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年腊月二十三,北风裹挟着寒意,吹过深圳这片如火如荼的土地。
张九烨从香港过来,处理完一些投资事务后,准备搭乘火车返回宁河过年。
距离春节还有几天,特区里依旧是一片繁忙景象,工地轰鸣,人流穿梭。
他让司机放慢车速,目光随意地扫过街道两旁。
突然,他的视线定格在路边一栋新建成的商业楼底层。一个崭新醒目的招牌跃入眼帘——东源超市!
超市门面不算特别宏大,但窗明几净,货架上商品陈列整齐,红火的促销海报贴在玻璃上。虽是工作日,进出购物的市民却络绎不绝,不少人提着印有东源标志的购物袋走出来,脸上带着满意的神情。
张九烨摇下车窗,寒冷的空气扑面而来,他却浑然不觉,只是静静地望着那片属于东源,却又远在千里之外宁河的产业。
一种奇异的感觉在他心中弥漫开来,有惊讶,有欣慰,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恍惚。
孙老爷子(表舅)这步子,迈得比他想象中还要快,还要稳。
他没有下车,也没有走进超市,就像个真正的过客,看了片刻,便示意司机继续前往火车站。
坐在北上的火车里,窗外南国的绿色逐渐被萧瑟的北方冬景取代。
张九烨的心思却还在那家深圳的东源超市上打转。
这次回来,除了看看集团情况,他还有一个重要的家事要办——孩子们渐渐大了,宁河的教育条件毕竟有限。
他这次在香港,已经初步物色了几所不错的学校,心里盘算着,过了年,就把李秀娟和孩子们接过去。
以后,就能常常见到他们,不用再像现在这样,隔着千山万水,只能靠电话联系。
回到宁河,年味已经浓得化不开了。
集团总部也放了假,只有少数值班人员。张九烨直接回了家。
李秀娟见到他,自然是高兴的,忙着张罗饭菜。
孩子们更是围着他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晚上,等孩子们睡了,张九烨才和李秀娟说起正事。
“秀娟,”他给她倒了杯热水,“过了年,我想把你和孩子接到香港去住。”
李秀娟愣了一下,端着水杯没说话。
“那边学校我看好了几所,条件比这边好不少。对孩子们将来发展有好处。”张九烨继续说着,“我在那边也安顿好了,住的地方挺宽敞安静。以后,我就能天天回家,不用总让你们娘几个在家等着了。”
李秀娟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轻轻叹了口气:“你……你都安排好了,那就听你的吧。只要对孩子好。”
她抬头看着他,眼里有关切,“那……这边集团,你真就彻底不管了?”
“不是不管,是不用像以前那样事必躬亲了。不过曲灵枫的孩子呢你就放国内,还是托人照看下,不然你又要担心!过几年出来,给他安排个简单的事情,做做就好,他能一声衣食无忧。他的孩子就看有没有能力,有能力,直接在东源集团上班,我相信看在我的面子上未来不会太差。”
张九烨笑了笑,“孙表舅做得很好,比我预想的还好。我在深圳都看到咱们的超市了。以后啊,我就每年回来看看报表,开开会。平时,就在香港那边,顾着咱们的小家,也盯着外面更大的局面。”
腊月二十八,孙振山老爷子听说张九烨回来了,特意来家里找他。两人在烧着炭火的小屋里,泡上热茶。
“九烨,你放心!”孙老爷子嗓门依旧洪亮,“家里这摊子,好着呢!去年咱们产值冲上了三百五十个亿,净利润三十八个亿!分红算下来,平均每户能拿到这个数!”
他伸出两根手指叠在一起,“差不多一万块!交税交了五十二个多亿!咱们宁河老百姓,今年都能过个肥年!”
张九烨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
这些数字,印证了他的判断。
“孙叔,有您在,我一百个放心。”张九烨给老爷子续上茶,“过了年,我打算把秀娟和孩子接到香港去,那边教育条件好一些。以后我可能就常驻那边了,集团的事,非必要我就不参与了,您全权处理。”
孙老爷子愣了一下,随即用力拍拍他的肩膀:“好事!天大的好事!早就该把老婆孩子接身边了!你放心去!集团有俺呢,垮不了!你眼光要放远,外面天地大着呢!”
张九烨说:“表舅,您对集团下一步发展有什么看法么?”
孙振山说:“我计划继续投资东源超市,开遍中国除西北外的地区,但是资金缺口比较大。不过目前集团在做资金方案。”张九烨说:“我有个建议,这次大家都分了不少钱,但是集团的发展可以考虑利用私人资金投资这些个超市,每个超市都是独立核算,让宁河所有人参与进来,成为分公司超市的股东,他们投资,给他们一个挣钱的机会,不然新进来的外地员工,不是宁河本土人享受不到发展福利,未来会存在抱怨的。因此堵不如疏,给他们机会。”、
“你别说,还真存在这样的事情,我听到一些风声:都是中国人,怎么这地方的人这么富裕,每年有钱分,外地员工就没有,不少人情绪低落!你这么一说,还是要兼顾一下大家。年后开会放出风声,胆大的吃肉,胆小的安稳过日子把!”孙振山说。
“的确是要这样,东源集团是保证基本盘的大舞台,而子公司分公司要给别人一些机会的!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张九烨补充道。
孙振山眉头紧皱,然后一脸凝重的道:“这事,我得去找新镇长和宁河市委书记请示下。看看政府的意见!”
张九烨补充道:“好的,表舅,集团事情,你做决定就好!有个事请你帮忙,我需要您帮我找10到30个靠谱的退伍兵,当保安,我在外面的事业不小,没人保护家人是不安全的。每个人录取我给十万元的安家费,每月工资3000元,看情况还会增加,包衣着食宿。如遇意外,每人一百万安家费,他们的孩子我负责养大。”
孙老爷子道:“是什么情况?”
张九烨道:“可能来年会比较浮夸了,目前已经这个数!”张九烨伸出3根手指。
孙老爷子脸色潮红道:“好啊,你出去发展的好,是应该,如果不是当年绑着你在东源,估计你早起飞了,你这兔崽子还是有情有义啊,包在我身上!”而后孙老爷子高兴的像个小孩一样离开张九烨的家。
这个春节,张九烨过得格外安心。
走亲访友时,听到的都是对东源分红的称赞,对孙老爷子务实作风的认可。
他看着宁河县城里越来越多的新楼房,街道上越来越多的自行车和偶尔驶过的小汽车,心里明白,这片土地已经拥有了自我造血和持续发展的强大能力。
年后,张九烨带着李秀娟和孩子们再次南下。
这一次,不再是短暂的停留,而是举家迁往香港,开始新的生活。
站在半山别墅的露台上,看着孩子们在花园里好奇地跑来跑去,李秀娟在一旁含笑看着,张九烨感到一种久违的平静与满足。
他终于可以卸下宁河那副沉重的担子,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全球资本的博弈中,同时,也能每天看到家人的笑脸。
然而,当他眺望北方时,一个念头依然萦绕心头。
宁河这艘已经能够自主航行的巨轮,在失去了他这位最初的掌舵人日常坐镇后,凭借孙老爷子稳健的操盘和打下的坚实基础,究竟会驶向怎样一个未来?
是会沿着他规划的道路继续高歌猛进,还是会在时代变迁中遇到新的挑战,走出一条属于它自己的、未知的航迹?
喜欢重生七零:开局就喜当爹?请大家收藏:(m.bokandushu.com)重生七零:开局就喜当爹?博看读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