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刘和紧锣密鼓地寻找赵云、巩固三郡联防,并暗中应对蓟城方向的压力时,一封来自北平的信函,被快马送到了渔阳郡守府。信是北平太守公孙瓒亲笔所书,措辞豪迈而直接。
信中,公孙瓒先是惯例性地称赞了刘和近期“扬威域外”的功绩,随后便切入正题。言及塞外一鲜卑部落(并非大部,乃一小支)近来屡犯边塞,劫掠商旅,桀骜不驯,藐视汉廷。为震慑诸胡,永靖北疆,他提议举行一次“塞外会猎”,邀刘和共同出兵,合击此部。信中豪言:“愿与贤侄并辔草原,扬我汉家旌旗,使胡虏知幽州有双雄在,不敢南顾!”
(洞察之戒:分析公孙瓒真实意图:炫耀白马义从之威,展示其北疆主导地位;近距离观察宿主军队实力、装备、士气;试探宿主对幽州军事事务的态度及与他的合作意愿;借机拉拢或威慑…风险:可能存在借刀杀人或制造摩擦的潜在意图…)
刘和看完信,递给身旁的邴原、关羽等人传阅。
“公孙伯圭,好大的手笔。”刘和嘴角泛起一丝意味不明的笑容,“名为会猎,实为校场。他是想让我看看他的白马义从何等雄壮,也想掂掂我渔阳军的斤两。”
田豫谨慎道:“主公,塞外情势复杂,胡骑来去如风。公孙瓒久镇北疆,熟悉地理,其白马义从更是天下骁锐。此番邀约,恐非单纯的军事合作。若我军表现不佳,恐为其所轻,日后在幽州事务上更难与之平等对话;若表现过佳,又恐引其更深忌惮。”
关羽凤目微睁,傲然道:“兄长,何必长他人志气!他公孙瓒要看,便让他看个清楚!我渔阳儿郎,历经血火,岂惧与人比较?某正想见识见识他那白马义从,是否真如传闻般了得!”
张飞(闻讯赶来)更是嚷嚷道:“大哥!去!必须去!正好让那公孙瓒瞧瞧,咱们幽州铁骑的厉害!看他那白马义从跑得快,还是咱们的刀锋利!”
刘和沉吟片刻,心中已有决断。避而不战,示弱于人,绝非他的风格。公孙瓒既然划下道来,他必须接招,而且要接得漂亮。
“回复公孙太守,就说……”刘和朗声道,“北疆胡患,乃我辈共同之敌。公孙太守有此壮举,和刘岂能落后?届时必亲率精锐,赴约前往,与太守并辔草原,共猎胡虏!”
他决定参加这次会猎。目的有三:
其一,展示肌肉:让公孙瓒,也让幽州内外所有观望者看清楚,他刘和的军队是真正的虎狼之师,绝非凭借侥幸取胜的乌合之众。这是维护自身地位和话语权的必要之举。
其二,实地观察:他也想亲眼看看公孙瓒的白马义从究竟战力如何,其战术战法有何特点,为未来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做好准备。
其三,磨合部队:与友军(哪怕是暂时的、心怀试探的友军)进行联合军事行动,对己方军队也是一种难得的锻炼,可以检验在陌生环境和协同作战下的表现。
命令迅速下达。刘和决定亲自出征,以关羽为副,精选一千五百最精锐的幽州铁骑(其中包含大量北伐缴获的良马),以及五百擅长骑射、机动力强的轻骑,组成参战部队。张飞则与邴原、田豫留守渔阳,确保大本营万无一失。
部队进行了短暂的针对性操练,重点是长途奔袭、野外生存、以及与陌生友军的信号识别和简单配合。粮草、箭矢、药品准备充分。
约定的日期将至,刘和与关羽率领两千骑兵,浩浩荡荡开出渔阳,向着公孙瓒指定的集结地点——位于渔阳与北平交界处的一处边塞堡垒进发。
一路上,刘和注意到军队士气高昂,士卒们对于能与名震北疆的白马义从“同场竞技”既感到兴奋,也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关羽治军极严,军容整肃,虽经长途行军,依旧队列严整,鸦雀无声,只有沉闷而富有韵律的马蹄声敲打着大地,散发出一种内敛而强大的力量。
抵达集结地时,公孙瓒早已率军在此等候。只见一片白色的海洋铺陈在塞外荒原之上,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果然名不虚传,人人白马白甲,鞍鞯整齐,骑士们神情冷峻,眼神锐利,透着一股百战老兵的煞气。公孙瓒本人白马银枪,立于阵前,见到刘和军到来,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洞察之戒:白马义从平均武力、骑术、纪律均属上乘,士气高昂…公孙瓒对宿主军队的严整军容略感意外,警惕心微升…)
“伯圭将军,久违了!”刘和纵马上前,拱手笑道,态度不卑不亢。
“玄阳贤侄,果然是信人!”公孙瓒哈哈一笑,目光却扫过刘和身后的军队,尤其是在沉默如山的关羽和那支散发着精悍之气的幽州铁骑身上停留片刻,“贤侄麾下,亦是雄壮之师啊!”
两人表面寒暄,实则都在第一时间评估着对方的实力。
寒暄已毕,公孙瓒不再多言,银枪前指:“目标,西北方向三百里,秃发鲜卑部落!出发!”
“出发!”刘和同时下令。
两支风格迥异,却同样精锐的骑兵,如同两道颜色不同的洪流,一白一玄(刘和军多为玄色铠甲),并驾齐驱,轰然撞入广袤的塞外草原,卷起漫天烟尘。
会猎的号角,已然吹响。这不仅是对胡虏的狩猎,更是幽州双雄之间,一场无声的较量与试探。刘和要让公孙瓒明白,这北疆的天空,足够广阔,容得下不止一条翱翔的雄鹰。
喜欢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