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完猪以后,队上就没啥事了,余庆林打算回县城陪老婆孩子。
“庆林,大队部有你电话,让你快点去接,还没挂呢。”
民兵队的一个大哥过来传话,余庆林放下斧头,跑去接电话。
“喂,谁呀?”
“庆哥,是我。”
“东阳,你火急火燎的找我干啥?”
余庆林喘着粗气,心里气得要死。他还以为有啥急事,电话都不挂断的等着他,以为清妍出了啥事,没想到是邵东阳这小子。
“庆哥,我想去一趟南边倒腾点东西,你跟我一起去呗?”
“倒腾东西?”
“是啊,大院里有几个志趣相同的人想一起挣点小钱,计划一起去一趟特区那边。
我觉得机会不错,但是我又不能把后背完全交给他们。庆哥,你过来和我一起呗,比起他们我更信任你。”
邵东阳说的是真话,他离开大院的时候十五六岁,回来的时候都二十多了,中间空白的几年发生了太多事。
现在,他们家又起来了,之前走散的朋友也回来了。但是,他已经没办法像之前那样和他们交心了,一切都是面子情。
“你要做的事合法吧?”
“那当然,不然第一个饶不了我的就是我家老爷子。”
邵东阳没考上大学,也没让家里走门路给他塞进大学,而是进了一个养老的部门混日子。
现在国家政策不断变化,又支持经济发展了,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这事我得和你嫂子商量一下,你等我信。”
“好嘞,庆哥你快点啊,时间不等人,我着急着呢。你要是能过来的话,最好带上两个可靠的帮手,自己人用着放心。”
邵东阳也有几个关系好的哥们,真正的发小,但是他们都有正经事做。
“到时候再说,你等我信。”
余庆林挂了电话,邵东阳的提议他有点心动。虽然今年挣了一些钱,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算不小的一笔了。养猪加上卖野菜啥的,挣了两千来块钱呢。
但是这些钱还是有点少,他想买拖拉机,那可不是小钱。分田到户说不上啥时候就开始了,到时候他想多开点荒地种苞米,多养猪。
这些都需要钱,他家的积蓄是不少,但是也不能都花了。所以,邵东阳的提议他有些意动,回去和清妍商量一下。
“庆林,谁找你啊,是不是清妍有啥事啊?”
“奶,不是清妍,是邵东阳找我说点事。”
“不是清妍就好。”
老太太怕清妍和孩子有事,担心了半天。
“不是,清妍和孩子好着呢,我一会把这些绊子劈完就回县里了。你和我爷有啥事别自己动手,好我爹和我二叔他们。”
“知道了,我们不会逞强的。有事就喊他们了,要不白养他们一场,不能啥都指望不上。”
老太太一脸不乐意,三个儿子都抵不上她家庆林一个孝顺。
余庆林知道他奶又在心里骂人了,他爹和二叔三叔耳朵估计又该发烧了。
噼里啪啦,把木头绊子劈完码好,又把院子扫了一遍,缸里的水挑满,能做的都做了。
他又去找他爹。
“爹,我一会就回县里了,你没事多去转转,看看我爷奶有啥事没有。还有,和我二叔三叔他们说一下,你们轮流给我爷奶挑水。”
“知道了,我会和你二叔三叔他们说的。你要待在县里不回来了?”
余父知道,老爷子和老太太虽说帮着庆林看家,做饭,做了不少事。但是,庆林也真的把两老照顾的很好,比他们这些做儿子的强。
“隔三差五的还是会回来的。”
余庆林也没多说,他爹也不是不孝顺的人,说多了反而不好。
晚上,清妍下班回来,余庆林已经把孩子接回来了,也蒸了米饭洗了菜,就等着她回来炒菜呢。
“爷奶身体还好吧?”
“挺好的,咱爷每天出去和一帮老头打打牌,咱奶也出去串门。像他们这个年纪,身体算是最好的了。”
两口子在厨房做饭,两个孩子在炕上写作业,看书,不用看着。
“媳妇,今天邵东阳给我打电话了,想让我跟他去一趟南边。”
“去南边?去特区那边吗?”
清妍反应过来了,今年上半年国家在南边划了特区,那边开始高速发展了。
“嗯呐,他想挣点钱,又不放心一起去的人,想让我跟着。
我也想去看看,要是机会好也能挣点钱。明年开春想买拖拉机,想多养猪。”
余庆林和清妍说着自己的打算,他们马上要有第三个孩子了,得好好打算了。
清妍对特区的发展了解的不多,只是听说过一些。好像最开始的特区走私的挺多,都是从港城那边过来的。
具体的她真不清楚,那时候一心想要考个好大学,上了大学以后又忙着学习,忙着提升自己能配得上程牧野,所有心思都花在自己专业上了。
“庆林,你想去我也不拦着你,我只有一个要求,啥都没有安全重要。那边应该比咱们这边乱,邵东阳的身份又不一般,他们能做的事情未必适合咱们,你要谨慎一些。”
“知道,我不会冒进的。我就想着过去看看,有机会挣钱最好,没机会就当开眼界了。”
余庆林当然知道清妍担心什么,他不会闷头往前冲的。
“那行,家里的钱不能都给你拿着,你拿五千块,挣多挣少的就看咱们的运气了。”
“媳妇,你真好。
我会小心的,哪怕不挣钱也不能把老本搭进去。我明天联系邵东阳,再回去把爷奶接过来和你做伴。
杨哥要照顾嫂子可能去不了,我带着大军过去。”
余庆林和清妍说着自己的安排,清妍觉得可以。
和杨哥比起来,她觉得高大军更合适。高大军对庆林无条件的相信,说啥都听,杨哥有自己的想法。
“那边现在人员流动的大,机会多,危险也多,你要小心。哪怕不挣钱,哪怕把这五千块钱都搭进去也不要紧,要保证自己平安回来。”
“嗯,我会小心的,我还有媳妇有孩子要照顾,不会冒险的。”
老猎人教过他,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头脑清醒,知道利害关系不能贸然行动。他们那些年在山里和豺狼虎豹周旋的时候练就的本事他还没忘呢。
两人商量好,晚饭也做好了,一家人坐一起吃着晚饭说着一天中发生的事情。
两人听着孩子叽叽喳喳说着学校发生的事情,说着托儿所的事情,时不时的附和一句。
余庆林也跟孩子说一些家里的几只狗,孩子们又吵着放假回村里,他们想太奶奶想毛蛋哥哥他们了,也想二黑和大黄了。
昏黄的灯光下,一家四口其乐融融,这样的生活让人心安,让人愉悦。
喜欢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我在七十年代安家落户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