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阵斩程远志,如同抽掉了数万黄巾大军的脊梁。主帅毙命,帅旗倾覆,最后一丝负隅顽抗的勇气瞬间烟消云散。整个沮水河滩彻底陷入了无可挽回的崩溃与混乱。
“降者不杀!” “跪地弃械者免死!”
汉军士兵们士气如虹,声震四野,如同追逐羔羊的猛虎,向着完全丧失斗志的黄巾溃兵发起了最后的冲锋。刀锋所向,尽是跪地求饶的身影和奔逃的背影。负隅顽抗者顷刻间便被浪潮淹没,更多的黄巾士卒则彻底放弃了抵抗,如同被收割的麦子般成片成片地跪倒在地,将兵器丢弃一旁,瑟瑟发抖。
刘和纵马立于稍高处的河岸,尽管左臂伤口依旧作痛,血染征袍,但目光锐利,冷静地指挥着全局。 “传令!各部按预定区域清剿残敌,收纳降卒!” “骑兵游弋外围,驱赶溃兵,防止其重新聚集!” “派人打捞河中辎重,救治双方伤员,清点战果!” “严令各部,不得虐待降卒,不得私掠财物,违令者斩!”
一道道命令清晰下达,显示出他超越年龄的沉稳与掌控力。经历此血战,他身上的青涩已褪去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军主帅的威严与果决。
战场清理工作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直至黄昏。沮水两岸,伏尸累累,血流漂橹,景象惨烈无比。初步清点的战果堪称辉煌:阵斩黄巾贼兵超过四千级,其中大小头目数以百计;跪地投降者更是高达近万人,黑压压地蹲满了大片河滩,垂头丧气;溺死于沮水之中者,无法计数,河道一度为之堵塞;缴获的粮草、军械、旗帜、马匹堆积如山,足以装备上万大军!
而刘和与邹靖联军付出的代价,相比于此等战果,可谓微乎其微,伤亡不足千人。这无疑是一场酣畅淋漓、决定性的辉煌大胜!此战之后,肆虐幽州的黄巾主力程远志部已烟消云散,其余零散贼寇,再难成气候。
捷报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往蓟城。
州牧府内,刘焉正心神不宁地等待着前方的消息。虽已同意出击,但以数千骑兵冲击数万贼众,终究是行险之举,他心中实则忐忑万分。
当浑身浴血的传令兵冲入大堂,激动地甚至带着哭腔高声报捷时,整个州牧府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巨大的欢呼!
“……阵斩贼酋程远志!歼敌数千,俘获近万!缴获无算!我军大获全胜!”传令兵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刘焉猛地从座位上站起,因为过于激动,手指微微颤抖。他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压下翻腾的心绪,缓缓坐回位置,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真正开怀的笑容:“好!好!好!天佑大汉!天佑我幽州!”
他连说三个“好”字,心中的巨石终于落地。蓟城之围已解,幽州最大的威胁被彻底铲除,这份泼天功劳,足以让他这个幽州牧在朝廷面前大大露脸。
然而,喜悦之余,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悄然爬上心头。又是刘和!又是他那两个结义兄弟!邓茂是关羽杀的,程远志又是关羽斩的!每一次决定性的胜利,似乎都离不开他这个长子的身影。这份功绩太大了,大到令他这个父亲、这个上官都感到一丝心惊。
(洞察之戒虽远,然刘焉此刻心绪之波动,却仿佛能被远在战场的刘和隐约感知:欣慰、狂喜、放松、骄傲…以及更深层的忌惮、审视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功高震主,哪怕父子之间,亦难免此虑。)
刘焉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这个儿子,早已不是那个病弱木讷的长子,而是一头迅速崛起的雄狮,手握精兵强将,立下不世之功,声望如日中天。自己…还能完全掌控他吗?幽州未来的格局,又会如何?
与州牧府的欢呼相比,刘备在自己的小营帐中听到这个消息时,手中的竹简悄然滑落在地。他脸上的温和笑容瞬间僵硬,尽管极力掩饰,但那瞬间收缩的瞳孔和微微颤抖的指尖,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又赢了?而且是如此辉煌的大胜?阵斩程远志,几乎独力平定幽州黄巾?! 刘和…关云长…张翼德…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嫉妒、甚至是一丝绝望,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内心。他刘备奔波半生,苦苦寻求机遇,为何这等猛将、这等大功,尽归那刘和所有?苍天何其不公!
他默默地捡起竹简,手指用力得几乎要将之捏碎。脸上重新挤出的笑容,却比哭还要难看几分。他必须更加隐忍,必须等待,等待属于他刘备的时机…
与此同时,刘和、关羽、张飞的大名,随着这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幽州每一个角落,继而向着整个河北地区扩散。
“听说了吗?刘使君的长子刘和,在沮水边以少胜多,把数万黄巾贼杀得片甲不留!” “何止!他麾下那红脸长髯的关羽关云长,万军从中一刀就斩了贼首程远志!” “还有那个黑脸猛张飞,一声吼就能吓破敌胆!” “真乃神将也!刘公子有如此猛将相助,幽州安矣!”
市井乡野,酒肆茶棚,人们津津乐道,越传越神。刘和的“宗室英才”、“少年英雄”形象深入人心,关羽、张飞“万人敌”的威名更是响彻河北,令人闻之胆寒。
幽州,因这一战而彻底震动。权力的格局,人心的向背,都在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刘和站在沮水之畔,望着眼前绵延的俘虏和缴获,他知道,脚下的道路已然不同
喜欢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