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群山在身后渐渐低伏,化作起伏的墨绿波涛。官道如同一条灰黄的巨蟒,蜿蜒着爬向视野尽头那座倚着苍茫山势、匍匐在巨大湖畔的雄城。
云州。
城郭高耸,青灰色的厚重城墙在正午的阳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冷硬光泽。城楼上,黑底金字的“云州”大旗猎猎作响。宽阔的护城河波光粼粼,倒映着城楼的森严轮廓。巨大的吊桥放下,连接着官道。城门洞开,人流车马如同归巢的蚁群,喧嚣鼎沸之声远远传来,带着一股鲜活而躁动的烟火气。
熊和共勒住胯下那匹瘦骨嶙峋、毛色黯淡的劣马,停在距离城门半里外的一处土坡上。他裹着一件宽大破旧的灰黑色斗篷,兜帽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线条紧绷的下颌和紧抿的嘴唇。斗篷下,左肩的麻木感依旧如同沉重的枷锁,腰侧伤口的钝痛在长途颠簸后隐隐发作。但更沉重的,是心头那无形的巨石——黑煞门的阴影,如同跗骨之蛆,无处不在。
龟甲在怀中紧贴着心口,传来温润而恒定的波动,如同黑暗中的灯塔,提醒着他前行的方向。他深吸一口气,混杂着尘土、牲口气味和远方湖水湿意的空气涌入肺腑,带来一丝属于大城的鲜活与躁动,也冲淡了些许连日奔波的疲惫与山林间的死寂。
目光如鹰隼,扫过城门。守门的兵卒盔甲鲜明,长枪如林,盘查着进出的车马行人。城墙上,隐约可见巡弋的甲士身影。秩序井然,戒备森严。
他不能引起任何不必要的注意。尤其是现在。
脑海中,回响起那采药老叟如风过石隙的低语:“呼吸至微,近天地律动…心躁则气浮,气浮则神散…”
熊和共缓缓闭上眼,心神沉入丹田。新生的内力虽弱,却如同初融的雪水,坚韧流淌。他尝试着放缓呼吸,摒弃杂念,将自身的气息,如同老叟所言,努力融入周遭这喧嚣流动的“大息”之中。风声,马蹄声,人语声,车轮辘辘声…不再是干扰,而是背景的潮汐。心跳渐缓,气息渐沉,周身那股因仇恨与警惕而自然散发的锐利锋芒,如同归鞘的利刃,悄然收敛。
片刻后,他睁开眼,眸中锐利依旧,却多了一份深潭般的沉静。他轻夹马腹,混入官道上络绎不绝的人流车马之中,随着缓慢移动的队伍,朝着那巨大的城门洞挪去。
守门兵卒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扫过。熊和共微微垂首,斗篷的阴影更深地笼罩了面容。粗糙的缰绳握在手中,劣马不安地打着响鼻。当兵卒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时,他心跳平稳,气息悠长,如同一个再普通不过、长途跋涉后疲惫不堪的寻常旅人。
“路引!”兵卒的声音带着公事公办的粗粝。
熊和共沉默地从怀中掏出一份皱巴巴、盖着模糊红印的桑皮纸——这是离开莽苍山前,从一个死于蛇毒的倒霉行商身上搜刮来的唯一“遗产”。兵卒接过,草草扫了一眼,又狐疑地打量了一下他裹得严实的斗篷和瘦马。
“进城作甚?”
“投亲。”熊和共的声音刻意压得沙哑低沉,带着浓重的、模仿来的外地口音,“北街,表舅家…张记杂货铺。”路引上的名字叫张二牛,他随口编了个亲戚。
兵卒又看了几眼,似乎没发现太大破绽,不耐烦地挥挥手:“进去!别惹事!”
熊和共微微颔首,牵马穿过巨大而幽深的门洞。喧嚣声浪瞬间拔高数倍,如同潮水般将他彻底淹没。
云州城内,景象截然不同。宽阔的青石板主街足以容数车并行,两侧店铺鳞次栉比,幌子招摇。绸缎庄流光溢彩,酒楼食肆香气四溢,铁匠铺叮当作响,药铺飘散着奇异的草木混合气息。贩夫走卒吆喝声、车马粼粼声、讨价还价声、孩童嬉闹声…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庞大而嘈杂的洪流。行人摩肩接踵,服饰各异,有锦袍华服的商贾,有劲装负剑的江湖客,有粗布短打的力夫,更有金发碧眼、操着古怪腔调的异域行商。空气里弥漫着食物、香料、汗水和牲口混杂的复杂气味。
繁华。喧嚣。躁动。生机勃勃。与熊家堡的质朴雄浑截然不同,也与莽苍山的死寂凶险天差地别。
熊和共牵着瘦马,如同沉入激流的一颗石子,随着人潮缓缓移动。初生的“微息”感知在这庞杂混乱的环境中变得极其吃力,如同在惊涛骇浪中维持一叶扁舟的平衡。他必须时刻收敛心神,维持着那份融入喧嚣的“龟息”之态,才能压下心头翻涌的陌生感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渺小。
当务之急,是情报。他需要知道黑煞门的动向,知道云州的格局,知道“天湖剑会”的详情,更要知道…那龟甲所指引的“道缘”,究竟指向何方。
目标明确——百川阁。
这个名字,是他在莽苍山中,从一个濒死的、被黑煞门追杀的落魄镖师口中逼问出的只言片语。“云州…百川阁…知天下事…只要…给得起价…”
他不动声色地向街边一个卖炊饼的老汉打听。老汉用沾满面粉的手一指:“喏,顺着这条‘汇通街’一直走,过三个路口,看见门口挂着一排铜铃铛、门脸最不起眼的那家铺子就是!不过小哥,那地方…嘿嘿,可不是一般人能随便进出的。”
谢过老汉,熊和共牵着马,汇入人流。三个路口后,喧嚣稍减。街道依旧宽阔,但两侧的店铺明显少了几分浮华,多了几分厚重与低调。青石铺就的街面被打磨得光滑如镜。
很快,他看到了目标。
一栋毫不起眼的两层小楼。门脸狭窄,灰扑扑的木门紧闭着,连块像样的招牌都没有。只在门楣上方,悬挂着一排七枚大小不一的古旧铜铃。铃铛表面布满铜绿,风吹过,却诡异地没有发出丝毫声响。
若非老汉指点,熊和共几乎会错过它。这与想象中的“武林情报中枢”相去甚远,更像一个经营不善、濒临倒闭的杂货铺。
他将瘦马拴在街对面一棵光秃秃的老槐树下。深吸一口气,再次确认周身气息收敛沉稳,这才缓步上前,抬手叩响了那扇紧闭的灰木门。
笃,笃笃。
声音沉闷,仿佛叩在厚重的石壁上。
门内寂静无声。
熊和共耐心等待。片刻后,门轴发出一声轻微干涩的“吱呀”声,开了一条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的缝隙。一张毫无表情、如同泥塑木雕般的脸出现在门缝后。是个中年男子,穿着洗得发白的灰布长衫,眼神空洞,仿佛没有焦距。
“何事?”声音平板,毫无起伏。
“问事。”熊和共言简意赅,刻意压低的嗓音带着沙哑。
“规矩?”
“略知。”
“随我来。”灰衣男子毫无废话,侧身让开缝隙。
熊和共闪身而入。门在身后无声合拢,隔绝了外面街市的喧嚣。眼前是一条狭窄昏暗的走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如同陈年纸张和墨锭混合的奇特气味。走廊两侧墙壁光秃秃的,没有任何装饰,只有几盏嵌在壁龛里的油灯,散发着昏黄摇曳的光线,勉强照亮前路。
灰衣男子在前引路,脚步无声。熊和共紧随其后,斗篷下的手悄然按在腰间断刀的刀柄上,神经绷紧。走廊不长,尽头是一扇同样毫不起眼的木门。灰衣男子推开木门,侧身让开。
门内,是一个方方正正、同样光线昏暗的房间。没有窗户。四壁都是顶天立地的巨大书架,上面密密麻麻塞满了各种颜色、大小、厚薄不一的卷宗、册页、皮卷,甚至还有成捆的竹简。空气里那股纸张墨锭的气味更加浓郁。房间中央,只摆着一张巨大的、磨得发亮的乌木长桌,桌后坐着一个须发皆白、穿着深蓝色绸缎长袍的老者。
老者低着头,正就着桌上一盏造型古朴的青铜油灯,用一支细如发丝的银毫,在一张薄如蝉翼的素笺上写着什么。灯光映照着他布满深刻皱纹的脸,显得异常专注而沉静。整个房间,只有笔尖划过纸面的细微沙沙声。
灰衣男子无声地退了出去,顺手带上了门。
熊和共站在门口,没有立刻上前。他打量着这如同巨大书库般的房间,感受着那份几乎凝固的沉静。这沉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极致反差,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坐。”老者头也未抬,声音平和舒缓,如同古井无波。
熊和共依言走到乌木长桌对面一张同样材质的圆凳上坐下。凳子冰冷坚硬。
“问什么?”老者依旧没有抬头,笔下不停。
“两件事。”熊和共声音低沉,“黑煞门。近况,悬赏。以及,‘天湖剑会’。”
老者手中的银毫微微一顿,随即又继续书写。片刻后,他放下笔,将那张写满蝇头小楷的素笺小心地吹干墨迹,收入桌旁一个打开的檀木匣中。这才缓缓抬起头。
那是一双异常清明的眼睛,深邃如渊,仿佛能洞穿人心。目光平静地在熊和共裹着斗篷的身影上扫过,尤其在斗篷下微微不自然的左肩轮廓处停留了一瞬,随即移开。
“黑煞门。”老者开口,声音依旧平和,却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沧桑,“门主司徒桀,月前于北地熊家堡一役身中奇毒,据传伤势沉重,闭关不出。其子司徒影…殁于莽苍山。”他顿了顿,目光似乎穿透了虚空,落在熊和共身上,“黑煞门上下震怒。刑堂长老石魁暂代门务,已于三日前发出‘血煞令’。”
老者从桌下取出一卷漆黑的皮卷,徐徐展开。皮卷顶端,一个狰狞的滴血骷髅标记刺目惊心。下方,赫然是一幅用朱砂绘制的、惟妙惟肖的人像!画像之人,剑眉星目,轮廓硬朗,眉宇间带着一股不屈的锐气,正是熊和共!只是画像上的他,少了几分沧桑,多了几分少年意气。
画像下方,一行触目惊心的血字:
**熊和共,熊家堡余孽。杀我少主,罪不容诛!凡取其首级者,赏黄金千两,玄阶功法一部!活擒者,赏黄金三千两,地阶功法一部!知其下落者,赏黄金百两!**
落款是一个鲜红的、扭曲的“煞”字指印。
冰冷的杀意如同实质的寒风,瞬间席卷了整个房间!熊和共瞳孔骤然收缩!心脏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狠狠攥紧!画像!悬赏!黄金!功法!黑煞门这是倾巢而出,不死不休!
巨大的压力让他呼吸都为之一窒!斗篷下的身体瞬间绷紧!丹田内力本能地加速运转!但他立刻强行压制,脑海中回响起采药老叟的告诫,再次运转龟息之法,将那股因惊怒而翻腾的气息死死压住。兜帽阴影下的脸,神色冰冷如铁,唯有一双眸子深处,寒芒如电!
老者仿佛没有察觉到熊和共那一瞬间的异样,继续用平板的语调说道:“此令已通传北地十三州及云州大小帮派、绿林道。重赏之下,云州地界,想取你性命者…如过江之鲫。”
他收起黑卷,仿佛那只是一张普通的价目表。
“第二件,‘天湖剑会’。”老者语气不变,“由云州‘天湖剑庄’主持,五年一度。下月初九,于城西百里外‘落星湖’畔开启。为期三日。凡持‘剑帖’者,皆可入会。比剑论道,切磋技艺。本届魁首,除获剑庄秘藏‘青锋剑’外,更可得一次‘天湖淬剑’之机。”
“天湖淬剑?”熊和共捕捉到这个陌生的词。
“落星湖心,有天然寒潭一口,名‘天湖眼’。潭水至阴至寒,蕴含奇异金石之气。”老者解释,“以精铁所铸之剑,入此潭淬炼,可增锋锐坚韧,去芜存菁,乃至…蕴生一丝灵性。此为剑客梦寐以求之机缘。”
蕴生灵性?熊和共心中一动。他想起了龟甲的神异,想起了父亲嘶吼的“九天之上”。这武道之极,是否也与此等天地造化有关?
“剑帖何来?”
“或由剑庄发出,赠与当世名宿、俊彦。或…于城中‘论剑台’打擂,连胜十场者,可得。”老者看了熊和共一眼,意有所指,“此乃扬名捷径,亦是…众矢之的。”
打擂?熊和共心中念头飞转。这无疑是一条险路,但也是最快获取剑帖、接近那天湖淬剑机缘的途径!更重要的是,龙蛇混杂的论剑台,或许也是获取其他情报、甚至暂时隐匿身份的绝佳场所!
“消息价几何?”熊和共沉声问道,手已探入怀中。那里面,有几小块从黑煞门徒尸体上搜刮来的碎银和铜板。
老者伸出两根枯瘦的手指:“黑煞血令,价二十两。天湖剑会,价十两。承惠,三十两纹银。”
三十两!熊和共的手在怀中顿住。他全部家当,加起来也不足五两!心头一沉。这百川阁,果然不是善地。
“银钱…不足。”熊和共的声音干涩。
老者脸上依旧毫无波澜,仿佛早有所料。他浑浊的目光再次扫过熊和共,缓缓道:“百川阁,亦可…以物抵资,或以…消息换消息。”
以物抵资?熊和共心中警铃大作!他身上唯一有价值之物,便是那神秘的龟甲!此物绝不可示人!
“暂无他物可抵。”熊和共断然道,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老者沉默片刻,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穿透斗篷,直视熊和共眼底深处那抹冰冷的执着。最终,他缓缓开口:“也罢。念你初至,消息…权当结个善缘。望他日…莫忘百川阁今日之情。”
善缘?熊和共心中冷笑。江湖之中,何来无缘无故的善意?这老者,必有所图。但此刻,他别无选择。
“谢过。”熊和共抱拳,声音依旧冰冷。
“去吧。”老者重新低下头,拿起那支细如发丝的银毫,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出门右转,自有人引你离去。”
熊和共不再多言,起身,转身走向门口。就在他拉开木门的瞬间,老者平和的声音再次从身后传来,如同低语:
“云州水浊,龙蛇混杂。锋芒太露,易折。藏锋敛锐,或可…待时而动。”
熊和共脚步未停,拉开门走了出去。门外,依旧是那条狭窄昏暗的走廊。灰衣男子如同幽灵般立在阴影处等候。
“请。”灰衣男子引路。
再次穿过昏暗的走廊,推开那扇隔绝内外的灰木门。喧嚣的市声、刺目的天光瞬间扑面而来。
熊和共站在百川阁狭窄的门檐下,眯起眼,适应着外界的光线。怀中龟甲传来温润的波动,仿佛在安抚他激荡的心绪。黑煞门的血煞令如同无形的枷锁,悬在头顶。天湖剑会与淬剑机缘,却又如同迷雾中的灯塔。
前路艰险,杀机四伏。但,他别无退路。
他紧了紧身上的破旧斗篷,将兜帽压得更低,迈步走下石阶,汇入门外汹涌的人潮之中。身影很快被云州城庞大而喧嚣的洪流吞没,如同水滴归于大海。唯有一双隐在阴影下的眼眸,锐利如初,映照着这座陌生雄城的繁华表象下,那汹涌的暗流与未知的凶险。
喜欢形意通天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形意通天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