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档案库”的建立,是一个去芜存菁、见微知着的漫长过程。道网掌控的界域何其之多,其中关于时间的记载浩如烟海,有的源自高等文明的精密研究,有的则是低等物种基于本能的模糊感知,更有大量是毫无根据的臆测与神话。
林默带领着庞大的信息处理单元,如同最耐心的考古学家,对这些信息进行着严格的筛选、比对与逻辑验证。他们剔除那些明显矛盾、无法证伪的传说,将那些在不同文明、不同体系中反复出现、且能通过道网现有模型进行部分解释的“时间现象”提取出来,进行分类归档。
渐渐地,一些关于时间法则的“共性特征”开始浮现:
不可逆性:至少在宏观层面,时间箭头指向熵增方向,过去无法直接改变。
相对性:时间流速并非绝对,受引力、速度、能量密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因果律:事件之间存在先后顺序与因果联系,强行打破可能导致逻辑崩溃。
可能性分支:在某些特定节点,时间线会因不同选择而分裂,形成平行时空或可能性泡沫。
观测者效应:对时间现象的观测行为本身,可能影响其表现形式……
这些特征彼此关联,构成了一张复杂而精密的时间法则之网。陆离仔细研究着这些汇总而来的信息,结合自身对“时间足迹”的梳理,一个打造“时锚”的具体方案,在他心中逐渐清晰。
“时间如河,奔流不息。若要立足其中,需找到河床中那块不受水流影响的‘礁石’。”陆离在道祖宫内缓缓踱步,周身道源能量模拟着各种时间模型的演化,“这块‘礁石’,不能是外物,必须源于自身,源于那贯穿我道途的……‘因果之弦’。”
他所谓的“因果之弦”,是指他自降临此方宇宙以来,所做出的每一个重大决策、所达成的每一个核心目标之间,那根无形却坚韧的因果连线。从种下第一枚道种,到建立道网雏形,到征服万域、虚空海,直至掌控秩序与混乱……这一切成就,构成了他存在的核心因果链,这条链贯穿了他的过去,延伸向未来,是其存在性的坚实证明。
“以此‘因果之弦’为基,辅以虚无本源塑造其‘超然物外’的本质,以寂灭本源赋予其‘不为时光所动’的定性,再以星轨界域的秩序之力为其编织稳定的‘结构框架’……”陆离的意志开始调动力量。
源初匠殿再次启用。这一次,炼制的并非外物,而是陆离自身存在概念的延伸。
他引动了那条贯穿其道途的“因果之弦”,将其从无形的概念中暂时显化出来,那是一条闪烁着金黑色光泽、由无数微小符文构成的、坚韧无比的光带。随即,虚无本源的力量包裹而上,使其变得更加缥缈,仿佛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冰魄本源的寂灭之意融入,让这条光带散发出一种万古不易、时光难以侵蚀的冰冷质感。最后,来自星轨界域的纯粹秩序之力,如同最精密的织机,为这条光带编织出复杂而稳定的内部结构,确保其不会在时间流的冲刷下变形或崩解。
整个过程,陆离的意识高度集中,如同在进行一场最精微的自我手术。他并非在创造,而是在“提炼”与“加固”自身存在的某个维度。
不知过了多久,匠殿中央,那条金黑色的因果光带渐渐收敛了所有光华,最终凝聚成一枚约莫指甲盖大小、通体暗金、表面有无数细密到极致的时光符文若隐若现的棱形结晶。
这枚结晶,便是“我心时锚”。
它没有强大的能量波动,也没有慑人的气势。它只是静静地悬浮在那里,仿佛独立于所有时间流之外,散发着一种永恒的、不为外物所动的静谧气息。
陆离伸手,将这枚时锚融入自己的道源核心。
刹那间,他感觉自身与整个外部世界的时间流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间隔”。他依然能感知到时间的流逝,但那流逝仿佛不再能直接作用於他的存在根本。他的思维、他的记忆、他的核心意识,仿佛都置于一个由时锚构建的、绝对稳定的“时之避风港”内。
他尝试将一缕神念探入时之源河的方向。这一次,那种时间流速不确定、信息扭曲紊乱的感觉大大减轻。他的神念如同系着缆绳的小船,虽然依旧会随着时间流的波动而起伏,却不再有迷失或被冲垮的危险。
“时锚已成。”陆离缓缓睁开眼,眼底深处,那金黑色的光芒似乎变得更加深邃,仿佛倒映着一条平静流淌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时间长河。“自此,我立于时光之外,可观过去未来,可涉因果之河,而自身不染时序之尘。”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星图上的时之源河。这一次,那片流动的光影在他眼中,不再那么神秘莫测,反而显露出一些之前无法察觉的细微“结构”与“节点”。
“林默。”
“道主!”林默的声音带着激动,他能感觉到陆离身上那愈发超然的气息。
“以我心时锚为基准,重新建立对时之源河的观测网络。重点扫描其时间流相对稳定的‘河床区’以及可能存在特殊时间现象的‘漩涡节点’。”
“是!”
陆离负手而立,望着那片代表着时间本源的无形长河。
“第一步,观测。第二步,理解。”他淡漠的声音在道祖宫内回荡,“当时光的秘密在我眼中再无遮掩之时,便是这时之源河,纳入道网之日。”
“时间,终将如同秩序与混乱一样,成为我掌中之物。”
喜欢幕后道源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幕后道源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