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升格为市的喜庆红绸还没褪色,市委市府新大楼里的新鲜油漆味也还没散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在新任市长刘红军的办公室里悄然拉开了序幕。
刘红军年轻,有冲劲,来自省发改委,肚子里装的都是宏观布局和跨越式发展的蓝图。他站在办公室里那张崭新的宁河市区域地图前,手指有力地敲击着地图上方,那片与宁河接壤、名为“喆镇”的广阔平原。
“张总,黄书记,你们看!”
刘红军眼神发亮,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激情,“喆镇这片平原,土地平整,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如果我们能推动‘宁喆一体化’,将我们宁河的产业、资金、技术优势,与喆镇的土地、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打造一个跨区域的工业走廊,那将是何等壮观的景象!这完全符合上级关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精神,也能让我们宁河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立刻显现出来!”
他描绘的蓝图确实很诱人,一片崭新的工业新城仿佛已在眼前拔地而起。
张九烨坐在沙发上,眉头却微微蹙起。
他等刘红军说完,才不紧不慢地开口,手指却点向了地图上另一个地方——宁河下游,靠近湖区的那片标注着低洼地带的位置。
“刘市长,您的想法很有魄力。喆镇平原确实是个好地方。”
他先肯定了一句,话锋随即一转,“但是,咱们自己这碗饭,是不是先得端稳了,吃踏实了?您看咱们宁河本市,西南几个乡的道路还没完全硬化,下雨天泥泞不堪,咱们自己的农产品运出来都费劲。东边的开发区,配套管网都还没完全跟上。”
他的手指移到下游湖区:“还有这里,地势低洼,老辈人都知道,是传统的行洪区。看起来是块好平地,适合搞工业,可万一遇上大洪水,那就是灭顶之灾!咱们现在的产业布局,家电、养殖、食品加工,哪个经得起水泡?我觉得,当下最紧要的,还是夯实咱们自己的基础,把内部的路修通,把防灾的堤坝加固,把现有的产业链做深做透。步子迈得太大,容易……”
后面的话他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容易扯着蛋。
黄书记坐在中间,端着茶杯,沉吟不语。他熟悉宁河的一草一木,深知张九烨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
他更倾向于稳扎稳打:“红军市长的规划很有前瞻性,九烨同志的顾虑也很实际。我看,是不是可以分步走?先集中精力把宁河内部的交通网络、产业配套完善好,提升自身的承载力和抗风险能力。‘宁喆一体化’可以作为长远战略来研究,待条件更成熟时再推动。”
“黄书记,张总,发展不等人啊!”
刘红军有些着急,他渴望快速做出成绩证明自己,“我们不能因为可能存在风险就畏首畏尾!喆镇那边已经表示了极大的欢迎,机会稍纵即逝!防灾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防洪标准来解决嘛!”
会议室里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闷。
一个想乘风破浪,一个要固本培元,理念的冲突显而易见。
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李常务副市长,此刻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他轻轻咳嗽一声,开口了,语气显得格外“顾全大局”:
“刘市长年轻有为,魄力十足,提出的构想确实振奋人心啊!咱们宁河现在势头正好,就应该有这样的胆识和气魄!老是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能有什么大出息?张总嘛,也是出于谨慎,可以理解。不过,我觉得刘市长的思路,更符合我们宁河升格为市后的新定位和新要求!”
他这话,明着捧刘红军,暗地里却在踩张九烨保守、缺乏魄力,巧妙地站在了刘红军一边,试图加剧这场分歧。
就在“宁喆一体化”的争论相持不下,刘红军力主推动,张九烨和黄书记倾向于稳妥的当口,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断了所有的争论。
六月,雨季提前来临,暴雨如注,连续下了几天几夜。
宁河下游水位暴涨,汹涌的洪水冲出河道,直扑下游地区!
与宁河接壤、同处下游的林城镇首当其冲,大片农田、房屋被淹,灾情严重。
虽然宁河本市因为近年注重水利设施建设,主体城区安然无恙,但通往喆镇方向、途经低洼地带的道路多处被冲毁,河道航运也因为水位过高、漩涡密布而被迫中断。
更糟糕的是,东源集团一批准备通过水运发往省城的电饭煲和农产品,因为码头停摆,大量积压在仓库和临时堆场,眼看着交货日期就要延误,损失不小。
刘红军站在市委大楼的窗前,看着窗外依旧淅淅沥沥的雨幕和楼下汇报上来关于林城镇灾情及运输受阻的报告,脸色十分难看。
他雄心勃勃的“宁喆一体化”蓝图,还没正式提上日程,就被这场无情的洪水冲出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他所指的那片“潜力之地”,此刻正浸泡在洪水之中。
张九烨和黄书记第一时间赶到了抗洪一线和货物滞留的码头指挥调度。
看着一片狼藉的景象,张九烨心情沉重,但他知道,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
灾后会议上,刘红军显然受到了不小的震动,他没有再强行推进“宁喆一体化”,而是沉默了许多。
张九烨抓住这个机会,再次强调了夯实基础、完善自身交通网络的重要性:“刘市长,黄书记,这次水灾和运输中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咱们不能把经济发展的命脉,寄托在不确定的水路和容易受灾的区域内。我建议,当务之急,是全力争取修建一条从咱们宁河直通江洲市的高等级公路,同时,积极向省里和国家争取,将规划中的省城铁路支线,延伸到我们宁河来!只有陆路交通畅通了,咱们的货物才能不受天气影响,快速运出去,外面的资金和技术才能更方便地引进来!这才是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
这一次,他的提议没有再遇到强有力的反驳。
现实的教训比任何争论都更有说服力。
刘红军沉吟良久,终于抬起头,眼神里少了几分之前的急切,多了些沉稳:“九烨同志说得对!这次是我有些急于求成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完全同意,将修建通往江洲的直达公路和争取铁路项目,作为我们宁河市下一步基础设施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我会亲自带队,跑省里,跑部委,全力争取政策和资金!”
黄书记欣慰地点了点头:“好!就这么定!公路和铁路,是咱们宁河未来发展的生命线!”
张九烨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这一关,总算是凭借事实和远见过去了。
推动宁河接入更广阔的陆路交通网络,符合他的长远布局,也对东源的发展极为有利。
然而,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修建高等级公路,尤其是争取铁路项目,涉及巨额资金、复杂审批和更高层面的规划协调,难度远超在本地修修补补。
这关乎宁河命运的铁路规划,能否在刘红军的全力争取和张九烨的暗中助力下,顺利获批落地?
宁河这艘刚刚升级、经历了内部理念碰撞和自然考验的航船,能否成功驶入这条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快车道?
喜欢重生七零:开局就喜当爹?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七零:开局就喜当爹?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