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并肩走进任意门,门缓缓关闭,仿佛从未有人来过。
太极宫内,李世民看着空荡荡的大殿,泪水终于落下。
他走到窗边,望着远方的昆仑山,心里默默道:“国师,朕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定要让大唐的旗帜,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贞观十八年六月初三,大唐国师李峰,悄然离去。
而他留下在大唐留下的痕迹,正以磅礴之势,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
蒸汽火车在铁轨上飞驰,将物资运往各地。
蒸汽战船在海洋上游弋,守护着大唐的海疆。
百姓们安居乐业,孩童们诵读着李峰编写的《新学》,立志要为大唐的繁荣贡献力量。
属于大唐的时代,已经来临。
贞观十八年秋,李峰离去后的国师府并未沉寂。
后院的演武场上,六个身着青衫的道童正站成一排,面前跪着数十个孩童 —— 这六个道童,正是李峰当年收养的弟子,如今皆已达练气后期,遵师命开坛收徒,将李峰留下的修行法门传于世人。
“凝神静气,感受天地间的灵气,引气入体……” 为首的道童玄清声音清亮,手把手教孩童们吐纳之法。
这些孩童中有勋贵子弟,也有平民之子,却都恭敬受训 —— 如今在大唐,能拜入国师府道童门下,已是无数人求之不得的机缘。
玄清余光扫过场边,见几个熟悉的身影正驻足观看,笑着上前见礼:“程公子、尉迟公子,今日怎有空来府中?”
来人正是程处嗣之子程伯献、尉迟宝琳之子尉迟循毓,两人身着戎装,腰间佩刀,语气带着几分急切:“玄清道长,我们明日便要随船队出海,去西洋挣功勋,特来向道长辞行。”
如今大唐勋贵子弟早已不满足于京城安逸,纷纷主动请缨前往世界各地 —— 有的去美洲开拓殖民地,有的去非洲开采金矿,有的去西洋镇压叛乱,皆以挣得封地为荣。
玄清取出六枚护心符,递到两人手中:“此乃师父亲手绘制的护身符,愿公子们此行平安,早立功勋。”
两人郑重接过,躬身道谢后,翻身上马,朝着港口疾驰而去 —— 他们的身影,正是无数大唐青年的缩影,带着大唐的旗帜,将文明的火种播撒到世界各地。
太极宫内,李世民正看着一份奏折,嘴角满是笑意。
奏折上列着一串名字:薛仁贵率军平定西域叛乱,拓地千里。
苏定方渡海攻占吕宋,设立都护府。
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联手收服漠北残余部落,彻底稳固北疆……
这些当年被李峰推荐的武将,如今都已成了大唐的前锋大将,撑起了大唐的军事脊梁。
“国师果然有识人之明!” 李世民放下奏折,对身旁的内侍道,“传朕旨意,薛仁贵晋封平阳郡公,苏定方晋封邢国公,其余诸将各有封赏!”
内侍刚退下,户部尚书薛元超便走进殿内,递上一份文书:“陛下,苏伊士运河已全线贯通,从今往后,我大唐商船从红海到地中海,可节省近半年航程!”
李世民接过文书,眼中闪过精光 —— 这运河是他力主开凿,耗费十年光阴,如今终于通航,意味着大唐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深入欧洲腹地。
不仅武将耀眼,文臣也毫不逊色。
李敬玄在天竺推行均田制,让当地百姓安居乐业。
杜正伦在美洲建立书院,传播大唐文化。
卢承庆、于志宁、许敬宗、高季辅等人,皆任封疆大吏,将新占领地区治理得井井有条 —— 这些由李峰提点、李世民提拔的文臣,成了大唐治理天下的基石。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贞观四十九年。
这一日,年逾八旬的李世民亲自前往昆仑山 —— 他已完成李峰当年的嘱托,让大唐占据了已知的所有陆地,实现了真正的大一统。
如今,是时候去取李峰留下的机缘了。
昆仑山深处,李世民按照玉简上的指引,找到一处隐秘的洞府。
洞府内灵气浓郁,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一枚玉瓶和一卷功法。
他打开玉瓶,服下里面的 “洗髓丹”,顿时一股暖流遍及全身,多年的疲惫一扫而空。
再翻开功法,正是李峰留下的人道传承心法。
三个月后,李世民回到长安,没有回太极宫,而是径直住进了国师府 —— 这里灵气充裕,又有李峰留下的阵法,最适合修炼。
他去昆仑之前已经下旨传位于太子李承乾,从此闭门不出,潜心修炼,不问政事。
此时的李承乾已五十七岁,却因修炼李峰传下的 “小无相功”,看起来不过二十五岁,面色红润,精神矍铄。
他接过皇位后,并未停下大唐的脚步:燃油机已取代蒸汽机,成为工厂和战船的主要动力。
铁路纵横交错,连接起各大洲的重要城市。
海上,遮天蔽日的大唐战舰游弋四方,任何叛乱都能被迅速镇压。
商船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驶向世界各地,换回源源不断的金银、香料和矿产。
“父皇,这是今年的国库收支表。”
一日,李承乾来到国师府,将一份文书递给李世民。此时的李世民已修炼三年,修为达到练气后期,气色比年轻时还要好。
李世民接过文书,快速浏览 —— 国库金银储备再创新高,粮食足够大唐百姓十年之用,各地都护府秩序井然。
他放下文书,眼中却闪过一丝怅然。
“父皇为何叹气?” 李承乾疑惑地问道。
李世民看着窗外,语气带着几分释然:“朕终于明白,当年国师说‘皇帝不可长生’这句话的意思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皇帝的使命,是守护天下百姓,开创盛世。若是一味追求长生,沉迷修炼,荒废政事,就算活千年万年,也不过是个昏君。
国师留下机缘,不是让朕长生不老,而是让朕有足够的时间,看到大唐的繁荣,然后安心将江山交给你。”
李承乾恍然大悟,躬身道:“儿臣明白了。
儿臣定不会辜负父皇和国师的期望,让大唐的盛世,永远延续下去。”
李世民笑着点头,目光望向远方 —— 他仿佛看到,李峰正站在云端,看着这片被大唐光芒照耀的土地。
看到无数大唐子民,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看到大唐的旗帜,永远飘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国师府的庭院里,阳光正好,微风拂过,带着淡淡的花香。
李世民闭上眼,继续运转功法 —— 他不再执着于长生,而是享受着这份守护盛世的安宁。
喜欢任意门开始的旅途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任意门开始的旅途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