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平的媳妇李慧珍跑出来后,一路朝着县城的方向跑去。
到了县城,她经过不断的打听,
才找到几个要去陕西割麦的麦客,她跟着几个麦客,一路边做工边讨饭。
路上,她见到了太多逃荒的人,有的饿倒在路边,有的还在挣扎着。
而她年轻,能扛住饿,遇到割麦子的人家,她总是二话不说,开始干活。
她也不管这家人需不需做活的,只为一口吃的。
大多数人家会看在一个女人可怜的份上,都能给些吃的。
这就是甘肃和陕西的区别。
虽然两个省份离得很近,但是因为地理条件的限制,
甘肃吃不饱,而陕西可以吃饱。
所以,一到麦子黄的时候,
大多数甘肃人会来到陕西,帮助陕西人割麦,
而陕西人会让甘肃人吃饱饭。
这是一种互惠的好办法,也一直延续了几代人。
李慧珍来到咸阳的一个村,
她实在是饿的走不动了,也和来时跟着的麦客走散了。
她就到这个村的一个破窑洞里落了脚。
村里有一户人家,看到李慧珍可怜,就收留了她,让她帮着家干活。
这时间长了,这家人也看到了李慧珍的吃苦耐劳。
正好这家人的儿子有些缺点,腿不好,说媳妇也难。
这天,这家老两口商量后,
找到李慧珍问:
“你家里还有人吗?”
李慧珍说:
“我大(父亲),我娘,还有弟弟都在。”
老两口又问:
“那你怎么一个人跑了出来,家里人不知道吗?”
李慧珍说:
“我是从婆家偷着跑出来的,婆家太穷了,吃也吃不饱!”
“那你还回去吗?”
李慧珍哭着说:
“我跑出来,就是为了能吃饱,活着,只要能吃饱,我再也不会回去的。”
老两口一听,心里高兴了,
这样一来,自己儿子媳妇的事不就解决了吗?
老两口说:
“我们的儿子你也看到了,就是腿有点毛病,其他的没问题,我家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你看可以的话,你就留下来,做我们的儿媳!”
李慧珍一听,她立刻就答应了。
人对她来说,已经不重要,
她从小到大,她除了干活,剩下的就是挨饿,她实在是饿怕了。
她从小就听村里的麦客说:
“陕西的白面馍馍,能吃饱,”
后来,她连做梦都能梦见白面馒头。
她如今吃上了,还有什么挑拣的呢!
李慧珍有了落脚的地方,和这家人的儿子结了婚,可以说她是幸运的。
而刘福平的家里依旧过着吃不饱的日子,
李慧珍的出走,让这个家的日子雪上加霜。
这种情况下,刘老汉想到了当初阴阳说过的话。
本来就是一句不经意的话,可没想到灵验了。
这天早上,迷信很重的刘老汉找到了当初的那个阴阳。
他想求阴阳先生给指点指点。
阴阳先生说:
“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迁坟。”
可是刘老汉知道,房头的人多,其他房头都好好的,迁坟的事,那根本就商量不通。
但是为了子孙后代,他得在他活着的时候把这件事给解决了,不能把坏事留给子孙。
他也明白,如果他哪一天死了,迁坟的事就更麻烦了。
他把三个房头的老弟兄都叫到一起,
他说:
“都还记得埋大(父亲)的时候,阴阳说过的话吗?”
几个老弟兄都没有说话,一人一杆旱烟锅,都在抽着烟,
屋里要不是四处漏风,早就被烟熏的留不住人了。
其实他这几个老弟兄都知道,大哥说的意思,
只是这件事没有发生在他们家里,谁愿意折腾呢!
刘老汉看到没一个人说话,他继续说:
“我想迁坟,这件事关系到每一家,现在你们家里没发生,这不代表以后不会发生,要是都发生了,那就晚了!”
当刘老汉说完迁坟后,大家一致不同意,争吵了半天,最终还是不欢而散。
刘福平看到他大为了自己的事愁的不行,他给他大说:
“大,我的事你就别再管了,主要是咱家里穷,和坟有啥关系呢!”
这话一出,气的他大就是一巴掌。
虽然到了不该打儿子的年龄了,
但是在那个年代,不管儿子多大,父亲还是会打。
刘老汉气的说:
“你知道什么,坟不好,就是把你累死,也赶不到人头前!”
无奈穷苦的年代,人们只能把一切希望全寄托在迷信上,这也是活着的精神支柱。
慢慢的,刘老汉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有时候会口里和鼻子里流血。
家里的条件有限,再加上医疗条件,只能硬扛着了。
结婚一年多的三儿子,媳妇一点动静都没有,这让刘老汉老两口更急了。
他有时候在想:“这坟是不是让我断子绝孙呢!”
再着急也是干着急,没有一点办法。
可就在这时,有个好消息,刘老汉的大女婿告诉老汉说:
“我们镇上,有个女的,让婆家不要了,现在正到处找婆家呢!”
刘老汉赶紧告诉大女婿,让务必把这个亲事说成。
经过大女婿的努力,这门亲事有了希望。
女人的娘家也是着急,只要彩礼一到,立马就让把人接走。
那个年代,被人退亲是特别丢人的事,娘家为了钱,也是出于无奈。
凑齐彩礼后,就把人接了过来。
这个女人叫王彩娥,比刘福平小五岁。
王彩娥个子不高,但是长的那叫一个清秀。
两个辫子一直掉到屁股上,
经过上一任婆家的抛弃,王彩娥对刘福平特别的好。
两个命苦的人,都特别珍惜,只要刘福平干活回来,她总是用心的伺候,端茶倒水。
这让刘老汉对坟的事有些怀疑了。
老两口整天乐的是合不拢嘴,慢慢的也就不想坟的事了。
两个媳妇对他们二老是言听计从,从来不顶嘴。
虽然都没有怀孩子的迹象,但是最起码有了往好处发展的迹象。
可好景不长,半年后,王彩娥腿开始疼了,
起初,刘福平以为是平常的腿疼,就给买了止疼片。
可越到后来,就越严重,甚至有时连走路也成了困难。
刘福平就去找了村医,医生告诉他说:
“可能是沾了凉水,把腿渗了,吃几副中药就没事了。”
抓来中药后,刘福平每天都按时把药熬好,端给王彩娥!
可王彩娥的病还是不见好,而且腿部开始溃烂。
这让刘福平更加着急了,他和他大(父亲)商量后,决定带着去县城看看。
喜欢牧羊的绝户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牧羊的绝户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