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航的第二天,海面格外平静。
午后的阳光渐渐柔和,到了傍晚,西边的天空又被染成了熟悉的橘红色,夕阳像块融化的金锭,沉在海平面上,把“乘风号”和“破浪号”的航迹都镀上了一层暖光。
甲板上,众人正忙着整理最后一批渔获记录。
小六子趴在小桌旁,笔尖在笔记本上飞快滑动,时不时抬头核对活水舱的温度表:“‘乘风号’七带石斑四千八百斤,东星斑8百斤;‘破浪号’四千六百斤石斑,东星斑九百二十斤,回去给富贵叔报过去,他指定得乐坏了。”
小峰系着围裙,在厨房门口支起小灶,正往锅里切姜片。
晚上打算做个石斑鱼豆腐汤,锅里的水已经冒起了细泡,鲜气混着姜香飘得满甲板都是。
六叔靠在船舷上,手里转着烟,目光落在远处小灰一家消失的海面,嘴角的笑意慢慢淡了些,多了几分悠远的沉思。
直到小峰把豆腐下进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老渔民特有的沙哑,像被海风磨过:“你们刚才看小灰一家子捕猎,觉得厉害吧?我年轻的时候,跟老船长出过一次远海,见过比这震撼百倍的场面 —— 鲸鱼陨落。”
“鲸鱼陨落?” 小峰立刻停了手里的活,擦了擦手就凑过来,眼睛瞪得溜圆,“是鲸鱼死了吗?那场面很震撼吗?”
张毅也放下手机,往这边挪了挪:“六叔,您给讲讲呗,我只在纪录片里见过,没听过真人讲的。”
六叔摸出烟,却没点燃,只是夹在手里转着。
仿佛在回忆当年的画面:“那是三十多年前了,我才二十出头,跟老船长的‘远舟号’去南海深处捞墨鱼。那天也是傍晚,跟今天一样,夕阳把海染得通红,突然就听见老船长喊‘快看东边’—— 我们抬头一看,远处海面上浮着个黑糊糊的大家伙,比咱们两艘船拼起来还宽,是头成年蓝鲸。”
他顿了顿,喉结动了动,像是在组织语言,又像是在回味当时的冲击:“那蓝鲸已经没多少力气了,呼吸的时候,水柱能喷到十几米高,像海里的喷泉,就是喷得断断续续的,带着股腥气。老船长说,这是鲸鱼要陨落了,咱们离远点,别打扰它 —— 这是大海里最大的体面。”
“我们把船停在两里地外,就那么看着。那蓝鲸在海面漂了大概半个时辰,突然就动了 —— 不是挣扎,是慢慢往下沉,尾巴轻轻拍了拍水面,像是跟大海告别。最震撼的不是它沉下去的样子,是沉下去之后 ——”
六叔的声音压低了些,带着点敬畏:“没一会儿,海面就热闹起来了。先是一群金枪鱼围着蓝鲸沉下去的地方转,接着是鲨鱼,不是小灰这样的,是更大的锤头鲨,一群有七八条;再后来,连海龟、海星都往那边凑,还有好多叫不上名的小鱼,密密麻麻的,把那片海都盖满了。”
小峰听得屏住了呼吸,下意识问:“它们是去吃鲸鱼吗?”
“是,也不是。” 六叔摇摇头,“老船长说,鲸鱼陨落,是给大海‘还债’。它活的时候吃了海里多少鱼,死了就把自己还给大海 —— 肉给大鱼吃,骨头给小鱼啃,连骨架最后都会变成珊瑚的养料,能养活那片海的生物好几年。我们当时看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天黑,还能看见海面上的鱼群在动,那片红海里,全是生命的动静。”
张平放下笔,若有所思地说:“以前在书上看‘鲸落万物生’,原来真这么壮观。这大海也真有意思,一面让生物死,一面又用死养活更多生物。”
“可不是嘛!” 六叔终于点燃了烟,吸了一口,烟圈在夕阳下慢慢散开,“那天晚上,老船长跟我们说,别觉得人能征服大海,咱们跟鲸鱼比,跟小灰比,都只是大海里的小虫子。它让你捞着鱼,是赏你口饭吃;它让鲸鱼陨落,是教你什么叫循环 —— 所以得敬畏,不能贪心,不能作。”
张凡靠在栏杆上,望着眼前平静的海面,想起了幽灵雾障的惊险,想起了满舱的石斑鱼,又想起六叔说的鲸落 。
大海确实是这样,既藏着能让人丧命的险,也藏着能养活万物的仁,既残酷又温柔,这才是它最让人敬畏的地方。
他摸了摸胸口的定海珠,珠子凉丝丝的,像是在呼应六叔的话。
小峰半天没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声说:“原来鲸鱼死了还能做这么多事…… 那咱们捞鱼,是不是也得想着别捞太狠,给海里留些种?”
六叔笑了,拍了拍小峰的肩膀:“小子,这话问到点子上了!咱们渔民讲究‘捕大留小’,就是怕把鱼捞绝了,以后没的吃。大海给的,得接着,也得想着还回去,这样才能一代代靠海吃饭。”
夕阳渐渐沉得更低了,把每个人的影子都拉得很长。
锅里的鱼汤 “咕嘟” 响着,鲜气更浓了,可甲板上却没了之前的喧闹,每个人都在想着六叔的话,想着那片红海里的鲸落,想着这片既慷慨又无情的大海。
“行了,别愣着了!” 六叔掐灭烟袋,站起身,“鱼汤该好了吧?喝了汤,晚上好好睡,明天就能到港了!”
小峰这才回过神,赶紧跑回灶台:“哎!马上就好!给六叔您多盛点鱼!”
张毅笑着站起来,帮张平收拾笔记本:“走,帮小峰端汤去,听了这么震撼的故事,得多喝两碗补补!”
甲板上的氛围慢慢又热闹起来,可每个人心里,都多了点不一样的东西 。
那是对鲸落的震撼,对大海的敬畏,还有对 “靠海吃海,敬海惜海” 的懂得。
张凡望着远处的海平线,夕阳最后一点光落在海面上,像一颗跳动的金粒,他知道,这趟出海的收获,不止是满舱的渔获,还有这些关于大海、关于生命的故事,会像定海珠一样,一直留在心里。
喜欢辞职回家上山下海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辞职回家上山下海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