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章:第一次质疑
沈砚站在陆清玄办公室的门口。这里的空气与其他地方不同,更冷,更稀薄,仿佛所有的分子运动都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抑制了。门无声滑开,他走了进去。
没有客套,没有寒暄。陆清玄甚至没有从巨大的数据墙前转过身来,他的声音平稳地传来,如同机器合成:“关于样本739的‘进化’特征,以及你在边界提出的‘可控接触’理论,提交一份联合分析报告。我需要知道,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潜在关联,以及这种关联对系统稳定性的可能影响。”
这不是邀请讨论,而是下达指令。
沈砚停在办公室中央,距离陆清玄背后约五米的地方。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微微垂首,像是在整理思绪。他知道,直接反驳陆清玄的理论是徒劳的,甚至会立刻引发防御和压制。他需要一种更精密的武器——不是情绪化的控诉,而是逻辑本身的手术刀。
“首席分析官,”沈砚开口,声音和他一样平稳,不带任何个人色彩,“我正在构建分析模型。但在设定基础参数时,遇到一个逻辑节点,希望能得到您的明确界定,以确保分析的严谨性。”
陆清玄的背影没有任何变化,但数据墙的流动速度似乎微不可察地减缓了千分之一。“说。”
“系统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和维护一个绝对稳定的、高效的、可预测的社会环境。为此,我们需要识别并消除所有‘非理性’干扰因素,因为它们是混乱和不可预测的根源。这个前提,是否正确?”沈砚的问题听起来像是一个初学者的确认,无比谦逊。
“正确。这是系统存在的基石。”陆清玄的回答毫无迟疑。
“那么,‘理性’本身,是否可以定义为:一种完全基于逻辑、数据和概率,排除一切情感、偏见和直觉干扰的决策与认知模式?”
“是。”
沈砚略微停顿,仿佛在谨慎选择措辞:“如果这个定义成立,那么,为了维护‘理性’的纯粹性,系统是否必须对任何可能玷污或偏离这种纯粹性的因素,保持绝对的、不容置疑的警惕和排斥?哪怕这种因素本身,可能源于某种……未被完全理解的演化残留,或是一种潜在的、更高级的认知工具雏形?”
陆清玄沉默了一瞬。数据墙的光影在他挺直的背脊上流动。“系统会评估所有因素的价值与风险。目前,未发现情感因素具备超越其破坏性的工具价值。”
“我理解。”沈砚微微颔首,“那么,基于这种评估,系统当前对‘非理性’因素的策略,是倾向于‘彻底消除’,而非‘理解、引导或转化’。这个判断,是否符合系统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在现有认知框架和可控范围内,彻底消除是风险最低、效率最高的选择。”陆清玄的语气依旧平稳,但沈砚感知到,对方意识外围那层绝对理性的冰壳,似乎因为这种层层递进的、纯粹逻辑的追问,而产生了一丝微乎其微的“注意力聚焦”。
就是现在。
沈砚抬起眼,目光平静地投向陆清玄的背影,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声音清晰而稳定:
“那么,首席分析官,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系统为了维护‘理性’的绝对地位,采取了一种绝对化的、不容任何其他可能性的策略。这种策略本身,这种对‘非理性’因素的绝对排斥和不予理解,是否在某种程度上,也构成了一种……基于特定认知框架的‘偏执’?而这种‘偏执’,因其目标是对抗‘非理性’,所以它本身,是否也偏离了纯粹‘理性’所应具备的、对一切可能性保持开放评估的……中立性与包容性?”
他顿了顿,用更轻、却更锐利的声音补充道:
“换句话说,我们是否因为过于恐惧‘非理性’的混乱,而将自己禁锢在了一种拒绝演化、拒绝未知的……‘绝对理性的牢笼’之中?这种‘绝对理性’,是否本身,就是另一种形式的……非理性?”
办公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数据墙上的光流似乎彻底凝滞了。空气不再流动。
沈砚没有等待回答。他微微躬身:“我的疑问源于对分析模型严谨性的追求。这个问题将帮助我更好地设定系统行为模拟的参数。感谢您的时间。”
他转身,如同来时一样安静地离开。
门在他身后合拢。
办公室里,只剩下陆清玄一个人,和他面前那面仿佛凝固了的数据墙。
他没有动。如同亘古存在的冰川。
但在那冰川的核心深处,那被亿万钧压力和极寒冰封的、属于“创伤性悲伤”的黑色结晶,周围似乎响起了一声极其细微、几乎不存在的……冰裂声。
沈砚的问题,没有答案。它像一个逻辑悖论,一个奇点,被精准地投入了他绝对理性的思维闭环之中。
“绝对理性……是否也是一种非理性偏执?”
这个问题,如同一个自我引用的病毒程序,开始在他完美无瑕的逻辑架构内部,悄无声息地复制、运行。
他试图用理性去分析它,解构它,证明它的谬误。
但每一次分析,都像是在用镜子照镜子,陷入无限的递归循环。
他第一次,在自己的领域内,遇到了一个无法用现有逻辑框架彻底碾碎的思想。
他依旧站在那里,背影挺拔,无懈可击。
但在他那深邃的、映照着冰冷数据的眼眸最深处,一丝极其微弱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困惑的涟漪,正在缓慢地扩散开来。
沈砚没有反驳他。
沈砚只是,给了他一个无法驱散的问题。
而这第一次质疑,其力量远胜过任何直接的反抗。因为它攻击的,不是结论,而是基石本身。
办公室的门在沈砚身后合拢,将那片绝对理性构筑的、令人窒息的领域隔绝开来。走廊的光线似乎都比里面更富有人间气息,尽管依旧是经过精确计算的、恒定的冷白光源。沈砚没有立刻离开,他背靠着冰凉金属门板站了足足三秒,才缓缓吐出一口灼热的气息。他的指尖在微微发颤,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刚才那场思维钢丝上的行走,耗尽了他在绝对压力下维持完美逻辑伪装的心力。
他成功了,也或许,开启了他无法控制的潘多拉魔盒。
他整理了一下制服的领口,迈开脚步,走向自己的分析室。每一步都感觉踏在无形的涟漪上,那涟漪的中心,是陆清玄办公室里那片死寂的、被投入了逻辑病毒的数据海洋。
***
门内。
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数据墙上的光流恢复了流动,但若仔细观察,会发现某些复杂算法的运行轨迹出现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凝滞,如同高速运转的精密齿轮间,混入了一粒纳米级的尘埃。
陆清玄依旧站在原地,姿势没有丝毫改变。他的面部肌肉如同雕刻般稳定,呼吸频率与办公室的环境循环系统保持着绝对同步。但在那双眼眸深处,那片映照着无穷数据、通常只有纯粹分析与计算光芒的深潭,此刻却仿佛有某种无形的漩涡正在生成。
沈砚的问题,像一枚结构奇特的逻辑炸弹,没有直接攻击他的结论,而是绕过所有防御,直接钻入了支撑结论的思维程序底层。
“绝对理性是否也是一种非理性偏执?”
这个问句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指涉的悖论。它要求用理性去判断理性本身是否陷入了非理性的偏执。任何试图用纯粹逻辑去解答的尝试,都会陷入一个无限递归的怪圈——判断“判断行为本身”是否偏执,需要另一个判断,而那个判断又需要被判断……
陆清玄的思维核心,那台由意志和逻辑驱动的超强处理器,开始以超越平常的负荷运转。他调取了系统内所有关于“理性”、“偏执”、“自我指涉”、“逻辑悖论”的哲学与数学资料。数据流如同海啸般涌入他的意识,试图构建一个足以碾压这个问题的、更宏大更坚固的逻辑框架。
他试图证明,系统的“绝对排斥”策略是基于大量历史数据和风险评估模型得出的最优解,是概率上的必然选择,而非“偏执”。
他试图论证,对“未知可能性”保持绝对警惕,正是理性应对不确定性的最高体现。
他甚至在意识中模拟了无数种沈砚可能提出的后续诘问,并预先构建了反击的论证链条。
然而,每一次逻辑推演的终点,那个幽灵般的问题都会再次浮现,像一个永不消逝的背景噪音:“你用来证明‘非偏执’的这套逻辑体系本身,是否就是偏执的产物?”
他无法彻底证伪它。就像无法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
这种“无法彻底解决”的状态,对他而言,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认知体验。一种……瑕疵。一种存在于他绝对理性世界模型中的、细微却无法忽略的裂缝。
更让他意识底层泛起一丝微澜的是,这个问题并非来自外部的、情绪化的攻击,而是源于系统内部的、一个高级共情师对“分析模型严谨性”的追求。这使得它更具……侵蚀性。
他下意识地调出了沈砚的实时监控数据流。沈砚已经回到了分析室,正在常规记录样本739的数据,生理指标平稳,共情波动处于基线水平,没有任何异常。仿佛刚才那场足以撼动思维根基的对话,只是他日常工作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
陆清玄的目光从沈砚的数据上移开,再次落回样本739的监控画面。
云笙安静地坐在观察室里。但此刻,在陆清玄的感知中(或许带上了他刚刚被扰动的心绪),她那完美的沉默之下,似乎隐藏着某种与沈砚那个问题同源的、令人不安的“不确定性”。她的“进化”,是否也是对这种“绝对理性牢笼”的某种……无声的、生物本能层面的反抗?
内部变量(云笙),外部接触者(沈砚,乃至废土),现在,加上这个植入他核心逻辑的“质疑”……
这些点,在他浩瀚的思维星图中,似乎正在被无形的线连接起来。
他不能允许这种不确定性蔓延。
陆清玄眼中那一丝微弱的困惑涟漪迅速平复,被更深的、冰冷的决断所取代。逻辑的裂缝必须被修补,或者……将被裂缝影响的部分,连同裂缝本身,彻底隔离或清除。
他下达了新的指令,比之前更加严密,更加深入:
1. **深度思维模式分析:** 启动对沈砚历史所有报告、对话记录、甚至其接受的共情师培训数据的回溯分析,寻找其思维模式中可能存在的、系统性的“偏差”或“潜在反抗倾向”。
2. **悖论隔离与研究:** 将沈砚提出的逻辑悖论设立为独立的加密研究项目(权限:仅陆清玄),尝试从元逻辑、复杂系统理论等更高维度寻找其漏洞或化解方案。同时,在系统核心逻辑库中增设对该类自我指涉问题的防御性检测模块。
3. **强化控制实验:** 对样本739,设计一系列更具引导性和压力性的环境刺激,旨在测试其“进化”路径的边界和可控性,观察其在极端理性压力下是会崩溃、被同化,还是……激发出更危险的“变异”。
4. **外部威胁再评估:** 提升对“屠夫”部落及其他废土势力的监控等级,分析沈砚的“沟通”行为是否在外部留下了任何可能被利用的“印象”或“弱点”。
他不会陷入思考的循环。他会用行动,用更强大的控制力,来消化这个质疑。如果理性本身出现了无法自洽的阴影,那么,他就用更绝对的理性,将这阴影照亮、分析、直至分解。
他转身,走向控制台,开始亲自调整对样本739的下一个刺激序列参数。他的动作精准、稳定,没有丝毫犹豫。
办公室内,只有数据流动的微弱嘶响,以及他指尖敲击控制台时,那规律到令人心悸的、冰冷的嗒嗒声。
质疑已被记录,但它更像是一剂疫苗,刺激这具理性的躯体,产生了更强大的、旨在维持自身绝对统治的……抗体。风暴在寂静中酝酿,而风暴眼,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平静,也更加危险。
《影帝绑定路人甲拯救系统》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博看读书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博看读书!
喜欢影帝绑定路人甲拯救系统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影帝绑定路人甲拯救系统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