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林刚从他爹家出来,杨哥就过来。
“庆林,大军他娘没了,咱俩得过去看看。”
“没了,啥前的事啊,我娘刚才也没和我说一声。”
余庆林知道高大娘生病的事情,没想到还不到一年,人就没了。
“昨天凌晨发现的,自己用裤腰带上吊了。”
杨树小声的和余庆林说了他知道的事情。
高大娘病了以后,三个大的儿媳妇伺候了几天,后来就越来越不上心了。
高大娘对除了高大军以外的三个儿子都很好,为他们精打细算。分家以后,老两口跟着大儿子一家生活。
没生病的时候,老两口都能干,大儿子两口子也高兴,有父母帮衬着,家里轻松很多。
高大爷也才五十出头,还算壮劳力,一天能拿十个工分。
高大娘拿的工分少,但是家里做饭,喂鸡,喂猪,看孩子,这些事情也挺累人。
高大嫂不用像两个妯娌那样忙完家里忙外面,轻松不少,工分也能多拿几个。
本来父慈子孝其乐融融的生活,因为高大娘的病,变得剑拔弩张。
看病要花钱,几个儿子要平摊。
高大嫂觉得她要伺候生病的婆婆,干的比其他人多。高家二嫂和三嫂觉得老太太没生病的时候,都是帮着老大家看孩子,洗衣做饭的,她们可没借上光。
一家人吵吵嚷嚷,最后县医院给出的诊断,要去省城看病。几家都不吱声了,觉得去省城看病要花钱,还不是小钱,他们虽然吃喝不愁,可是一年到头也没攒下几个钱。
百八十的,咬咬牙也就掏了。但是医生说让他们准备一两千块钱,几家都犯怵了。
谁家都没有那些钱,要去省城,就要借钱,家里就要拉饥荒。如果看不好,人没了,钱也没了,家家都还有好几个孩子要养活。
最后,高大爷和三个儿子一商量,放弃治疗。
没到半年,高大娘就成了被嫌弃的人。儿子儿媳不愿意伺候,老头子也嫌弃她,搬去和孙子一起住了。
除了被她万般嫌弃的高大军,时不时的送一些好吃的过来,其他人都躲着她,给她一口剩饭饿不死就行。要强一辈子的高大娘受不住这样的打击,最后选择上吊了。
没人知道身体虚弱的老太太是怎么把裤腰带系到门框上的,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把脖子挂上去的。
余庆林听了杨哥的话,心里也是唏嘘不已。
不管高大娘为人如何,看在大军的面子上,余庆林和杨树都不能不去帮着忙活。
他们到的时候,高家院子里已经有不少人了。
农村的丧事,一般在家停灵三天。
高大娘昨天凌晨没的,今天停一天,明早出殡。
前几年,反对封建迷信,丧事都是从简的。
这两年,革委会自顾不暇,没人管这些事情了,尤其他们这样偏远的地方。
高家搭了灵棚,高大娘已经被收拾好,停放在灵棚中。头朝外,脚朝内,脸上盖着一块白布,身上穿着一套她最好的衣服。脚上绊了白线,头前的小桌子上放着香灰碗。
高家四个儿子儿媳带了孝布,孙辈腰间系了孝带。
高大军一脸木然的看着进来的余庆林,强忍着的泪水无声的滑落下来。
“庆哥,你回来了。庆哥,我这回真的成没娘的孩子了。”
二十五六岁的大老爷们,抱着余庆林哭的无声无息。
余庆林和杨树拍了拍大军的肩膀,没说啥安慰的话。
他们三个一起长大,彼此了解,相互依靠着取暖走过来的。这一刻,不需要言语,让对方知道他们在就可以了。
余庆林和杨树晚上要陪着高大军,晚上不能回家。
闫朵朵作为儿媳妇,也不能缺席,这是基本礼仪。虽然高大娘对高大军不好,整个村子都看在眼里。
但是,死者为大,在村里人眼中,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爹娘生你一场,对你就是天大的恩情。
高大军两口子要是不过来尽孝,大伙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他俩淹了。
大军和朵朵要守灵,家里两个孩子还小,不能跟着,直接送到清妍这里了。
正好,红姐也在,两人负责看着六个孩子。
清妍没见过这边的丧事,心里有点好奇,但是想到外面天寒地冻,她就打消了去看看的念头。
晚饭是红姐做的,余庆林家里缺东少西的,红姐回家拿过来的。
人多吃饭香,六个孩子一起吃的更香。一大盆饭,吃的溜干净。
“衡衡,你们在炕上玩,看着点弟弟妹妹。
丫丫,你最大,要给弟弟妹妹做个榜样,帮着姨姨看好他们,好不好?”
清妍慢声细语,温柔的看着丫丫。
平时淘气的要命的丫丫突然有点不好意思,她娘说话声音大,每天都在嫌弃她淘气。
可是,衡衡的妈妈笑着对她说话,还让她帮忙,她心里很高兴。
“姨姨,你放心,我一定看好妹妹。”
丫丫拍着胸脯做着保证。
“那姨姨谢谢丫丫,相信丫丫一定能带好弟弟妹妹,我和红姨姨去收拾碗筷了。”
红姐看着丫丫,还是清妍有办法。
“怎么了?”
清妍不明白红姐的表情。
“朵朵每天又打又骂的,都没整服丫丫,你轻声细语的几句话,丫丫就乖乖的了。”
“丫丫只是淘气了一点,好好和她说,她能听明白的。”
清妍觉得,大部分的孩子都是乖巧的,除了那些天生的坏种。孩子大多是天使,后来成了恶魔,很多时候,是环境造成的。
红姐家的两个孩子都挺听话,但是她觉得,和衡衡绾绾比,还是有些不同的。
也许,她要好好和清妍学学,怎么教孩子。
余庆林和杨树陪着高大军守着灵棚,要看着那盏长明灯,不能让它熄灭。
灵棚这边,还有其他相熟的人家,闫朵朵的娘家也过来人了,高家其他三个儿媳妇的娘家也有人过来。
一宿很快过去了,天亮以后,支客人过来安排流程。
要起灵了,安排好抬棺材的,扛灵幡的,摔火盆的……
香灵碗一摔,起灵了,孝子贤孙开始哭灵。
高大娘没有闺女,几个儿媳妇跟在后面呜呜的哭。至于是真哭还是假哭就不知道的,反正哭声是有的。
女人不能去坟茔地看着下葬,就在家里准备饭菜,一会招待埋棺材的人吃白席。
等余庆林回家的时候,都快中午了。
清妍看他一脸疲惫,眼睛里都是血丝,没让孩子们闹他。
“庆林,你赶紧去西屋睡觉,昨晚一宿没睡吧?”
“嗯呐,我去睡一觉,醒了再收拾东西。”
余庆林是真的困了,进了西屋,脱吧脱吧就睡着了。
清妍带着孩子在东屋玩,顺便收拾收拾东西。
喜欢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