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亚历山大贫民窟的那条尘土飞扬的小路,李扬一行人沉默不语。
张晓雯紧紧蜷缩在越野车后座,时不时因车外的声响而惊惶四顾。
那双曾经充满智慧光芒的眼睛,如今只剩下劫后余生的恍惚。
\"直接去中国大使馆。\"
李扬对当地翻译说道,目光扫过窗外飞速倒退的铁皮屋。
\"那里是最安全的地方。\"
中国驻南非大使馆门前,五星红旗在约翰内斯堡的阳光下格外醒目。
身着制服的中国武警站在岗亭内,看到李扬一行人下车,警惕地扫视周围环境后,才点头示意他们进入。
\"我叫李扬,是中国公民。这位女士需要领事保护。\"
李扬向接待窗口的工作人员说明情况。
\"她被诱骗至南非,护照被扣,失去了人身自由。\"
使馆工作人员立刻警觉起来,一位自称姓王的领事官员从办公室走出,将众人引至会客室。
\"慢慢说,把情况详细告诉我。\"
在王领事的耐心询问下,张晓雯哽咽着叙述着自己的经历。
她是如何被所谓的\"部落王子\"诱骗,如何被扣押护照,如何在贫民窟度过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
随着她的叙述,王领事的表情越来越凝重。
\"根据南非法律,如果没有合法的婚姻登记文件,你们之间不存在法律认可的婚姻关系。\"
王领事仔细查阅张晓雯提供的有限资料后得出结论。
\"这意味着,从法律角度,你是完全自由的个体,那个男人的行为已经构成非法拘禁和人口贩运。\"
然而,补办各类证件手续的过程远比想象中复杂。
张晓雯的护照遗失已久,需要先向当地警方报案取得证明,再提交至使馆申请旅行证。
同时,她还需要补办其它一系列文件,才能顺利回国并恢复国内生活。
\"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三到四周时间,\"王领事估算着,\"如果遇到节假日,可能更长。\"
李扬皱起眉头。
他不可能在南非停留这么久,《战狼》的后期制作正等待他回国把控。
而且,他不想和这件事牵扯太深。
沉思片刻后,他做出了决定。
\"我把翻译和保镖留给你,\"李扬对张晓雯说。
\"他们会协助你完成所有手续。这些钱足够你在这里的生活费和机票费用。\"
张晓雯的眼泪再次涌出,这一次却是感激的泪水。
\"李导,谢谢你……没有你们,我可能一辈子都逃不出那个地方...\"
李扬摇摇头。
\"你也是中国人,我没办法见死不救。”
离开大使馆时,李扬回头看了一眼。
张晓雯站在王领事身边。
看着瘦弱的她,情绪复杂。
回国的航班上,聂华军一边整理着在非洲拍摄的素材,一边感慨。
\"这次非洲之行,不仅收集了拍摄素材,还救回了一个同胞,算是意外之获了。\"
李扬望着舷窗外的云海,语气中并没有喜悦感之色。
\"这样的事情,张晓雯这样的人,在国内并不少见。”
“但……\"
李扬终究是没说出更狠的话来。
就像他自己之前说的那样。
归根结底,还是国内的舆论造成的。
那些所谓公知,所谓艺术电影,给民众带来了错误的认知。
改变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而这,也是他要拍电影的重要原因。
飞机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时,吴晋亲自来接机。
一见面,他就给了李扬一个结实的拥抱。
\"扬子,你们可算回来了!”
“《战狼》的主要戏份已经全部拍完,就剩下几个需要与特效融合的镜头等着你回来补拍。\"
在回公司的车上,吴京兴奋地汇报着拍摄进展。
由于前期准备充分,分镜脚本精准到位,整个拍摄过程异常顺利。
李扬离开的这段时间,吴晋带领团队完成了南非戏份以外的所有拍摄。
包括那些惊险刺激的动作场面和大型战争场景。
\"你带我去特种部队学习,真是太有用了,那些技巧全都派上了用场。\"
吴京赞叹道,\"特别是战术动作和武器装备的使用,现场的军事顾问都夸我们专业。\"
回到青锋影业,李扬立即投入工作。
他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审看了所有已拍摄的素材,然后精心补拍了剩下的几个特技镜头。
这些镜头主要是冷锋在关键时刻的特写,需要与后期特效完美结合,以增强视觉冲击力。
两个月时间,从开机到杀青,《战狼》顺利完成了前期拍摄。
杀青当天,剧组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庆祝仪式。
李扬站在人群中,看着这些为电影付出心血的工作人员,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从《南京照相馆》到《战狼》,他的团队正在一步步成长。
他看了眼聂华军。
想着,他有关电影工业化的梦想也在一点点变为现实。
\"辛苦了,各位!\"
李扬举起酒杯。
\"接下来的后期制作同样关键,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这种状态,让《战狼》以最完美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
当天晚上,宋轶在青锋影业官方的优酷和土豆视频账号上同步发布了《战狼》杀青的消息。
\"由李扬导演,吴京主演的军事动作大片《战狼》已于昨日正式杀青。”
“影片历时58天拍摄,辗转国内外多个取景地,力求为观众呈现最真实的现代军人形象和最震撼的视觉体验。”
“敬请期待!\"
消息一出,立即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
质疑的声音如同潮水般涌来。
在杀青公告发布后的几小时内,各大论坛和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对《战狼》拍摄周期的质疑。
\"58天?还包括去非洲取景的时间?这不是在开玩笑吧?\"
一位网友在电影贴吧发帖质疑。
\"《南京照相馆》35天拍完,还说的过去,毕竟是小成本文艺片。”
“可《战狼》是军事动作大片啊!\"
这个帖子迅速引起了热烈讨论,回复很快突破了千条。
\"楼主说得对,《战狼》不仅有大量动作戏,还有军事装备调度、海外取景,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
\"我去查了一下,同样是军事题材的《集结号》拍了将近五个月,《战狼》两个月不到,质量堪忧啊!\"
更有人专门制作了对比分析帖,详细列举了《战狼》理论上应该面临的制作难题:
\"其一,军事题材涉及大量装备调度和部队协调,光是申请使用真枪实弹和军用车辆就需要大量时间;
其二,动作戏份需要反复排练和拍摄,吴京虽然是武术冠军,但其他演员需要时间训练;
其三,非洲取景涉及跨国协调,签证、拍摄许可、当地人员雇佣等等,都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
帖子最后得出结论:
\"《战狼》很可能是李扬在《南京照相馆》大获成功后,急于变现的粗制滥造之作。”
“我们很可能会看到一部剧情支离破碎、特效五毛的'快餐电影'。\"
与普通网友的狂热质疑相比,电影圈内的专业人士这次谨慎了许多。
一位知名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南京照相馆》的成功已经证明李扬不能用常理判断。
两个月拍完《战狼》听起来不可思议。
但如果是真的,那说明李扬在工业化进程中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另一位资深制片人说得就含糊其辞了一些。
\"听说《战狼》采用了全新的制作模式,前期准备极其充分,分镜头脚本就准备了八千多张。
如果属实,短时间完成拍摄也并非不可能。\"
而那个一度活跃的\"每日打卡:今天李扬的《流浪地球》开机了吗?\"的帖子。
这次只更新了一句简短的话:\"看着吧,拭目以待。\"
模糊两可的话,不知道什么意思。
在一片质疑声中,军迷群体成为了《战狼》最坚定的支持者。
在铁血网军事论坛,一篇题为《为什么我相信〈战狼〉不会是烂片》的帖子被置顶加精。
发帖人\"血染战旗\"详细分析了李扬和吴晋为拍摄《战狼》所做的准备:
\"很多人质疑两个月的拍摄周期,但他们不知道,李扬和吴晋在开拍前专门到南京军区特种大队进行了两个月的封闭训练。这种对专业的敬畏,有几个导演能做到?
很多人质疑影片的真实性,但他们不知道,《战狼》使用的是现役武器装备,拍摄得到了军方的全力支持。那种装备调度,如果不是军方认可剧本和主创团队,根本不可能实现!
很多人质疑动作戏的质量,但他们不知道,吴晋本身就是全国武术冠军,而李扬在特种部队训练期间表现出的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连特种兵都赞叹不已。
作为军迷,我坚信《战狼》会是中国军事电影的一座里程碑!\"
这篇帖子在军迷圈内广为流传,获得了大量支持。
军迷们自发在各大平台为《战狼》辩护,与质疑者展开激烈辩论。
然而,最让人迷惑的是一些影评人的反应。
以\"毒舌电影\"着称的独立影评人周哲在微博上发表长文,直言《战狼》是对中国军队的侮辱:
\"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年轻,拍了部文艺片成功,就以为自己什么都能拍了?
军事电影是需要底蕴的,是需要对军队、对战争深刻理解的!
李扬这种'小鲜肉'出身的导演,怎么可能理解军人的精神世界?
我看《战狼》不过是用军事外衣包装的又一部快餐烂片,除了耍帅,不会有任何深度。
人在做天在看,别把观众当傻子。
我呼吁广大网友保持清醒,不要被这种'爱国营销'蒙蔽双眼。
拒绝观看《战狼》,让中国电影保持应有的尊严!\"
\"扬子,你看这个周哲,说话也太难听了!\"
王紫逸气愤地指着平板电脑上的文章。
\"什么叫做'爱国营销'?我们拍摄《战狼》是真心想展现当代军人的风采,怎么到他嘴里就变味了?\"
李扬接过平板,快速浏览了一遍那篇充满火药味的文章,却只是轻轻一笑。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紫逸。总有一些人,他们以为自己掌握了评判一切的标准,凡是不符合他们预期的,就一定是错的。\"
他走到窗前,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
\"《南京照相馆》上映前,不也有一群人信誓旦旦地说它会惨败吗?结果呢?\"
\"可是这次不一样,\"宋轶担忧地说。
\"《战狼》的投资比《南京照相馆》大得多,如果因为这些负面舆论影响票房……\"
李扬转过身,脸上是从容的微笑。
\"记得我们拍摄冷锋独斗雇佣兵那场戏吗?吴晋有一个镜头拍了十五遍才过。”
“观众不会知道这些,但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效果会说明一切。\"
他走到白板前,上面写着《战狼》后续的工作安排。
\"原计划国庆上映,但现在看来时间太紧了。
聂华军的特效团队需要时间打磨,虽然《战狼》的特效体量不大。
但这是我们自己的特效公司第一次接手电影项目,必须做到最好。\"
\"你的意思是……\"吴晋似乎猜到了李扬的想法。
\"推迟上映,赶贺岁档。\"李扬果断地说。
\"给聂华军充足的时间,也给我们充足的后期制作时间。
质量永远比速度重要。\"
办公室里一阵沉默,随后众人纷纷点头。
在这个追逐热钱、急于变现的时代,能够为了质量主动推迟上映的制片方,实在少之又少。
\"那网络上的这些舆论……\"王紫逸还是有些担心。
\"不必回应,\"李扬坐回办公桌后,重新拿起《战狼》的剪辑计划表。
\"观众是聪明的,他们最终会用自己的眼睛分辨好坏。
《战狼》不需要口水战来证明自己,它只需要在上映那天,用实力说话。\"
窗外,北京的夜晚灯火通明。
网络上的争论仍在继续,质疑与期待交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
而在青锋影业的办公室内,李扬已经将全部注意力投入到《战狼》的后期制作中。
对他而言,外界的喧嚣不过是背景噪音,真正重要的,永远是下一帧画面的品质。
电影工业化的道路从来不会平坦,但他愿意做那个披荆斩棘的先行者。
贺岁档,将见证一切。
贺岁档,《战狼》等你来见。
喜欢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