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首页 >> 古人的智慧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明日传奇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极品妖孽兵王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华夏先祖屹巅峰不让江山护花大国士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
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 古人的智慧全文阅读 - 古人的智慧txt下载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40章 弟子各成,分传所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240章:弟子各成,分传所长

晨曦刚漫过医庐的木窗,传习堂里已坐满了人。轩辕的弟子们围坐成圈,各自捧着竹简,指尖在字里行间摩挲,时不时抬头望向堂中那个熟悉的身影。轩辕今日没有急着开讲,只是静静看着他们,目光扫过每个人脸上的专注,嘴角噙着一丝欣慰的笑意。

“你们跟随我学医,少则三五年,多则十余年,”轩辕缓缓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分量,“如今各自手上都有了拿得出手的本事,是时候让你们各展所长了。”

坐在最前排的大弟子明渊闻言,放下竹简起身:“先生,弟子愿始终守在医庐,随侍左右。”他自少年时便跟着轩辕,一手外伤缝合的本事已炉火纯青,医庐里的金疮药配方,经他改良后止血效果更胜从前。

轩辕摆摆手:“守着医庐固然重要,但医道不是困在一方天地里的学问。你擅长外伤,便该去军中多走走——上次涿鹿之战,你处理箭伤的手法,连老兵都赞不绝口。去把你的缝合术、夹板固定法教给各营的医兵,让更多战伤能及时救治。”

明渊眼中闪过一丝犹豫,随即重重点头:“弟子明白!定不负先生所托。”他知道,先生从未把医术当成私产,那些在战场上救下的性命,远比守在医庐里更能体现医者的价值。

坐在明渊身旁的女弟子灵枢,一直低着头摩挲着竹简上的经络图。她心思细腻,对妇人、小儿病症格外敏感,尤其擅长通过脉象变化判断女子气血盈亏。听到轩辕的话,她轻声问:“先生,女子生产之难,常有母子双亡之险,弟子想专门钻研妇产之术,不知可不可?”

轩辕眼中露出赞许:“女子生育,关乎一族延续,此乃大功。你且去收集各地妇人难产的医案,我把《素问》中‘女子七岁肾气盛’的篇章抄给你,结合你平日记录的脉象,定能总结出一套保母子平安的法子。记住,女子产后虚损,调理需兼顾气血,不可一味进补。”

灵枢起身深深一拜,眼眶有些发热。她曾亲眼见过部落里的妇人因难产而逝,那家人的哭声至今犹在耳畔。如今得了先生的允诺与指点,她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却也踏实了。

角落里,一个身形壮实的弟子忽然站起身,是专攻养生导引之术的石壮。他嗓门洪亮,说话带着股憨直:“先生,我瞧着族里老人总说筋骨僵硬,练不动五禽戏,弟子想把导引术改得简单些,让他们能照着练,强筋健骨。”

轩辕笑着点头:“好想法。老人如老树,枝干虽脆,却也能通过松土浇水焕发生机。你可从‘熊晃’‘鸟伸’中摘出几个简单动作,编成口诀,比如‘熊晃腰,能开胃;鸟伸臂,不喘咳’,让他们听得懂、做得来。上月我教你的按揉足三里之法,也可一并教给他们,长久坚持,自有裨益。”

石壮咧嘴一笑,用力拍了拍胸脯:“弟子这就去试!保准让老人们练得乐呵呵的!”

弟子中还有一人,名叫木禾,最喜与草木打交道,对草药的生长习性、炮制之法了如指掌。他见众人都得了嘱托,有些急切地说:“先生,弟子发现同一种草药,长在山南与山北,药性竟有差别。弟子想走遍联盟的山川,把每种草药的最佳生长地记下来,再配上图谱,这样入药才更精准。”

轩辕闻言,从案上拿起一卷竹简递给木禾:“这是我早年记录的‘草药地势记’,你且拿去参考。比如黄芩喜阴湿,生于溪谷边者药效最佳;麻黄耐旱,长在坡地者茎秆粗壮,发汗之力更强。你去时,带上画师,把草药的根、茎、叶在不同时节的模样都画下来,标注清楚‘春采叶、夏采花、秋采实、冬采根’的道理,这份图谱将来定能与《百草图谱》相辅相成。”

木禾双手接过竹简,指尖触到上面温润的竹纹,仿佛已经看到了漫山遍野的草药在风中摇曳。他知道,这一路会很苦,要翻山越岭,要风餐露宿,但想到能让医者们用对药、用好药,便觉得浑身是劲。

轩辕看着弟子们各有方向,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自己年轻时,独自一人在山林中尝百草,多少次因误服毒草而腹痛如绞,多少次对着疑难病症束手无策。如今,这些弟子各有所长,又能相互印证,医道的传承,不正是这样一代接一代,像江河汇流般愈发宽广吗?

“你们且记住,”轩辕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丝郑重,“医道无高低,能解民之疾苦,便是正道。明渊治外伤,不可轻视妇人的小腹痛;灵枢看妇科,也需懂些小儿惊风的急救;石壮教导引,要知哪些病症不宜练;木禾辨草药,得明白何种药性与针术相配。你们虽各有专攻,却不可画地为牢,每隔三月,需回医庐交流一次,把各自的心得讲给众人听,互相补益。”

弟子们齐声应道:“弟子谨记先生教诲!”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们年轻而坚定的脸上。轩辕看着这一幕,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师父岐伯。当年岐伯也是这样,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却从不强求他走哪条路,只说“医道在己,悟者自得”。如今,他也成了那个站在堂中指引方向的人,才真正明白,所谓传承,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让每个人在医道的天地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星空。

明渊收拾好行囊,打算明日一早就动身去军营。他把自己整理的《金疮缝合要诀》又看了一遍,在“伤口需清洗三遍,第一遍用沸水放温,第二遍加艾草,第三遍用烈酒”的后面,又添了一句“缝合后每日换药,若见红肿,需加蒲公英捣敷”——这是他昨日给一个箭伤复发的士兵处理时悟出来的。

灵枢则在灯下翻看自己记录的医案,其中有一则“产后少乳”的病例,她原本只想着用穿山甲通乳,此刻忽然想起先生说的“气血兼顾”,便提笔在旁边写道:“需先查脉象,若脉细弱,当用黄芪、当归补气血,再用穿山甲,否则徒伤正气。”

石壮跑到老人聚集的屋舍,拉着几个老者比划:“您看,就这样,像熊一样慢慢晃腰,幅度不用大,觉得舒服就行……对,每日早晚各晃十下,过几日您再告诉我,吃饭香不香?”

木禾则已经背起了药篓,打算先去东边的青峰山。他腰间挂着先生给的“草药地势记”,手里攥着半截炭笔,准备随时记录。走出门时,他回头望了一眼医庐的灯火,那灯火在夜色中明明灭灭,却像一盏指路的星,让他心里亮堂堂的。

轩辕站在医庐门口,看着弟子们各自忙碌的身影,追风趴在他脚边,尾巴轻轻扫着地面。他知道,这些弟子将来或许会遇到比他当年更难的挑战,或许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困惑,但只要他们守住“仁心”二字,循着医道的脉络往前走,就一定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去吧,”他在心里默默说,“去让医道的种子,在联盟的每一寸土地上生根发芽。”

晚风拂过,带来药圃里艾草的清香。传习堂的灯还亮着,案上的《黄帝内经》竹简微微翻动,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传承的故事——故事里,有老师的指引,有弟子的求索,更有无数人对健康与生命的期盼。

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古人的智慧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龙翔仕途洪荒之我不是哪吒纯情校医三生三世之花非花雾非雾宋成祖仙农宗重生90:辣妻要翻天我家娘子在修仙我靠穿书拯救世界我成了六零后直播:老登,鬼火停你家楼下咯!一键修炼在线变强九州我为王亲亲总裁,先上后爱雷裂苍穹一世之尊大清之祸害万界永仙一品侍卫大明第一臣
经典收藏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三国之黄巾天下大明,我以族谱变法大宋第一太子我在古代逃荒万界之我是演员大明群英传贞观第一婿战国野心家大明匹夫隋唐八卦史【精华版】人在三国也修真朱门华章录特种兵之一夫当关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三国纵横之凉州辞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穿越三国,匡扶汉室!七十年代那场战争
最近更新文始证道录十世轮回之炼体三国:东汉战神,融合韩信闯天下雪月大明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风起荆南大秦风骨:王翦传三国:曹门虎子,屠司马得甄姬古人的智慧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明末另类书生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敕封一品公侯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娘娘,请卸甲!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
古人的智慧 清音妙画尊 - 古人的智慧txt下载 - 古人的智慧最新章节 - 古人的智慧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