、中原灾荒等所吸引。这桩“有限平反”案,并未引起太大的波澜,这正是崇祯和幕后推动者希望看到的效果。

一个月后,王磊收到了汤若望从登州发来的第一封密信。信中使用了不少暗语和教会术语,但核心意思明确:他已抵达登州,凭借其西洋相貌和官方(尽管模糊)的默许,开始公开活动。初步寻访,共找到原登州火器局流散匠户十七户,技艺精湛者八人,均已承诺愿为重操旧业效力。更关键的是,通过澳门耶稣会的渠道和汤若望本人的声望,成功吸引了十二名来自葡萄牙、佛郎机(西班牙)乃至德意志地区的西洋技师(其中多数为火炮铸造师、机械师、火药配比师),他们或为寻求财富,或为传播信仰,或为实践技术,已乘船抵达登州。汤若望已在原登州火器局废弃的旧址附近,租赁院落,以“修缮教堂”、“慈善工坊”为名,初步建立了据点,但急需大量资金和物资投入,以及更明确的官方保护,以防地方官府滋扰或被残存的叛军余孽、海盗窥视。

王磊看完信,长吁一口气。最关键的第一步,终于迈出去了!他立刻下令,从郑彩秘密渠道运来的白银中,拨出巨额款项,伪装成商队货物,由一队精锐老兵护送,火速运往登州。同时,他以辽东副总兵的身份,行文山东巡抚衙门(虽非直辖,但品级相当且有军务关联),措辞谨慎地提及奉旨“收用旧匠以助辽饷”,希望地方官府予以“酌情便利”,勿使“宵小惊扰”。他深知这公文效力有限,更多是起到一个告知和“扯虎皮”的作用,真正的保障,还得靠暗中输送的银两和自身逐渐增强的威慑力。

第二节:登州残址绘新图

登州城,这座曾经因海运和火器制造而繁荣的港口城市,历经孔有德叛乱的血洗与破坏,早已繁华不再。城墙多处残破,城内街市冷清,百姓面有菜色,海风中似乎仍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与焦糊气。

汤若望一身黑色教士袍,胸前挂着十字架,行走在残破的街道上,显得格外醒目。他身边跟着几名同样欧罗巴面孔的同伴,以及几位通过王磊的亲信招募来的、神色警惕的中国护卫。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城郊的原登州火器局遗址。

那里如今是一片巨大的废墟。高耸的熔炉倾颓在地,只剩下黑乎乎的残破基座;锻造工坊的屋顶塌陷,露出根根焦黑的椽子;满地是碎砖乱瓦、锈蚀的铁砧、扭曲的铁条和无法辨认的机械残骸。荒草从砖石缝隙中顽强地钻出,一片凄凉破败。只有几段特别厚重坚固的围墙依然矗立,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昔日的规模与辉煌。

一位被寻访回来的老工匠,姓赵,须发皆白,脸上布满烟火灼烤的痕迹和岁月的沟壑。他指着废墟,声音沙哑地向汤若望和几位西洋技师介绍着:“……大人您看,那边最大的基座,原是炼铁的大炉,一次能出上千斤精铁……那边是锻造场,专门打制铳管……那边是火药碾磨作坊,唉,当初就是这里先乱起来的……”

汤若望一面听,一面用拉丁语向同来的西洋技师们翻译、解释。那些西洋技师们看着这片宏大的废墟,眼中没有轻视,反而流露出惊叹与惋惜。他们能想象出这里曾经拥有怎样繁忙而先进的生产能力。

一位名叫贡萨洛·费雷拉的葡萄牙铸炮师,蹲下身,捡起一块凝固的、掺杂着金属颗粒的炉渣,仔细看了看,又用手指捻了捻,对汤若望说道:“神父,这里的炉温曾经很高,使用的耐火材料也不错。虽然废弃了,但基础比我们在澳门见过的许多工坊都要好。清理出来,修复一部分,比完全新建要节省很多时间和金钱。”

其他技师也纷纷点头,开始用夹杂着各种口音的拉丁语、葡萄牙语和生硬的汉语词汇,兴奋地讨论起来哪里可以修复,哪里需要重建,需要什么样的新设备。

汤若望碧蓝的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他转向老赵工匠:“赵师傅,如果朝廷……嗯,如果王总兵愿意支持,拨给银钱物料,召集旧日的伙计,你们能不能把这里重新建起来?至少,先恢复一部分,比如先造火铳,再造小炮?”

老赵工匠浑浊的眼睛里猛地迸发出一丝光亮,但随即又黯淡下去,他叹了口气:“汤先生,不瞒您说,手艺还在俺们这些人脑子里,没丢!可是……难啊!当年好的家伙事(工具设备)都被叛军抢的抢,毁的毁。重新置办,得要海量的银子!还要铁料、木料、炭火、硫磺、硝石……这哪一样不是钱?而且,这地方……不吉利啊,官府也看得紧,怕我们再……”

“银子、物料,王总兵会设法解决。”汤若望语气坚定地打断他,“官府方面,你们不必过于担心,我们已有安排。你们只需要告诉我,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人,多久能先让一座炉子重新烧起来,打造出第一支合格的新式火铳?”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何况是这些除了手艺无处谋生、对火器制造有着近乎本能热爱的工匠们。在老赵等人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原登州匠户被寻访、聚集起来。当他们看到汤若望带来的真金白银和第一批从南方采购来的急需物料(通过郑彩的渠道)时,怀疑和恐惧逐渐被希望与干劲所取代。

清理废墟的工作率先开始。王磊派来的“商队护卫”实际上成了最好的劳力,他们纪律严明,力气十足,在工匠的指导下,日夜不停地清理场地,搬运垃圾,加固尚可使用的建筑结构。

那十二名西洋技师则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不仅带来了更先进的欧洲冶金、铸造理念,还带来了实物——象限仪、精密尺规、改进的鼓风炉图纸、水力锤锻机的设计图等等。他们与中方工匠的交流起初存在语言障碍,但通过汤若望的翻译和大量的手势、图纸比划,技术层面的沟通逐渐顺畅。中方工匠惊叹于欧罗巴技术的精妙,西洋技师则佩服中国工匠心灵手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一种跨越文化的技术合作,在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上悄然萌芽。

汤若望无疑是整个项目的灵魂人物。他不仅是翻译和桥梁,更是总规划师和管理者。他凭借其科学素养,亲自勘测设计新的工坊布局,力求更合理高效。他还要周旋于登州地方官府之间,用王磊的公文和实实在在的银钱“捐赠”(给地方官和士绅的“好处费”),化解可能的麻烦,换取默许。他甚至以传播天主教义、施粥赈济为名,缓和与当地百姓的关系,招募一些贫苦劳力从事基础工作。

进展比预想的要快。仅仅两个月后,一座经过修复加固的熔炉竟然真的重新点燃了炉火!当灼热的铁水第一次从炉口流出,注入准备好的模范之中时,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无论是中国工匠、西洋技师、汤若望,还是王磊派来的护卫们——都激动不已。那红亮的铁水,仿佛象征着这片死寂废墟重新焕发出的生机与力量。

消息通过加密渠道传回宁远时,王磊正在视察燧发枪兵的齐射训练。听完亲信的低声禀报,他望着远处被铅弹打得千疮百孔的靶墙,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发自内心的、轻松的笑容。

他知道,这条路走对了。宁远前线,是他用新式战法对抗八旗铁骑的刀锋;而登州那片重燃炉火的废墟,则将是为这把刀锋提供持续淬炼和补给的根基地。孙元化当年未尽的事业,正在以一种更隐秘、更务实的方式,由他王磊接手过来。

这不仅仅是一个火器局的重建,更是他摆脱朝廷单一依赖,构建自身独立军工体系的至关重要的一步。皇帝和朝堂诸公的猜忌与算计,反而逼着他更快地走向了这条自主强大的道路。

“告诉汤先生,”王磊对信使低声吩咐,目光依旧看着操练的军队,“银子不是问题,要多少,我想办法筹!人也不是问题,只要是有真本事的工匠,无论中西,尽可招揽!我的要求只有一个:要快,要稳,要造出最好的火铳和火炮!告诉他,宁远的前线将士,在等着他们的利器!”

信使领命,匆匆离去。王磊转过身,目光扫过校场上那些挥汗如雨的士兵,心中豪气顿生。

朝廷的算计,登州的炉火,宁远的硝烟……这一切,终于开始逐渐串联成一条清晰的、属于他王磊的生存与强盛之路。前路依然艰险,但手中的筹码,正在一点点地增加。

喜欢回到明末做皇帝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回到明末做皇帝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肌肉影帝浴火焚神惊!嫡长女她撕了豪门炮灰剧本娇娇王妃驾到,疯批王爷宠入骨沈婉宋恒小说免费阅读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永恒剑主平行世界之重塑人生四合院:回到52,我人间清醒妖妃其实是药引甜宠贴身辣妻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超神学院之银河之翼江总,夫人又闹离婚了英雄联盟:我的时代恶鬼训练营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无限轮回:我一个人的修仙世界悠闲生活之歌神系统锦衣御明
经典收藏老子就是要战争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贞观第一婿特种兵之一夫当关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染谷君的异常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凤霸天下女皇威武坏坏相公好难缠:女人,敢不要我【完结】蜀汉我做主(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初唐峥嵘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吕布有扇穿越门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蛇蝎女配大明,我以族谱变法
最近更新冰临谷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边军:从女囚营开始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古人的智慧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
回到明末做皇帝 老老王的梦 - 回到明末做皇帝txt下载 - 回到明末做皇帝最新章节 - 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