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一定会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守护好这片土地,守护好这片山河。
她也会在京城,做好万全的准备,稳定朝局,安抚百姓,为边境的将士们提供最坚实的后盾。
因为她的肩上,扛着的是大曜的未来,是百姓的期盼,是李华筝的愿望,也是李珩的明天。
她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带领大曜走出这场危机,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这不仅是对李华筝的承诺,更是对这片山河,对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最好的交代。
次日清晨,沈软软召集朝中大臣,在金銮殿上商议边境战事。
她将赵彦和张谦勾结蛮夷的罪证公之于众,大臣们无不震惊和愤怒,纷纷表示要严惩叛徒,支持朝廷击退蛮夷。
“各位大人,赵彦和张谦虽然已经被拿下,但蛮夷的威胁依旧存在。”沈软软坐在御座旁。
语气坚定地说道,“三日之后,蛮夷就会对凉州发起总攻,援军已经在路上,相信很快就能抵达。
在这期间,还需要各位大人同心协力,稳定朝局,安抚百姓,为边境的将士们提供充足的军需供应。”
“臣等遵旨!”大臣们纷纷躬身领命,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他们知道,此刻的大曜,需要的是团结和勇气,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击退蛮夷,守护好国家。
朝议结束后,沈软软留下了太傅张敬之、兵部尚书周磊和户部尚书王显。
“太傅,朝中的事务,还需劳烦您多费心,尤其是太子的学业,不能因为边境战事而耽误。”沈软软对张敬之说道。
“老臣遵旨!长公主放心,老臣一定会好好辅佐太子,处理好朝中事务。”张敬之躬身说道。
“周大人,你即刻前往京中禁军大营,接管赵彦麾下的所有兵力。”沈软软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务必仔细排查军中赵彦的亲信,凡是与他有过密切往来、形迹可疑之人,一律暂时调离关键岗位,交由军法处审查。
另外,加强京畿防务,尤其是皇宫和东宫的守卫,严防有人趁机作乱。”
周磊心中一凛,立刻躬身领命:“臣遵旨!臣定不负长公主所托,严守京畿,绝不让任何宵小之辈有机可乘!”
他清楚,赵彦在禁军中经营多年,亲信众多,若不及时清理,恐会留下隐患,甚至在蛮夷攻城时里应外合。
沈软软又转向户部尚书王显,语气稍缓却依旧坚定:“王大人,粮草是军中根本。
你需亲自坐镇户部,督促各地粮仓加快调运,确保后续军需能源源不断送往前线。
另外,安抚好京城周边的百姓,开放城郊义仓,对因战事惶恐的民众予以安抚,绝不能让百姓因粮荒或恐慌生乱。”
“臣遵旨!”王显躬身应道。
“臣已安排人手日夜值守粮仓,定能保障前线粮草供应,也会妥善安抚百姓,不让长公主忧心。”
三人领命离去后,沈软软独自留在金銮殿,目光再次落在舆图上。
凉州的位置被她指尖反复摩挲,那里不仅是西北的门户,更是这场战事的关键。
她知道,此刻的凉州城,一定弥漫着紧张的气息,而驰援的将士们,正顶着深秋的寒风,在崎岖的山路上疾驰。
临近傍晚时,暗卫传来急报——张谦留在凉州的内应,已被凉州守将提前控制。
原来,沈软软在给守将的密信中,不仅告知了蛮夷总攻的时间,还详细描述了张谦内应的特征和联络方式。
守将按照密信指示,在城内布下埋伏,当那几个试图在城门处接应蛮夷的内应刚要行动时,便被一举抓获。
“干得好。”沈软软看完密信,紧绷的肩膀终于微微放松。
内应被除,凉州城的防守便少了最大的漏洞,接下来,只需等援军抵达,便能形成内外夹击之势。
她正欲将密信收起,李德全却神色匆匆地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封染着些许尘土的信笺:“长公主,雍州急报!援军在距离凉州三十里的野狼谷,遭遇了蛮夷的埋伏!”
沈软软的心猛地一沉,接过信笺的手指微微发紧。
信是援军副将写的,字迹潦草且带着血迹——蛮夷显然早已得知援军路线,在野狼谷设下重兵埋伏。
谷内两侧是陡峭的山崖,蛮夷士兵居高临下,用滚石和弓箭攻击援军。
将士们虽奋力抵抗,却因地形受限,伤亡惨重,只能暂时退守谷口,等待支援。
“蛮夷怎么会知道援军路线?”沈软软的眼神骤然变冷,脑海中飞速回想。
援军路线是她亲自制定的,除了她、周磊和援军将领,再无他人知晓。
难道朝中还有赵彦和张谦的同党?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快速思考对策:“李德全,即刻传旨,命离野狼谷最近的泾州守军,火速驰援援军!
另外,给援军将领传密信,让他务必守住谷口,切勿冒进,等泾州守军抵达后,再合力突围!”
“老奴遵旨!”李德全不敢耽搁,转身就往外跑,连脚步都带着慌乱。
沈软软走到殿外,深秋的寒风刮在脸上,带着刺骨的凉意。
她抬头看向西北的方向,那里是凉州的方向,也是援军被困的方向。
她知道,此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关系着援军的生死,关系着凉州的安危,更关系着大曜的未来。
就在这时,东宫的内侍匆匆赶来,带着哭腔说道:“长公主,不好了!太子殿下听说援军遇袭,急得哭了,现在正吵着要去找您,说要和您一起去救援军的将士!”
沈软软心中一紧,快步朝着东宫走去。
刚到东宫门口,就看到李珩穿着小小的太子袍,正被宫女们拦着,小脸上满是泪水。
却依旧倔强地挣扎着:“我要去找姐姐!我要去救那些将士!他们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大曜才受伤的,我不能让他们白白牺牲!”
看到沈软软走来,李珩像是看到了主心骨,挣脱宫女的手,快步跑到她身边。
抱着她的腿哭道:“姐姐,援军的将士们是不是很危险?我们快去救他们好不好?
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再也不调皮了,只要能救他们,我做什么都愿意!”
沈软软蹲下身,轻轻擦去李珩脸上的泪水,温柔却坚定地说:“珩儿,你听姐姐说,援军的将士们都很勇敢,他们一定会守住的。
泾州的守军已经赶去支援了,很快就能击退蛮夷,和他们汇合。”
“真的吗?”李珩抬起满是泪痕的脸,眼中带着一丝期待。
“真的。”沈软软点了点头,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珩儿,你知道吗?现在你好好待在东宫,好好学习,就是在帮助那些将士们。
因为只有你将来成为一个强大的皇帝,才能守护好这些为大曜拼命的将士,才能让百姓们安居乐业,才能让大曜不再被蛮夷欺负。”
李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小手紧紧攥着沈软软的衣袖:“姐姐,我知道了。
我会好好待在东宫,好好读书,将来一定要成为一个能保护将士和百姓的好皇帝!”
看着李珩眼中重新燃起的坚定,沈软软心中一暖。
她轻轻摸了摸他的头:“珩儿真乖。走,姐姐陪你去书房,我们一起读书,等援军胜利的消息。”
接下来的日子,沈软软一边处理朝中事务,一边密切关注边境的战况。
她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凉州和野狼谷的密信,每一封都牵动着她的心弦。
泾州守军成功与援军汇合,合力击退了蛮夷的埋伏,援军虽有伤亡,但主力尚存,正在加速向凉州赶来;
凉州守将加固了城防,多次击退蛮夷的小规模进攻,城中百姓也纷纷拿起武器,协助将士们守城。
终于,在蛮夷约定总攻的前一天,援军抵达了凉州城外,与城内守将会合。
当这个消息传到京城时,沈软软正在东宫陪着李珩练字。
听到消息的那一刻,李珩手中的笔猛地落下,开心地跳了起来:“太好了!援军到了!凉州有救了!”
沈软软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眼中却泛起了一丝泪光。
这几天的紧张和担忧,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缓解。
她知道,凉州的危机,终于可以解除了。
次日清晨,凉州城外传来了震天的厮杀声。
蛮夷首领按照约定,率领大军对凉州城发起了总攻。
可他不知道,张谦的内应早已被抓获,援军也已抵达,他的计划,从一开始就已经破产。
凉州守将和援军将领兵分两路,城内将士坚守城池,城外援军则从蛮夷大军的侧翼发起突袭。
蛮夷军队腹背受敌,顿时乱作一团。
加上之前多次进攻受挫,士气本就低落,此刻更是不堪一击,很快就溃不成军。
蛮夷首领看着节节败退的军队,又惊又怒,想要组织反击。
却被凉州守将一箭射中肩膀,只能带着残兵败将,狼狈地逃回西北荒漠。
当凉州大捷的消息传到京城时,整个京城都沸腾了。
百姓们涌上街头,欢呼雀跃,高呼“长公主千岁”“大曜万岁”。
金銮殿上,大臣们也纷纷向沈软软道贺,眼中满是敬佩和感激。
沈软软看着殿内欢呼的大臣,心中却没有太多的喜悦。
她知道,这只是击退了蛮夷的一次进攻,他们并未被彻底清除,西北的边境,依旧面临着威胁。
而且,朝中的隐患也未完全消除,赵彦和张谦的同党还潜藏在暗处,随时可能再次作乱。
“各位大人,凉州大捷,固然值得庆贺,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沈软软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威严,跟心腹们说着。
“蛮夷虽败,但其主力尚存,定会卷土重来。另外,赵彦和张谦的同党还未全部抓获,朝中仍有隐患。
接下来,我们还需继续加强边境防务,清理朝中奸佞,辅佐太子,整顿朝政,为大曜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臣们纷纷收起笑容,躬身说道:“臣等遵旨!愿追随长公主,为大曜的长治久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沈软软点了点头,目光落在殿外的阳光上。
阳光明媚,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泛着耀眼的光泽。
她知道,这场战争的胜利,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她还要面对更多的挑战,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但她不会退缩。
因为她的肩上,扛着的是大曜的山河,是百姓的期盼,是李华筝的愿望,也是李珩的未来。
她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带领大曜走出所有的危机,辅佐李珩成为一代明君,开创一个属于大曜的百年盛世。
回到东宫时,李珩正站在门口等她。
看到她回来,他快步跑过来,脸上满是开心的笑容:“姐姐!我听说了!我们打赢了!凉州守住了!”
沈软软蹲下身,温柔地摸了摸他的头:“是的,我们打赢了。
珩儿,你看,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打不赢的敌人。”
李珩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地说:“姐姐,我以后一定要变得更强大,和你一起,守护好我们的大曜。
让所有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让所有的敌人都不敢来欺负我们!”
沈软软欣慰地笑了,拉着李珩的手,走进东宫。
她知道,只要她和李珩一起努力,只要大曜的将士们同心协力,只要百姓们安居乐业,大曜一定能迎来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而这,正是她对李华筝的承诺,也是对这片山河,对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最好的交代。
喜欢快穿:死后成了白月光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快穿:死后成了白月光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