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关东联军主力在酸枣大营忙于会盟、饮宴、争执兵粮与进军序列之时,一支来自南方的劲旅,正以惊人的速度与决绝的姿态,撕开重重迷雾,悍然北上,直指洛阳。这便是长沙太守孙坚及其麾下的江东子弟兵。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号称“孙武之后”。其人勇挚刚毅,用兵如神,早年便以讨伐黄巾、平定边章之乱而声名鹊起,是一员名副其实的宿将。接到曹操讨董檄文后,他毫不犹豫,立刻在长沙厉兵秣马,准备北上。
然而,北上之路并非坦途。其时荆州刺史王叡与孙坚素有嫌隙,王叡曾轻蔑地称孙坚为“武夫”,孙坚怀恨在心。此次北上,孙坚需借道荆州,王叡不仅不予支持,反而闭门不纳,甚至暗含敌意。
(孙坚内心:王叡老儿,嫉贤妒能,阻我义兵,留之必为后患!)
孙坚当机立断,以“奉旨讨贼,刺史阻挠”为名,率兵突袭荆州治所汉寿。王叡措手不及,惊问何事,孙坚军士答曰:“士兵久战劳苦,所得赏赐不足以为资装,特来使君求资货耳!”王叡信以为真,开库任其取用,待发现孙坚军士径直奔向自己时,已悔之晚矣。孙坚逼令王叡吞金自尽,就此清除了北上途中的第一个障碍。
斩杀朝廷命官,此举可谓胆大包天,却也展现了孙坚在乱世中行非常之事的果决。他继续引兵北上,兵锋直指南阳郡。南阳太守张咨,亦是当地豪强,拥兵自重,对孙坚这支过境强军心存疑虑,不肯供给粮草。
孙坚不动声色,依旧以礼拜访张咨。次日,张咨依礼回访孙坚大营。酒宴之上,孙坚早已设下伏兵。主簿进言:“前移南阳,而道路不治,军资不具,请收主簿推问意故。”孙坚佯装不许,主簿固请,孙坚方才“无奈”变色,厉声道:“阁下既为太守,吾大军过境讨贼,为何不提供军粮?”张咨闻言惊惧,欲起身离去,但营帐四周早已被孙坚甲士围得水泄不通。片刻之后,张咨的首级便被悬挂于辕门之外。
(孙坚内心:乱世用重典,非常之时,岂能效妇人之仁?张咨拥粮自重,形同资敌,不杀不足以立威,不足以聚粮!)
孙坚以雷霆手段连杀两名二千石高官,顿时威震荆襄。南阳郡内再无敢阻拦者,孙坚顺利收取南阳粮草物资,兵力更盛。随即,他引兵至鲁阳(今河南鲁山),与早已在此屯兵的后将军袁术会合。
袁术,作为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子,本就野心勃勃,见孙坚如此骁勇善战,兵锋锐利,心中大喜。他正需要这样一把锋利的刀来为自己开疆拓土,攫取声望。于是,袁术当即表奏孙坚为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使其名正言顺地统领本部兵马,并供给其部分粮草,令其为先锋,即刻西向,进逼洛阳!
得到袁术正式任命和支持的孙坚,如虎添翼。他毫不耽搁,立刻以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的名义,整顿兵马,自鲁阳出发,兵锋直指洛阳周边的战略要地。他的第一个目标,便是梁县以东,意图在此建立前进基地,威胁董卓控制的伊洛平原。
孙坚军纪严明,士气高昂,其本人更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这支从南方千里奔袭而来的虎狼之师,其行动之迅猛,战意之炽烈,与酸枣大营中那些尚在扯皮的联军形成了鲜明对比。
……
右北平,土垠城。
关于孙坚北上,连斩王叡、张咨,并与袁术合兵,被任命为先锋进逼洛阳的详细情报,被“幽影”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刘和的案头。
刘和仔细阅读着每一份报告,尤其是关于孙坚行军路线、作战风格以及其与袁术关系的分析。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孙坚的进军路线,眼中流露出赞赏与了然的神色。
(刘和内心:孙文台,真虎将也!其魄力、决断,远超酸枣诸公!连斩方镇,虽显酷烈,却也是最快打开局面之法。袁公路用其为先锋,可谓得人。此一路,方是讨董之战真正的尖刀!)
他深知,历史上孙坚正是在讨董战争中表现最为抢眼的诸侯,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数次击败董卓军,甚至攻入了洛阳。其军事才能与勇悍,在此刻已然初露峥嵘。
“传令下去,”刘和对身旁的亲信吩咐道,“加派得力人手,重点盯紧孙坚所部动向!其与董卓军任何接触、战况胜负、兵力损耗、粮草补给情况,事无巨细,皆需及时报我!”
(刘和内心:孙坚锐气正盛,必为董卓心腹之患。观其战况,可知董卓西凉军虚实,亦可窥关东联军真正战力。这先锋之战,将是我判断天下大势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刘和的目光变得愈发专注。他知道,尽管自己因幽州内部掣肘未能亲自参与这场盛会,但通过密切关注孙坚这支先锋军的战况,他依然能够清晰地把握讨董战争的脉搏,为自己未来可能的介入,积累至关重要的情报与判断依据。天下的棋局,孙坚已然落下了至关重要的一子,而他刘和,则在北方的角落里,静静地审视着这盘棋的每一步变化。
喜欢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